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由”.一个多么庄严神圣、高贵诱人的字眼。为了她,陈毅吟出“取义成仁今日事”的绝命诗,陈然唱出“我愿把牢底坐穿”的动人曲:为了她,毛泽东叩问“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主宰,抒写“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情。如今,历史进入了新时代,“自由”给予人们更多的思考。郑培民为山区村民的生存自由积劳成疾,鞠躬尽瘁;任长霞为登封百姓的安居自由殚精竭虑,以身殉职;当然,也有人因纵权而失去自由,有人因贪欲而囚禁终生。于是,珍爱“自由”这一严肃的话题又摆到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2.
幼儿教育的新纲要新课程特别强调要还孩子以“自由”。“自由”并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在一定社会普遍认可的法律法规约束下的自由,或者说是在法律法规许可范围内的自由。幼儿教育中的“自由”,说到底就是要确立孩子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3.
自由,是人对自身存在的一种深刻领悟。这种领悟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是通过人从不同的视野所进行的自我反思实现的。自由立论之根基所经由的从上帝到人,从人的“灵性”到人的“理智”、人的“理性”的转移和逐渐深入的历程,自由的形式所经历的从“意志自由”到“信仰自由”、“良心自由”、“认识自由”的递进,集中展示了这一时期生长起来的市民阶级“人”的独立要求,内含着自愿、自主、自决、自主的理性自由主体精神的人学意蕴。  相似文献   

4.
1895年2月严复在《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与《救亡决论》等文章中完整地提出了自成体系的自由观。他认为,自由不仅为“天之所畀”,而且,“人人得以自由、国国得以自由”,“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是西方富强之本源。但自由又是有前提的,其前提是,国民素质高,人人具备自治能力,条件不备而遽行自由,则属“取乱之道”。  相似文献   

5.
“学生主体原则”是一个带有“哲学性困惑”的概念,它应被“学生自由表达”所取代,“自由表达”是西方教育长期保持的,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优良教育传统,学生“自由表达”彰显的正是学生主体性之张扬,它是“教育对话”的必要前提,它作为学生主体的生命激情和理性承担,是学生主体价值寻获式的实现方式。“自由表达”作为“鲜明清澈”的普通语言还原,使较为抽象的“学生主体性”变得有行为特征,使“学生主体论”具体化,实践化,便于教育工作理解和操作,学生天性中的表达欲决定了学生有“自由表达”的积极性,教育工作应予保护和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6.
冯契“平民化的自由人格”理论存在三个缺憾:一、“正确理论”和“当然之则”来自并低于人的历史实践。强调自由人格的形成在于将这理论或规范内化为人格,这是非实践非自由的。二、作为培养自由人格的途径之一,“集体帮助”预设了集体在道义上相对于个人的优越地位,但现实中的集体不是自由人的联合体,“集体帮助”难以培养出自由人格。三、偏于强调自由人格的主观指向,有淡化自由实践的倾向。这可能使华夏民族的自由追求继续被导向人格的精神维度。  相似文献   

7.
“逸”,最早指人品而言。“逸”多见于画论,李白的诗具有“逸”的精神品格,李白诗的“逸”气突出表现现为对自由的热爱与追求:精神上的极度自由超越,精练的笔墨创造出抽象,空灵的美学效果,创作的自由境界。  相似文献   

8.
我们常常把每周一称作“黑色星期一”,其中一个原因便是,相对于双休日两天吃、玩都很自由,周一上班后的生活自然便是“黑色”了。是的,上班有上班的规则,须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规章制度,还有国家的法律法规(如不准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也得遵守,自然感受到的是不自由。于是,同事之间会诉说自己的“不自由”。其实,自由与否还真不是绝对的。有哲人说:“当一个人诉说着自己不自由的时候,他是自由的,因为一个真正不自由的人,他是连不自由也无法言说的。”  相似文献   

9.
追求“人的自由”或“人类解放”是马克思的终生价值取向。在马克思的学说中,“人类自由解放主义”和“共产主义”各自深层的内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也可以说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未来理想社会的目的,而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消灭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是实现这一最终目的的手段,所以研究马克思的“自由”理论对于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是极其关键的!争取人类出版自由的《评普鲁土最近的书报检查今》,诸文本是马克思集中讨论“自由”问题的重要文献。马克思出生在一个颇具新人文主义自由精神的犹太人家庭,尤其是他父亲的人文主义自由…  相似文献   

10.
时下,点击有关作文教学的关键词,出现频率最高的无疑是“自由表达”。然而,“自由表达”是什么?是教学策略,还是教学目标?“自由表达”,当然首先是一种教学策略,即更新作文教学观念,打破种种禁锢,还学生以题材选择、思想表达和语言运用等诸多方面的自由,让学生“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说真话,抒真情。但是,“自由表达”又不仅仅是策略,更不是一抓就灵的万能良策,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以下这种所在皆是的事实:日记,一种可以充分自由、随心所欲的文体,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不拘一格,但如果不经严格训练并养成习惯,…  相似文献   

11.
影响排球"自由防守人"移动能力的因素及其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利 《平原大学学报》2005,22(4):127-130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统计法和影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九运会男排“自由防守人”的技术情况进行分析、比较,认为移动能力是影响“自由防守人”技术的主要因素。本文结合多年的训练经验,对提高“自由防守人”移动能力的有效训练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以期为提高“自由防守人”技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作为当代西方自由主义大师,哈耶克坚持自由即个人自由。在自由法治观上,他坚持“法治下的自由”,即“自由是以法治为基础的”。深入学习研究哈耶克的自由法治观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萨特的“自由”概念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绝对自由”。因为萨特虽然在哲学著作中大力强调“自由”,但是他同时也极力强调在“自由”的同时也要承担责任。这种观点在文学作品中也有形象表现。理解萨特的观点,要从哲学和文学结合的角度进行。  相似文献   

14.
关照人格的培养--浅谈孔子"游于艺"、"成于乐"的育人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创始人孔子的育人理念“游于艺”、“成于乐”,强调健全人格培养和良好人性的形成。一是注重人格基础的全面发展,且重视“游”——实践活动:二是注重内在心理的自由塑造,重视自由的感性和感性的自由;三是强调人格塑造的自觉意识,重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充满快乐的自由境界。  相似文献   

15.
冯契主张当代中国亟需培养的理想人格是“平民化的自由人格”;它是体现了类的本质和历史联系,体现了自觉和自愿相结合,经过培养多数人可以达到的自由人格;“平民化的自由人格”呈现五个方面的特征;培养“平化民化的自由人格”有三条基本途径;“平民化的自由人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但也有其时代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自由教育”与“功利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二者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自由教育”强调独立人格培养,以及学生自由、和谐的发展;“功利教育”强调追求功效和利益,培养个人的生存能力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自由”与“功利”均是成功教育的应有之义,认真挖掘两种教育的内在价值,同时避免使各自走向极端,对当代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人本质”不是“自由”,故而“自由美学”不足为训,应予解构。“人本质”是“自我”,从“自我’’出发解释“美本质”,建立“自我美学”,也许正构成21世纪中国美学发展的正确方向、必然选择和真正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18.
兼容并包     
说到“包容”,我们自然就会想到北京大学校长蔡云培先生提出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主张。这几年,我们颇有点谈“自由”色变,所以,这“兼容并包”也就不怎么提了。  相似文献   

19.
纽约、布达佩斯——自由女神像 美国纽约的标志是“自由女神像”。这个自由女神像的造型是,左手拿着法典.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 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标志也是“自由女神像”,其造型是双手高擎巨叶橄榄。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对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人权”口号以及它所包括的“自由”、“平等”和“民主”等等,在批判中予以适当地肯定,在肯定中加以科学的改造。真正的自由不过是巨大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是共产主义的实现。平等是相对的,“无产阶级平等的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民主总是和专政同存,“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提供真正完备的民主制”,“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民主将变成习惯,消亡下去”。平等、民主和自由,不能等同视之。平等是相对的,民主要消亡,只有“自由”的本性决定了它只能属于共产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