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法隐喻理论是韩礼德功能语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它的引进介绍,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注意,对它的研究也不断地深入.但是由于韩礼德论述的不彻底性和含糊性,语法隐喻在国内的研究远未达成共识.它不仅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内部而且在同其他理论如名词化、语法化和认知语言学等的关系方面都存在分歧.  相似文献   

2.
语法化是语言演变的重要方面,是当代语言学(包括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作者主要从隐喻,语用和主观化三个不同的认知角度对语法化特征、机制等进行进行综合阐述,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3.
以往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理论的探讨,从实践操作层面进行的研究相对缺乏。运用认知语言学及认知语法的研究成果能加深教师对语法习得过程进而对二语习得过程的认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单一的规定性的讲授方法,关注语法的语义特性,加强整体性教学,使学生体验语法特性,增强对语言现象的敏感性,从而获得较强的语法能力。  相似文献   

4.
朱洁 《考试周刊》2011,(46):40-42
语法化是语言演变的一个过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它已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语法化的主要机制是重新分析和类推,脱语义化、延伸、脱范畴化和腐蚀,隐喻和转喻。借助语法化理论对现代汉语"门"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探究"门"的涵义及用法的演变。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门"的语法化进行考察,可以得知"门"其实是一个多义范畴。本文对"门"的作为后缀的用法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由于认知语言学是对乔姆斯基提出的转换生成语言理论的一次革命,Langacker所提出的认知语法是基于对乔氏生成语法批判之上的.本文从哲学基础、语言研究模式、语义观等三方面对两种理论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6.
1.引言 认知语言学的构式观也称构式语法观,构式语法研究源于语法研究,但并不是对传统语法的研究。认知语言学的语法研究主要有Langacker的认知语法、Goldberg的构式语法、Croft的激进构式语法。它们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7.
生成语法是20世纪50年代末乔姆斯基创立的现代语言学流派。乔姆斯基创造性地提出了语言习得天赋假说,并运用该理论去描写和解释语言。生成语法认为语言是独立于其它认知能力之外的一种任意的、自治的形式系统。认知语法则认为语言就是认知的表现,所有的语言表达方式都可以从认知层面上找到解释。本文介绍了转换生成语法和认知语言学产生的背景和哲学基础,重点分析和对比了转换生成语法和认知语法视角下的英语存现句生成理论,并对他们作出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语法化研究语法形式来源和固化的问题,是语言学家长期关心的问题。认知语言学对语法化研究非常重视。词缀作为词汇扩展演化的重要工具,反映了人类语言词汇的重要特征,从语言认知加工的角度来看.词缀有利于语言的使用者以较小的认知能量获取较大的认知效益。  相似文献   

9.
Lakoff的体验哲学为当代认知语言学提供了哲学基础。历时描写是体验哲学关注的重要课题,而语法化现象是历时语言学的重要内容,因此语法化现象的研究理应归于体验哲学的范畴。本文以体验哲学为理论基础,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深入探讨语法化的内部动因及其运行机制的认知体验基础,从历时的角度佐证语言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  相似文献   

10.
语法隐喻是发生在语法层面的隐喻现象,是隐喻研究中的重要一支。受隐喻学整体研究的认知转向影响,单纯从语言结构层面研究语法隐喻的说服力显然是不够的,由于认知和隐喻的密切关系,从认知角度研究语法隐喻的必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结合认知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相关理论,重点分析德语语法隐喻中的概念语法隐喻,包括及物性系统内各过程、词汇和句子语法层次的隐喻化现象。  相似文献   

11.
语法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其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语言认知心理过程,也是认知功能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主要从认知功能语言学的视角,对语法隐喻现象的语言认知过程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而语法隐喻化形成的概念隐喻及人际隐喻的语言认知过程做了解析。文章认为语法隐喻现象的更高层次即是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它们是丰富语言的重要手段,也是主要的语言认知运行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几乎所有的语言学理论都会观照到词汇和语法的关系。生成语法认为词汇属于基础部分,决定句子具体的语法特征。在认知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以及型式语法中,词汇和语法构成连续统,二者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认知语言学将词汇和语法结构都看作构式,二者的差异体现在结构的复杂性和抽象程度上。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词汇和语法构成连续统的两端,二者精密度不同,词汇是最精密的语法。型式语法主张词汇、语法不分家,二者都通过型式得以实现。这些语法理论有的是语法导向的,有的词汇导向的,有的词汇和语法并重。它们都是为各自的总体理论目标服务,都承认词汇和语法密不可分,词语决定具体的特征,语法负责一般的规律,词汇是开放的,语法是封闭的,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为表达意义服务。认清这些基本事实对于理解不同的语言学理论以及语言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认知语言学中的语法研究有两种主要的理论模型,一种是Langacker等人的认知语法,另一种是Goldberg等人的构式语法.本文是就认知语法与构式语法的主要观点和差别所作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认知语法强调语法形式与意义或功能的匹配,倡导以语言运用为基础的语法教学基本原则,注重创设语法教学的语境,注重对语言使用的抽象和概括,注重语法形式与意义或功能的结合以及注重探究语法现象背后的理据。认知语法观及其指导下的语法教学原则体现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最新成果,能够有效地回答和解决基础英语语法教学中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分析和讨论两大类型的语法隐喻,即概念语法隐喻和人际语法隐喻,以期为语法隐喻研究提供新的方法,探求语法隐喻与认知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郝锐 《文教资料》2013,(29):136-138,142
语法化是当今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着重对“住”的含义演变及其语法化过程进行梳理,考求其中的认知因素与内在机制。本文认为“住”经过重新分析,形成了自己词汇化和语法化路径,实现了由实到虚的转变,最终成为类词缀和准话语标记。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出发,认为语法化过程中存在着隐喻的手段,语法化本身具有隐喻特征.语法化的认知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隐喻过程:语法化就是从一个概念城(源城)到另一个概念城(目标城)的意象图式的映射过程.这位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语法化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出发,认为语法化过程中存在着隐喻的手段,语法化本身具有隐喻特征。语法化的认知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隐喻过程:语法化就是从一个概念域(源域)到另一个概念域(目标域)的意象图式的映射过程。这位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语法化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19.
近年“和”类虚词的语法化研究是个热点.文章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解释了“跟”语法化的动因:“跟”的句法条件和语义特征为其语法化提供了前提条件,但诱发“跟”发生语法化的动因是一个概念实体邻近另一个概念实体而产生的语义联想,在联想的过程中,人类的认知工具——转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吴春兰 《文教资料》2008,(24):41-42
语法化是在语言中普遍存在现象,也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重点.本文试图从认知的角度探讨语法化的研究范围、动因和促成机制,从而揭示语言使用者的认知心理以帮助语言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和使用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