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能时代人才仍然是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围绕拔尖人才展开的激烈争夺,正成为制胜智能时代的核心主题。高校应着眼这一现实需求,立足供给智能时代科技发展亟需的人才方阵,找准拔尖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探索培养体系的保障条件,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基本路径和方法,在遵循人才培养规律的基础上,把准时代需求,加大推进拔尖人才的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2.
成尚荣 《人民教育》2022,(20):26-29
<正>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简称“课程方案”)既充满对现实的关切,又满溢着未来的光照,积极回应新时代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是培养时代新人的蓝图。在这一育人蓝图上有道特别耀眼的光: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打好基础。我们学习、实施课程方案,就是要在为学生打好共同基础的同时,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规律与特点,将育人理念与目标转化为扎实的丰富生动的实践。一、课程方案坚持创新导向,与时俱进,对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作出积极回应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指出:“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要“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3.
瞭望     
《教育》2013,(14):9
如此缝隙图焦海洋》声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培养创新拔尖人才。而要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就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如果学生身心发展的质量不能得到提高,那我们的工作成效就不高。——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认为。现在常有人问我"创业是海归强还是本土强",我说这是伪命题,真命题是创业者是否有环球竞争  相似文献   

4.
荣誉学院:美国高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齐拔尖创新人才已日益成为一种国家战略.美国高校荣誉学生培养模式即荣誉教育的开展由来已久,这是在大众化教育时代以培养精英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形式,为美国科技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提供了大量的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优秀拔尖人才.因此借鉴美国荣誉教育的经验,将为我国大学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武汉大学"弘毅学堂"为例,阐述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特点,同时比较分析了部分高校的拔尖学生选拔机制,认为在有效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选拔有发展潜质的优秀学生中,完善选拔机制是关键。经过四年的推进实践,武汉大学第一届"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本科学生已经毕业,通过对这一届本科生的培养经历进行分析总结,明确了选拔机制的重要性,为后续武汉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实施提供了经验性指导。  相似文献   

6.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时代召唤。作为首批江苏省普通高中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学校,江苏省启东中学根据学校特色、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要,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主旨,以学科拓展统整资源和科技创新涵育素养为两翼,以课程建模、资源开发、物化装备、项目学习、文化浸润和师资研修为基本实施策略,搭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体两翼六策略"平台架构,促使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脱颖而出,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7.
学科交叉已成为知识创新、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现代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国民关注的重点。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再适应于现代社会,不足以培养出社会所需的拔尖创新人才,这就需要大学转变人才培养思维,多元探讨新的人才培养资源整合方式。本文主要是从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上分析新时代拔尖人才的培养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正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并已逐步进入自主创新的时代,但这也是一个缺乏尖端竞争力的时代,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增强国际竞争力,成为教育承载的重要课题。《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政策引领。发现、选拔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高中教育责无旁贷。笔者认为,首先要理性反思在认识和操作层面客观存在的误区,厘清一些认识,促进学校在发现、选拔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步入良好的运转轨道。  相似文献   

9.
当今是人才竞争的时代,这就要求学生需要拥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和较高的体能综合实践能力。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所有教学内容都是在教师的安排下,制定统一的教学目标、统一动作技术要领、统一教学标准,进而学生统一行动,统一活动时间。这样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不能彰显个性特长,不能培养体育拔尖人才。  相似文献   

10.
虽然很多人理所应当地认为,应试教育阻碍了中国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但目前没有基本的证据能证明中国学生总体创造力水平低于其他国家,因而不能简单断言应试教育制约了中国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但这并不意味着应试教育与学生创造力水平无关。一个更加合理的解释是:应试教育对不同类别学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它对“抬升底部”卓有成效,但会比较明显地阻碍拔尖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这有直接和间接的多方面的事实证据支撑。应试教育对拔尖学生的创造力水平有着明显的负面作用,并不意味着其他群体的学生不受其影响,而是说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拔尖学生受影响和制约的程度更加突出。借用“创造力成分理论”提供的分析框架,这种负面影响可能通过3个机制发生作用:即降低拔尖学生的知识掌握宽度和深度,降低冒险质疑精神以及对不确定的容忍态度,弱化学习的内在动机。虽然拔尖学生数量占比不多,但这不是小问题,而是直接关系国家安全和竞争力以及教育系统完善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当今中国正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并已逐步进入自主创新的时代,但我们也面临着缺乏尖端竞争力的问题,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发人深思。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增强国际竞争力,成为教育承载的重要课题。《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政策引领。发现、选拔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高中教育责无旁贷。当然,首先要理性反思在认识和操作层面客观存在的误区,廓清一些认识,促进学校在发现、选拔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步入良好的运转轨道。误区一:剑走偏锋——重智商轻情商长期以来,名牌高校之间愈演愈烈的状元争夺战,昭示了"分数至上"。这很容易影  相似文献   

12.
拔尖创新人才与研究生教育的使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时代呼唤拔尖创新人才,这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研究生教育作为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肩负起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只有不断进行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创新,以创新教育观念为先导,以改革教学模式为基础,营造知识和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才能使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开展优秀拔尖人才培养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第二课堂对提升高职学生创新能力、促进高职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科学规划第二课堂,加强优秀拔尖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建立促进教师、学生参与第二课堂的激励机制,实现优秀拔尖人才培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时代呼唤有个性的人才,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教育能够为社会输送多种多样的具有个性的人才,我国当代的素质教育思潮也把发展人的个性,造就有个性的人才作为教育的培养目标,这就确定了我国教育向个性化发展的方向。然而在我国基础教育实践中存在一种比较普遍的倾向,就是把个性仅仅理解成“个性差异”;把因材施教或突出某一特长的教育视为个性教育的全部;认为搞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音、体、美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就是把学生训练成某方面的拔尖人才。这必然会把我们的基础教育导入另一个误区,那就是忽视“双基”教学,导致学生新的片面畸形的发展。为此要推行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就必须切实把握个性发展与个性教育的内涵和要求。本文拟从中小学生个性发展的内容、个性教育的特点及推进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培养教育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是当前重点师范大学义不容辞的时代使命.近年来,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紧抓“本科”这一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育链,创办了晏阳初创新人才实验班,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它不仅为造就教育学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在教育学专业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经验.  相似文献   

16.
提高创造力是“拔尖计划”学生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文章通过对2 039名“拔尖计划”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深入分析了“拔尖计划”学生心理弹性对创造力的影响及学习适应性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拔尖计划”学生的心理弹性正向影响创造力;学习适应性正向影响创造力;学习适应性在心理弹性和创造力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根据这一研究结论,在“拔尖计划”2. 0的实施中,除了继续加强学习的外部环境条件建设,更要花费大力气重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塑造和心理弹性的提高,引导学生积极适应“拔尖计划”人才培养的学习目标、内容和挑战,为创造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仍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目前世界顶级拔尖人才我国所占比例较低,在科学研究上获得诺贝尔奖者更是凤毛麟角。为适应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国家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8.
王欢 《中小学校长》2011,(10):65-67,3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各国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渴求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我国,"钱学森之问"对我国教育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进行了质问,引起全社会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注。《教育规划纲要》也要求我们创新人  相似文献   

19.
山东大学推行多种模式培养拔尖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发展空间,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相一致。本文介绍了山东大学通过基于学科平台、专业、跨学科、国际化四种模式进行基础学科拔尖、应用学科卓越和交叉学科复合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及在体制和机制系统改革、专业集成建设等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点,拔尖创新人才是提升国家整体创新水平的关键因素.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但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素质特征.中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沿袭"先民间,后官方"的发展路径,形成了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水平还有较大差距.高校要结合已有的探索与试验,借鉴国际先进理念与经验,加快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