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顺应新工科背景下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迫切性,满足创新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需求,结合学校教学特色提出了以竞赛为载体的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课程改革为基础,学科竞赛为载体,协同育人机制为依托,制定了创新人才分层次培养方案,构建了工程实践平台,重构了实验教学体系,完善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了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特点与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高等工程教育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本文提出一种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联合办学的预就业过程教育,将教育与就业相揉合,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模式和就业方式。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三位一体的工程教育与三方共赢的产学研合作运营模式三方面阐述了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与突破口。实践表明,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了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缩短就业适应期,促进高校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为学生就业铺设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工程教育存在教育理念滞后且不适应工程科技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产学研不到位,企业很少参与人才培养、教育评价体系导向重论文轻设计和实践、对学生的创新教育与创业训练不够重视等问题,提出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思路;构建了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校内实验教学体系、校外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校内大学生科技训练第二课堂活动三个层面的工程实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取得较为显著的创新人才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改革,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高等教育的首要目的。作者结合多年的工程地质学教学的实践,在论述创新思维与工程地质思维关系与相似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特别针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工程地质学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结合高校实验教学管理改革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提出工程训练中心系统建设的定位与创新点,采取开放式运行机制,以文化建设的传承与创新为中心,以数字化工程训练中心建设和工程创新实践能力教学体系建设为基本点,注重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培养,加强工程文化、企业文化、创新创业等方面教育,形成我校发展特色的创新型工程训练中心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高等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区根据交通信息学科与技术的发展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毕业生的新要求,并进行了交通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探索。通过提出和确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和定位、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方案、建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管理与运行机制,最终形成了有利于多样化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体系。该体系建立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满足交通信息类工程人才的需要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针对工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问题,提出新工科背景下培养体系改革及模式探索。首先,针对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工科建设面临的新挑战。提出学科交叉,融合创新,面向未来,开阔视野及提高实践应用能力的需求。其次,提出新工科背景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的生态系统。最后,在教育生态系统的支持下,提出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及路径。  相似文献   

8.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目前研究型大学教研与实践结合必然要求。基于现代研究型大学的发展使得原初使命的教学功能却日趋边缘化,提出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化解本科教育危机。本文针对目前研究型大学科研与教学矛盾,提出建立多元化实践教学创新平台,加强大学生实践环节培养,由学生自主选择实践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塑造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造就创新人才。本文以石油工程专业为例,进行了大学生实践环节改革尝试,分析表明创新平台建设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9.
回归工程实践是基于现代工程活动的本质特性和内在规律,工程教育现状与社会需求提出的工程教育理念,是超越技术范式和科学范式的现代工程教育观。但在具体实践中,回归工程实践及其相应的工程教育模式改革面临对工程实践理念认识模糊、专业建设与课程设计背离工程实践特性、工程人才培养脱离工程实践需求等问题。当务之急是通过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科专业融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使工程教育真正回归工程实践,切实推进工程教育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高校向创新型、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而突显出的主要问题,揭示了缺乏激励、脱离专业、评价体系不合理是影响其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元协同式"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构想,并通过开展的具体改革实践,促进了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转型发展,提高了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文章分析了师范院校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洛阳师范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实践,提出师范院校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思路,并阐述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相似文献   

12.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新的专业认证标准对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以陕西科技大学生物工程专业为例,针对目前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从培养目标、学生创新思维、专业教育、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持续改进机制等方面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是教育部提出的提高工程教育质量的一次重大举措,是实践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分析当前高校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就培养"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针对物联网工程专业迫切的人才培养需求,结合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践,分析了CDIO、协同创新理念在国内外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一种应用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框架。以武汉理工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为例,阐述了在该框架指导下的专业建设实践,以期为物联网工程相关专业的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全面提高毕业生的工程素养,是地方高校应用型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文章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三个方面分析了制约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三模块三层次三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专业实践能力,实施“多证书”制度培养工程应用能力,实施“赛学结合、课余创业”模式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措施,加强应用型汽车服务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6.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创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举措,重点在于改革现有的专业培养方案,加强校企合作,创新改革实践环节,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得到加强。从安全工程专业卓越计划教学过程的多层次、工程化、创新化出发,在重点分析安全工程本科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综合采用调研分析、统计分析、工程实践、反馈与评价等手段,提出了以素质教育为主线的课程体系、独具特色的卓越工程师实践培养模式、完善的学生创新体系及创新平台和人才培养模式评价机制,以期对今后高校不同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深化改革构建地方高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培养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但高等工程教育创新以及人才培养质量与世界一流水平有一定差距,高等工程教育需要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产业需求,本文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案例,在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合作等方面对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8.
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特点和需求,从专业综合改革、校企合作模式、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角度论述了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改革与实践。主张结合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定位改进培养模式、合理设计企业阶段培养计划,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享人才资源、建立企业工程教育实践基地等方式拓展校企合作互动模式,加强校内创新实践平台建设和课程改革、创新型课程建设、科技创新竞赛指导,探索深层次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机制,以期使学生具备满足社会需要的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面向普通高校机械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基于大工程理念,开展北京市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教学改革,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新体系。以能力培育为重点,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以突出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为原则,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内容的工程性、实用性和综合性,积极引导并大力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毕业设计模式改革与创新,加强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拓展了人才培养模式,丰富了人才培养内涵,显著提升了普通高校机械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实践动手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卓越计划"的提出,卓越人才培养成为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本文通过对比国内外工程人才培养现状,结合本校实验教学模式,提出了"立体化"卓越人才培养的新思路。通过"链条式"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建设,"交叉式"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开展与深入,建立并完善一个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证明,"立体化"卓越人才培养的方式能够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水平的、适应社会工程需求的卓越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