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门立雪     
《红领巾》2007,(9):7-8
宋朝时,有一位有学问的人,名叫杨时。"程门立雪"便是他尊敬老师、刻苦求学的一段小故事。  相似文献   

2.
关于“程门立雪”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刘青云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基础训练7有一篇阅读短文,讲的是“程门立雪”的故事。故事本属真人真事,但这篇短文的叙述与事情原委大有出入。“程门立雪”作为学生尊师重道的典故,在《宋史》上记在理学家杨时的名下...  相似文献   

3.
<正>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不断学习的过程,为了获得知识,向别人请教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会请教问题也是一门学问。程门立雪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杨时和游酢不愧为寻师请教的典范,然而古往今来如此诚心求学的可不止他俩,明代的大文学家宋濂也有类似的故事。据说,宋濂小时候就喜欢读书,因家贫而少书,就只能向别人借书看,  相似文献   

4.
学问与“学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学问一词,在汉语中有完整的词义。它与知识、见识等是同义词,此时学问是一名词。学问,又可是一个动词,意即学习提问,学习如何发现疑问,学着发问,学着问问题,学着质问。为了区别上述两种不同含义,暂且将后一种含义下的学问加上引号:“学问”。学问与“学问”之间有很奇妙的关系,由于这种关系,使得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知识与“学问”的关系,理解用学问一词表达知识的合理性、深刻性。我们对学问与“学问”之间的密切关系作如下的分析。一“学问”会使人更有学问知识本就产生于问题。例如,水为什么会沸腾?水又为什么能结冰?为什么…  相似文献   

5.
读书的秘密     
书本里有学问,怎么去读书,也有学问。会读和不会读,大不一样。  相似文献   

6.
刘红 《广东教育》2003,(11):42-42
教师节那天正好上阅读课《程门立雪》,说的是宋朝一个叫扬时的人很有学问,却仍然尊敬老师。一天正下着鹅毛大雪,扬时有个问题想问老师,到老师家不巧遇上老师在睡觉。为了不打扰老师,他竟然一声不响地在门外等候,直到老师醒来,而这时门外积雪已达一尺多厚了。课文的本意是教育学生向扬时学习,尊敬老师。没想到教学时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师:看得出,同学们认真阅读了本篇故事。扬时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生:因为他尊敬老师,不想打扰老师。师:哦,是吗?这样做有必要吗?生:没必要!(本想引出正确答案:有必要!没想到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答案竟出乎预料…  相似文献   

7.
记不清在什么地方看过一篇纪念吴宓的文章,写了吴先生对学生说过的关于学问的一段话,大意是:我的老师,学问都在肚子里;你们的老师——我,至少有一半学问在肚子里;而你们呢?学问都在书本上。读到这些话,我当时就为之一震,觉得心里被什么东西深深地刺了一下。我想,我何尝又有什么学问在肚子里呢!我读过的十分有限的书(大都是一些东拼西凑的教科书),恐怕都没有几本称得上是学问。跟我一样的所谓“学子们”,已经连学问在什么地方都不大清楚了。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礼仪之邦,上下五千年,从西周视礼为“国之大柄”到现代的“五讲四美”;从苟子的“国无礼而不宁”到今天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礼仪一直是传统文化的核心。更有“虚席以待”、“倒屣相迎”以及“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等以礼相待的典故,在历史上广泛流传。[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教育掌故     
程门立雪‘程门立雪’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颐拜师请教的事。程颢和弟弟程颐,同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杨时、游酢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虽然已四十来岁了,而且都已考上了进士,但还是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程颐家登门拜见的那天。  相似文献   

10.
点名有学问     
陈昕 《教育文汇》2005,(5):12-12
教师点名,还有什么学问不成?对,就是有学问。  相似文献   

11.
春风化雨,师恩浩荡;程门立雪,学子情深。2007年6月3日,是王庄中学喜庆的日子。2007届毕业典礼见证着师生和谐相处,深深情谊。这是一次灵魂深处的洗涤,也是真情流露的感恩教育,更是人文管理与和谐教育的体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教师有无学问,似乎不是个问题,哪有教师没学问的,没学问的也能吃教师饭?若这样考虑,本文就没啥可说的了一本文标题并未论及现在的数学教师们有无学问.这类能惹人上火的问  相似文献   

13.
由“程门立雪”说起这已经是被时代遗忘的故事了,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著名儒学家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  相似文献   

14.
程门立雪     
<语文>课本上有一个成语故事,叫"程门立雪".它说的是宋朝有一个叫杨时的人,读书遇到疑问,就去请教老师程颐.杨时来到程颐的家门口时,得知老师午睡还没有醒,他不想惊醒老师,就站在院子里等待.  相似文献   

15.
尊师小故事     
《少年月刊》2011,(18):9-11
尊敬老师那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啦,除了张良拜师、程门立雪的故事外,还有许多让人感动的尊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有言: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的本领,也无甚用处。并用,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问题。(一)①学问学问,要有所学,必先有问,必先有疑。疑是发现问题,问是提问题,疑问解决了,就获得了学问。②古今许多大学问家,都是学中有疑,善于发问的人。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个学者,名叫戴震。他幼年读书时,就曾接二连三地向老师提出疑问。由于他读书总是打破砂锅问到底,勤于思考,敢于提问,在学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最后成了一个著名的思想家。③在人们求知的道路上,怀疑犹如一粒学问的种子,没有它就决不会开出知识的花,结出智慧的果。没有对“物种不变论”的怀疑,就不会有达尔文“进化论”的…  相似文献   

18.
关于“句号”与“问号”,张梅玲教授有一段非常经典的阐述:“教师的作用应体现在引导学生把书中的句号改为问号,又要把头脑中的问号改为句号。”“问号”与“句号”的转换过程,其实就是提出问题一解决问题一再提出问题一解决新问题一………过程。李政道教授对“学问”也有一段精辟的阐述,“求学问,先学问;求学答,非学问。”爱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还在大学求学时代,自己便对"程门立雪"这个典故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到伊皋书院凭吊的一份情思凝聚在心头业已多年,这个夙愿终于在今年的阳春三月得以实现,心里便有了莫大的满足感.  相似文献   

20.
《陕西教育》2007,(1):51-51
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有句名言:“要学问,先‘学问’,不‘学问’,非学问。”培养学生敢问、会问、好问,是数学教学改革中必须研究的一门学问。为了掌握当前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学生主动提问情况的第一手资料,我对我校一至六年级七个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的结果看,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还是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明显不足。我认为造成学生主动提问较少的原因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