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卫东 《新疆教育》2012,(23):21-21
质疑是判断思维是否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的一个重要依据,有疑方能创新,创新必先有疑。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纵观科学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科学进步的历程就是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因而,在科学教学中,质疑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1鼓励质疑。尊重学生创造思维是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的高度发展与和谐的产物,敢于质疑,先求同后求异,易得到最佳的思维效果。在科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敢疑乐问,并为学生提供质疑的机会,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放射出智慧的火花,培养出“不唯上”,“不唯书”的开拓精神和创造才能。例如,在鼓励学生质疑时,一定要注意尊重学生,评价时应肯定个人见解的正确部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提出问题的勇气。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一、鼓励质疑,培养思维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创造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它要求在解决问题时,与众人、前人不同;独具卓识,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从而具有一定意义的首创性、科学性。而这种独立性的特点往往体现在思维中的怀疑因子:对“司空见惯”的置疑、对“完美无缺”的置疑、对教材的置疑、对教师  相似文献   

3.
正创造性思维就是指人在创造过程中的思维,通过创造思维,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因此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笔者在此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了一些探索。一、鼓励质疑,培养思维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创造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它要求在解决问题时,与众人、前人不同;独具卓识,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从而具有一定意义的首创性、科学性。而这种独立性的特点往往体现在思维中的怀疑因子:(1)激发兴趣,养成质疑习  相似文献   

4.
发展求异思维,仅仅培养学生乐于求异的兴趣和勇于求异的胆略是不够的,还必须指导学生摸索求异思维的途径,掌握求异思维的方法,进行创造性思维。 1、养成审度习惯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李四光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所以我希望大家都取怀疑态度,不要为已成的学说压倒。”爱因斯坦也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老师要以此教育学生,对无论是书上写的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的意识和精神。给学生更多的主动权,营造氛围,追求创新。激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求知兴趣,保护学生好奇心,把学生当作交流、合作的伙伴,鼓励他们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和观点。要随时发现并鼓励学生更多的求异思维的动机,给学生多提供求异创造思维的机会,鼓励学生质疑创新,允许学生自由想象,同学间互相争辩,师生间互相质疑。同时,教师自己也应该有创造性,有创新意识和精神,教学灵活多样,不因循守旧,从而来启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相似文献   

6.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的意识和精神。给学生更多的主动权,营造氛围,追求创新。激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求知兴趣,保护学生好奇心,把学生当作交流、合作的伙伴,鼓励他们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和观点。要随时发现并鼓励学生更多的求异思维的动机,给学生多提供求异创造思维的机会,鼓励学生质疑创新,允许学生自由想象,同学间互相争辩,师生间互相质疑。同时,教师自己也应该有创造性,有创新意识和精神,教学灵活多样,不因循守旧,从而来启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家把人的思维分为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造性思维也就是求异思维。数学教学中表现为,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是满足于一般的结论,而是广泛、深刻地进行思维,提出新的假设、新的构思,从而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必须引导学生将思维由“求同”转化为“求异”。一、培养探索精神,打好转化基础要实现由“求同”转向“求异”的思维方式,首先必须使学生具有各种有利于转化的心理品质,这些心理品质的核心是探究心理,而“发现式”教学对培养探究心理则是行之有…  相似文献   

8.
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独立地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以达到培养创新精神的目的。为此,应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一、培养质疑能力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教学环境(—)营造有创造性的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应该建立起一种平等的、民主的合作关系,而不是以往的教师“一言堂”,一切唯教师是从。学生在平等、民主、宽松的气氛中,有疑才敢提,教师才能“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更好地发挥“解惑”作用。此外,学生之间也要营建平等的气氛。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之间是人为地存在不平等关系的,…  相似文献   

9.
培养创造力的中心环节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求异思维(或称发散思维、扩散思维)。因此,许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都注意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激发创造能力。但是,如果不考虑“求异”的目的、时机、路径、效果,一味求“异”,不但会浪费课堂教学的宝贵时间,达不到教学目的,还会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所以,在进行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时,应注意下面三点。其一,要“合理求异”。为了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有位教师在教《皮球浮上来了》一文时,提了这么一个问题:“要把皮球从树洞里取出来,除了用水灌这一方法外,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吗?”生抓耳挠腮,面呈难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 :“教育是知识创新 ,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 ,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为此 ,小学数学教学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才能适应新形势对教育的要求。创新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 ,思维的开放性和思维的创造性。那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加强这些思维能力的培养呢 ?一、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对于小学生来说 ,要培养他们敢于求“异” ,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 ,进而养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如 :教学“乘法意义”的运用一课时 ,我出示这样…  相似文献   

11.
创造性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表现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其核心。创造性教学原则 ,是创造性教学规律在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化 ,是指导创造性教学的基本准则。本文主要谈谈生物学创造教学中的求异求优原则及其实施。一、求异求优原则的涵义创造的本质是求新。“异”就是新的、不同的、特别的。“优”则是相比最佳的。因此 ,求异求优原则的涵义是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景 ,启发和培养学生多向思想的意识和习惯 ;要引导学生从尽可能多的不同角度来分析问题、解决问…  相似文献   

12.
教学中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创造思维是求异思维与辐合思维、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等多种思维的综合。对小学生来说,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在学习活动中,他们在教师启动发的基础上,经过独立思考,产生新的理解和认识;发现不同于教材、不同于教师的解题方法;运用“已知”解决实际问题时具有新颖性、独特性表现。当然这种表现是不成熟的、不系统的、隐隐约约的,教师要善于抓住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积极引导,这将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有极大的好处。在自然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通过语教学来开发学生的潜在创造性智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应当提倡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广采博纳,继承创新;打破常规,求异创新,让学生懂得学贵有疑,从而质疑创新,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学生对于一个问题所要求的答案,往往与他人不同,总有新想法、新设计,表现独特,就属于小学生求异思维的基本表现。这种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出发点和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基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应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由此,激发求异,鼓励求异,养成求异思维习惯,在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是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有效途径。一、培养问题意识,激发求异思维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相当于保护学生的创造积极性。加强学生问题意…  相似文献   

15.
创造性思维是人才发展的关键。在中学阶段,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既给思维活跃的学生以鼓励质疑、善待求异的空间,又有针对性地培养一般学生思维快速、有深度、有"活度"的能力,这样才能做到有层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启迪学生思维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面广、内容复杂。单一的方法、策略所产生的效果有限 ,要从根本上推动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 ,务必集思广益 ,采用多种方法。一、打破常规、求异创新 ,启迪思维人的思维往往易受已形成的思维习惯所控制 ,总是按固定的模式思考问题 ,思维被束缚在无形之中 ,日趋僵化。因此 ,打破常规、求异创新显得非常重要。特别是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发展的黄金阶段 ,更应培养其“标新立异”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不唯上、不唯书、多思、深思 ,大胆创造革新。二、制造“矛盾”、巧设“陷阱” ,启迪思维“矛盾”、“陷阱”是学生思…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作文普遍是千人一面,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没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去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作文教学的倾向是:教师“拍板”,学生“就范”,教师“定调”,学生“弹琴”。这样一来,学生作文的思路全被老师的“指导”束缚住了,求异思维得不到发展。如何打破这种局面,培养学生在作文中的求异思维呢?  相似文献   

18.
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和前提。求异才能创新,而要求异,就要敢于和善于对某些事物进行质疑。因此,让学生学会说“不”,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切入点。  相似文献   

19.
阅读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最高阶段就是创造性思维。所以《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提出,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其思维能力,激发其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呢?笔者的体会是: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阅读中成长。一、设疑求异,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独到的见解属于创造性思维,创造的实质就是求异标新。要培养学生独创性思维,就要在课堂中经常设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不惟书、不惟上,不迷信老师,不轻信他人。在阅读中要经常设置疑问:这种说法对吗?有没有更恰当的词语来描述?有没有值得改进的地…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教学中,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必须运用数学中的各种思想,综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数学中的对称思想,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1.运用对称思想,加强解题的深刻性,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