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5 毫秒
1.
刚刚毕业的小刘最近有点烦,再有一个月就通过试用期,正式签订劳动合同了,但公司主管昨天只说了句:"你不适合这份工作.明天不用来了."一切就结束了,小刘被炒鱿鱼了.虽然小刘对公司不怎么满意,但就这么被炒实在有些不甘心.  相似文献   

2.
2004年毕业的大学生K,从毕业到现在已换了4次工作,每次找到工作后不久就发现自己不适合这份工作,现在K正在找第5份工作,此时他感到一片迷茫。这两年像K一样在短时间内频繁跳槽的毕业生有增多的趋势,以至于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诚信度产生了怀疑。杭州某自动化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表示,单位尽量不招聘应届毕业生.  相似文献   

3.
张伟用 《留学生》2011,(3):60-61
可以说,庞研是一个幸运女孩:她本科刚毕业,就获得令人羡慕的中国银行高薪职位,由于工作出色.职位升迁极快。因不满足现状.她跳槽大华银行.任职大客户经理和信贷分析员,发展前景一片向好。  相似文献   

4.
2002年7月.24岁的江苏女孩吴燕从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来到北京找工作。第一个月.她参加了近40家企业的面试。月末的时候.吴燕去参加一家著名外企招聘文案职位的复试.一切都很顺利.直到人事经理问及她的薪金要求.吴燕是名牌大学毕业生.初出茅庐自恃过高,于是没有经过什么考虑便说出了一个不菲的薪水.三天后.这家公司发来邮件告知她没有通过复试.原本信心满满的吴燕非常意外.忍不住打电话给这家公司的人事经理.对方很礼貌地告诉她.刚毕业的大学生从事文案的职位在北京的薪资水平根本达不到吴燕的薪金要求.所以他们另择了他人.原来如此,对方的话令吴燕相当懊恼.  相似文献   

5.
一位年轻人到一家公司应聘财务会计。他是刚毕业的本科大学生,在面试时即遭到拒绝,因为他实在太年轻。公司需要的是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资深会计人员。年轻人却一再坚持。他对主考官说:“您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参加完笔试。”主考官拗不过他,便答应了他的请求。结果,他通过了笔试,由人事经理亲自复试。人事经理对年轻人颇有好感,因他笔试成绩最好。不过年轻人的话让经理有些失望,他说他没工作过,惟一的经验是在学校掌管学生会财务。找一个没有工作经验的人做财务会计无疑不划算。经理决定收兵:“今天就到这里,如有消息我打电话通知…  相似文献   

6.
姜子健 《成才之路》2010,(24):I0003-I0003
史文迪,一个让人事经理极力推荐的“最牛毕业生”:6月底他的本科毕业文凭刚交到人事部,可实际上他今年1月就在公司上班了,实习一个月就转正,做到6月底正式毕业,他已成了公司一个部门经理,在600余人的公司里排到了十几位,月薪6000元以上。(钱江晚报7月27日)  相似文献   

7.
典型案例某纺织机械修理公司在报纸上登了一则广告,招聘一名具备三级工技术水平的车工,小范看到后,认为自己完全符合条件,就来到这家公司人事部应聘。人事部经理听过小范的自我介绍后认为他符合公司的聘用条件,于是,当即就决定录用了他。一周后,小范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约定:合同期限为3年,其中试用期3个月(自2月12日起至5月11日止)。签完合同,小范马上就开始了工作。在试用期间,小范工作热情很高,干起活儿来也认真、仔细,就是由于他的技术水平所限,有些较复杂的活儿暂时还干不了。5月11日,是小范试用期的最后一天,这天早上一上班,车间主…  相似文献   

8.
2002年,《财富》中文版就300家在中国经营较为成功的大企业。在3000位中国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中进行了调查,评选出20家最受人力资源部经理青睐的公司,其中有上海大众、青岛海尔、联想集团和上海贝尔等。争做“最佳雇主”成为2002年全球包括国内一些知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目标。雇主品牌这个概念开始进入国内企业人力资源经理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案例小刘是上海某财经院校的一名本科毕业生,虽然学校有一定的名气,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小刘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毕业前夕,小刘拿到了欧洲驻上海的一个知名外企的offer,小刘非常高兴。但是,让小刘没想到的是,在签订三方协议之时,由于小刘没有上海市户口,公司要求小刘找有上海市户口的人给予人事保证,  相似文献   

10.
<正>朋友们,一个人生存于这个世界上,为了拥有美,享受美,从小到大面临着无数次选择。我们中捷石化集团为实现煤化工与石油化工产品的结合,使煤化工产品品质达到石油化工产品的标准,填补市场空白,投入建设了年产30万吨蒽油加氢项目。正在这时,一批新毕业的大学生走进了火热的施工现场。小刘是个90后,这年七月,刚刚大学毕业就来到了项目部。老刘是个项目部的经理,第一眼看到小刘白胖白胖的脸时,非常感慨:"多漂  相似文献   

11.
感谢对手     
苏拉今年32岁,才华、勤奋已让她稳做了五年的广告部主管。面对轻车熟路的工作,她渐渐地失去了创业的热情与勤奋,部门业绩连续几个月下滑,一些散客户纷纷撤资。有个新来的下属提出了个建议,可是苏拉很是不以为然,我经手了多少百万的大订单,你一个刚毕业的毛孩子知道什么。一天,即将因升职而卸任的经理突然在广告部里宣布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由于那个新来的下属表现出色,公司决定给三个月的时间让苏拉和下属共同竞争部门主管这个位置,谁的企划好、业绩高,公司就将选择谁。苏拉开始是难以置信、忿忿不平,直到发现那个下属已经快速行动起来了。职…  相似文献   

12.
A君于8月初应聘到B公司,并于8月10日正式八职。双方约定试用期一个月。A君入职后由于个人原因不适应环境,于8月15日向公司提出辞职,部门主管和人力资源部均予以批准,但不能支付工资。其原因是公司于2003年8月已有相关规定出台,新进员工在公司工作不满15天离职的不予支付工资。同时这条规定在新进员工人职培训时也有明确告知,  相似文献   

13.
两元钱细节     
去年年底,任公司财务经理的我和公司人事经理计划招一名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资深会计,结果却破例招了一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让我们改变主意的起因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这个女大学生当场拿出了两块钱。  相似文献   

14.
马田 《现代语文》2004,(8):11-11
一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到一家公司应聘财务会计工作,面试时即遭到拒绝.因为她太年轻,公司需要的是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资深会计人员。女大学生却没有气馁,一再坚持。她对主考官说:“请再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参加笔试。”主考官拗不过她,答应了她的请求。结果,她通过了笔试,由人事经理亲自复试。  相似文献   

15.
最后的三天     
郑秀芳 《职业技术》2005,(12):56-56
化工大专毕业后,刘伟被一家橡胶公司聘用,试用期约6个月.刘伟所在的部门是化验室,清一色的女同胞.因缺乏实践经验,刘伟便真心诚意地向这些女师傅请教,但得到的总是讽刺和揶揄.刘伟不理解她们为什么这样对自己.  相似文献   

16.
Q:我朋友是一名设计师,与公司签订了一年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为三个月。但三个月满后,公司认为我朋友对工作还未完全适应,不符合正式员工的要求。于是行政部下发了一份书面通知给我朋友,并得到他的签名确认,通知中告知他因工作能力较弱未能转正,但考虑到其工作表现可以延长三个月的试用期。但三个月又过去了,公司认为我朋友还是不能顺畅完成本职工作,决定立即解除合同。请问:公司的做法是否合法?我朋友是否可以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后的赔偿? 南宁 金女士  相似文献   

17.
输赢之间     
朱丽娟 《成才之路》2010,(25):M0003-M0003
一家声誉非常好的大公司招聘员工,名额只有一个,但最后有两个小伙子成为人选,他们都是名牌大学应届毕业生,无论学识还是反应能力都难分胜负,令那个见多识广的人力资源部经理也难以取舍了。人力资源部经理走到窗前,沉默地看了一会儿马路上的人来车往,忽然提议,一起下楼到马路上走走。临出门时,人力资源部经理示意他们拿上各自喝了一多半纯净水的瓶子。  相似文献   

18.
财富500强企业培训经理victor刚毕业的时候,我进入一家传统的国企人事部工作,是公司第一个学人力资源专业的大学生,当时还是大学生的那种比较简单的思维方式,心高气傲,觉得同时进入公司的大学生都不如我优秀。  相似文献   

19.
据媒体报道,深圳一名刚从北大毕业的双硕士基金研究员,因试用期末位淘汰被解聘跳楼自杀.看完这则新闻,笔者不禁感叹:这位北大学子的心理承受力为何如此脆弱?  相似文献   

20.
强化毕业生就业权益的自我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典案例:小汪是上海某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好,但是身高只有156cm。看到银行、公务员等单位招聘都有一定的身高要求,既感到愤慨又觉无可奈何。在因身高原因丧失了许多很好的就业机会后,她终于于临近毕业时与一家外资的物流公司达成了就业意向。双方签订了《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毕业研究生就业协议书》,协议书约定:小汪毕业后到该公司报到,先进行三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满后签订劳动合同。由于临近毕业,小汪一直忙于毕业典礼,因此双方的就业协议书在单位盖章和小汪签字后没有及时拿到学校进行鉴证登记。八月份小汪凭就业协议书到单位报到时,单位予以接收并安排了大量的工作让其负责。但是在试用期行将结束时,公司以协议书未经过学校鉴证而没有生效为由拒绝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并拒绝承担任何赔偿责任。小汪在与单位交涉无果的情况下,将此事报告给单位所在地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社保局在对公司进行调查后,认为公司的做法确实不符合法律规定,要求其马上与小汪签订劳动合同,并对公司进行了一定的处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