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所谓构变,系指系统内在要素组织的变化。精神系统是最为复杂和活跃的系统,是物质系统构变到高级阶段—高级神经系统的产物。其构变植根于人类社会实践,来源于又作用于物质系统的构变,体现为获得性构变、区别性构变、幻想性构变,生态性构变,具有相协性、假说性和选择性,根源存在于客体、客体、载体及其关系之中.  相似文献   

2.
构式语法研究的六个基本问题具体指构式的"单位"、构式的"不可预测性"、构式的"意义"、构式的"组合性"、构式的"单层性",以及构式的"生成性",系统梳理构式语法研究中的上述基本问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构式语法的理论内涵和理论价值,并将其有效地运用到语言研究和分析中。  相似文献   

3.
借鉴构式语法理论的框架,对递进性差比义构式进行全面考察,将其分为A、B、C、D四种变式,并对各种变式之间的承继关系以及该构式的成因进行认知范畴的探索,给出合理的解释。非典型的构式(D式)发生了“质变”,表达“遍指性非差比义”,而这个构式义无法从“一M比一M”中推导出来,因而是更典型的构式。指出遍指性非差比义其质变的根源在于“量级序列”的缺失,“比”的原型义虚化,从“实比”演化为“虚比”。  相似文献   

4.
构式语法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发展迅速且比较成熟的语法理论之一,梳理与之名异而实同的中国本土研究有利于该理论方法的引进运用和中国化发展。在引进之前,中国本就有大量与西方构式语法理论研究名异而实同的理论探讨与研究实践,公孙龙以"二无一"为分论点的"变非不变"思想所完整体现的就是构式语法理论的"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以及基于用法的研究模型等观点;"黎派"中也有"形义配对""词不标类,见例知类""依句辨品,离句无品""格式"等理论观点和研究实践。它们能从根源上说明构式理论与汉语研究的内在契合、殊途同归,以及采用构式主义研究方法进行汉语研究的可行性与适配性,更能看作是构式语法中国化的良好先天基础。  相似文献   

5.
借鉴构式语法理论对“数+量+动”结构进行分析。在典型构式“数+量+名”的基础上形成的“数+量+x”构式,其构式义有三项内容,即1、“数+量”对“X”进行计量;2、构式整体上是名词性的。且这种名词性不随其内部成分的变化而变化;3、X位置上的词语在该构式的层面上表现为名词性。而在语义层面上这个位置上的词语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形容词等。因此,“数+量+动”作为非典型构式,是典型构式“数+量+名”的继承和引申,其“动词”及整个结构的名词性是“数+量+X”这一构式赋予的,是一定认知机制制导下构式压制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构式是语言演变的载体,语言演变的实质亦是构式在使用中的变化与新构式的产生。在以构式语法为视角的语言历时研究正在兴起之时,《构式化与构式调变》一书秉持语法和词汇之间没有严格界限的构式理念,强调语言演变探索中形式和意义并举的研究价值,充分展示了以Goldberg,Langacker和Croft为代表的认知构式语法理论对语言演变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7.
目前,很多教师都缺乏承担教师角色的外在的和内在的动力,尤其是内在动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面对这种现象,我们的教育应该怎么办?对此,笔试图通过建构一种新的理论——“教师角色需要”理论来回答这些问题。教师角色需要具有内在动力性、发展性和指向性及层次性的特点;教师角色需要包括角色顺从需要、角色认同需要、成长需要和同一性需要。  相似文献   

8.
普殊同既反对现代性的抽象普遍主义,也反对过于追求具体特殊性的后现代主义。他致力于突破抽象普遍性与具体特殊性的二元对立框架,将其置于特定的社会历史语境中加以理解,凸显一种基于内在批判的历史特殊性,并建构一种具有自反性的社会批判理论。普殊同在历史特殊性的方法论前提下研究现代反犹主义,将其指认为“拜物教化的反资本主义”。这种历史特殊性的方法论视角及批判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性原则与内在批判精神,但从根本上说未能达到马克思所说的“具体总体”的理论层面,因而仍然无法把握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本质。  相似文献   

9.
曾莹  李永兰 《海外英语》2022,(5):15-16+35
在变译理论中,译者是关键性因素,但变译理论中对译者主体的论述都是从译者的内在素质上提出要求,而对译者主体的转变及这些转变对译者主体性的影响等问题未进行研究。文章借用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和目的论中的相关概念来回答这一问题,旨在对变译理论中的译者主体做出补充,使译者更好地认识变译理论中的译者主体,了解译者主体的变化及变化给译者带来的影响,更好地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0.
构式语法理论强调在认知经验之下的表意结构的形成。构式理论对英语语法有全新的解读,英成整个英语表意系统的形成。用构式理论来讲解英语语法,有助于大学生全面深刻理解英语这一表意系统的实质,对其英语习得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人工肌肉是指具有类似肌肉特性的材料,这些材料在外界激励下,可以实现大变形,且响应速度快。本文总结两类人工肌肉本构模型的研究成果:一类是介电高弹体,另一类是响应性凝胶。本文中提到的本构模型仅限于用自由能函数导出的情形。对于介电高弹体材料,分别综述超弹性模型和粘性超弹性模型。在超弹性模型中,列出目前研究中使用较多的一些本构模型的自由能函数具体表达式;比较neoHookean、Gent、Arruda-Boyce和Ogden四种模型在单轴拉伸和等双轴拉伸两种情形下的名义应力-伸长曲线;给出了考虑一些重要因素的研究模型,这些因素包括材料可压缩性、取向极化、变介电常数、热耦合、受纤维约束、流体耦合以及空气耦合等。对于响应性凝胶,分别综述水凝胶、pH敏感性凝胶、温度敏感性凝胶、聚电解质凝胶以及反应性凝胶等的本构模型。这些精确、可靠和有效的本构模型,将有助于开展人工肌肉系统的性能分析和预测,甚至揭示其内在特性和本质规律。  相似文献   

12.
"程度副词+NP"是一个特殊的短语,"NP"是指名词或名词短语。这一短语言简意赅,生动形象,但它的结构不符合传统的语法规则。本文主要运用构式语法理论来分析该短语,说明其存在的合理性,"程度副词+NP"是一个构式,它有自己独立的语义和语用意义,并对进入这一构式的名词进行压制,认知转喻是其内在的理解机制。  相似文献   

13.
“当+X+Vm+Y”是一种设疑类流行构式。该构式基于传统相遇类介词短语结构得以建构,内蕴形式固化和语义衍化机制。根据“Vm”所系论元的语义关系,整体构式语义大致分为冲突、混搭、巧合、穿越等几种类型。该流行构式的生成有其承继链接机制与修辞动因。基于构式变项的语义张力和表达潜势,该类构式用例被广泛地用作各类作品标题和条件性语篇信息组件。研究发现,修辞性“相遇类”已成为一种很有特点的语义范畴,其表达已形成一种较为复杂多样的流行构式群。  相似文献   

14.
语法构式与修辞构式共处于同一个连续统中,之间不可能有一个分明的界线,重“通”或重“工”的语用功能是分别构式性质的前提。修辞构式必有语法构式的依托,语法构式衍变为修辞构式基于构式词变、义变、式变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是构式意义压制的必然后果。修辞构式向新的语法构式的转化是语法类推机制作用的结果,修辞构式有限的能产性磨蚀了构式不可推导性的根基,也成为衍生新的非典型语法构式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针对弹塑性接触问题所构造的等价变分不等式,解除了弹塑性本构状态约束方程和接触状态约束方程的约束.首先证明了所构造泛函的强制性,从而证明了所构造的等价变分不等式解的惟一性,并根据椭圆型变分不等式解存在的充分条件论证了弹塑性接触问题解的存在性,为该问题的变分极值原理的建立奠定了数学理论基础.所构造的变分极值形式为运用数学规划法求解弹塑性接触问题提供了理论保证.  相似文献   

16.
构式语法理论与历史语言学的接口研究已经展开,《构式化与构式变化》一书为历时构式语法研究提供了一个构式语法理论体系内的研究框架。作者以基于使用的符号变化模型为基础,细致地区分构式化与构式的变化,密切关注构式化前与构式化后的语境,从语法构式化和词汇构式化的角度描述了语言网络系统内从实质到程序的连续统,将语法化和词汇化研究统一在构式理论框架中。  相似文献   

17.
系统观念是把握复杂性现象的科学思维方式.掌握系统观念并将其贯穿至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可从三个维度展开:以整体性思维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变化,包括国内外"两个大局"和经济社会内部的"常"与"变";以过程性思维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要义,包括目标之间内在贯通和党的领导作用;以开放性思维预判经济社会发展前景,包括面向国际的空...  相似文献   

18.
突变理论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突变理论是用拓扑学、奇点理论为数学工具,对不连续现象做定性研究的一个新的数学分支。其以不光滑的曲线或曲面来描述突变现象,阐述了系统如何随着外部条件的连续变化而引起结构突然的飞跃式变化。系统只要满足一定条件,突变就会由系统的内在因素产生出来。不论构成系统的基质特性和引起结构或形态变化的“力”如何,只要控制参量变化到临界点上,就会出现从一种稳定态向另一  相似文献   

19.
<正>化学理论性知识是指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高中化学理论性知识包括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两大类:概念部分有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化学量等;原理部分有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物质结构理论、元素周期律、电离与水解理论、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有机反应理论等。其中概念是原理的前提和基础,而原理是对概念的进一步发展,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化学理论性知识。  相似文献   

20.
根据构式的形式与表意特点,本文将汉语新兴因果构式"因为A,所以B"构式义概括为:以简约方式对原因与结果同时予以强调,文章区分了新兴因果构式中的原型构式与边缘构式,详细描述了各种构式的框式成分与结构变项的变化,用构式意义的承继关系解释了造成这些变化的句法、语义及语用的原因。还根据该构式的表意特点描写与分析了构式在语篇中的具体使用情况,特别是使用中出现的一些变化。最后,深入到构式两个变项的语义底层,揭示了推动新兴因果构式生成的认知创新动力与特殊的修辞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