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红楼梦》是古典文学史上的一株奇葩,其两个英译本(杨宪益译本和大卫.霍克斯译本)同样也是译坛的经典之作,曾被众多的翻译家和翻译爱好者欣赏和点评。笔者从形合与意合的研究角度出发,探讨了《红楼梦》的翻译艺术,并通过《红楼梦》英译本的比较,分析了形合与意合机制产生的内在动因。论文认为,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特点体现在《红楼梦》的翻译过程中,并为译者提供了阐释空间。  相似文献   

2.
在语言学和翻译学的研究中,普遍认为形合与意合是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最重要的区别之一,英语表现为形合,而汉语表现为意合.形合和意合的差异对英汉翻译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语言学和翻译学的研究中,普遍认为形合与意合是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最重要的区别之一,英语表现为形合,而汉语表现为意合。形合和意合的差异对英汉翻译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形合和意合是语言的组句手段.一般来说英语重形合,强调结构的完整性和形态的严谨性,而汉语重意合,强调内容和表意的完整性.形合和意合的表现都有其深层文化根源.正确认识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特点及其相对性,对于翻译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翻译是一种涉及两种语言文化的语言活动。中国学生在用英语翻译时,总是受到汉语表达方式的干扰。实际上这是由于对英汉句法结构的差异认识不清楚所致的。所以,在翻译教学中,应培养和加强学生对句法结构上形合与意合差异的意识。汉语以意合为主,隐性连贯,以意驭形;而英语以形合为主,显性连接,以形驭意。具体分析了意合形合在英汉语言中的种种表现,剖析了其内在成因,并且阐述了这种差异对英汉翻译教学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形合和意合是篇章语言学和英汉对比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论题。一般来说英语重形合,强调结构的完整性和形态的严谨性,而汉语重意合,强调内容和表意的完整性。正确认识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特点及相对性,对于翻译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形合、意合是英汉语言最本质的区别之一,而翻译技巧的运用本身就是建立在两种语言对比的基础之上,因此,本文从英汉语言形合意合的差异入手,探讨几种常用的翻译技巧教学.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时比语言学的角度,时英汉谚语的形合与意合特点作了比较分析,并根据其共性和个性.从理论到实践论述了英汉谚语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9.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从事英汉互译的人对英语中的形合与汉语中意合的特点是比较了解的。本将从翻译的角度分析英汉语的形合与意合的特点,希望能为正在学习翻译的语言开拓们起点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娜 《培训与研究》2009,26(10):130-131
形合和意合是英汉对比研究和翻译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论题。一般认为,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但是,形合和意合并存于英语与汉语中,并互为补充,存在着辨证关系。进行形合和意合这两种英汉组织形式的研究对翻译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汉语是原子主义的,是流块建构的,但汉语的这种“流水”格局并不是“数碗数碟”。没有形式不等于随意,没有形态不等于落后;直觉不意味着无理性,具象不等于纯自然。语言的主体性和人文性是类型学的基础,而不是语言优劣论的论据。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人皆以为老庄盛言“自然”,然而“自然”一词不仅在老庄很少出现,而且没有名词性的实体涵义,不作为一个哲学概念而存在。而王弼《老子注》和郭象《庄子注》是后世皆误以为老庄盛言“自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对于需要反复提及的一个名称或概念,英语习惯于变换用词,以避免重复;而汉语倾向于重复,以求名称一致。本文试图深入系统地揭示英汉语这种用词习惯差异,并探讨英语用词变换的规律和方法,旨在说明英汉互译中如何体现这一习惯差异。  相似文献   

14.
对于话题同一的否定在前肯定在后的流水句而言,否定辖域的决定因素是语义.流水句中否定词后面的几个小句如果语义相容,则它们都在否定辖域之内;如果否定词所在句与其后续小句在语义上相互对立,则否定辖域在否定词所在句.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人皆以为老庄盛言"自然",然而"自然"一词不仅在老庄很少出现,而且没有名词性的实体涵义,不作为一个哲学概念而存在.而王弼<老子注>和郭象<庄子注>是后世皆误以为老庄盛言"自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英汉语隐喻的跨文化对比及翻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简单介绍了隐喻的历史和隐喻的基本特征,从文化的共性和个性出发,进行了英汉隐喻的跨文化对比,并通过实例讨论了英语隐喻的汉译,归纳了三种较常用的隐喻翻译法。  相似文献   

17.
英汉两种语言在互译过程中,绝对不可译现象的产生是局部的,必然的。产生的原因,是英语和汉语各自独特的发音和书写系统所产生的美学效果。绝对不可译表现有三:一,语音特征的不可译;二,字特征的不可译;三,语言单位组合规则和特征的不可译。其解决途径有四:一,坚持“信,达,雅”原则,进行等效翻译(但此种方法之应用极为有限);二,牺牲源语的美学效果,在“信”和“顺”之间通考虑后作出选择;三,意译加注释法;四,保留源形式,不加处理。  相似文献   

18.
现代文学研究表明翻译诗歌在主体文学多元系统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汉语学界就此却甚少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试图运用现代西方描写翻译学理论,尝试在白话文学语境下通过个案分析,结合20世纪初叶中国重要的文学翻译家朱自清的译诗与译论,考察其翻译中表现出的散体化现象。文章重点从诗学观和翻译规范的角度,分析早期以汉语白话为译入语理念的形成过程,讨论其散体化趋势形成的动因,并就其中的负面因素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9.
罗伯特.李.弗罗斯特是美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诗人,他的诗作以语言朴素、立意深邃而著称。短诗《金色从来不常驻》是弗罗斯特的一首典型的富有哲理的格律诗,表达了美好事物不长在的叹惋之情。这首诗最具特色的一点是语言和韵律结合之巧妙,这也是诗歌翻译的难点。三个中译本分别出自翻译界颇有威望的著名学者朱墨和翻译家曹明伦和方平之笔,而且各译本所用的译法不尽相同。对比研究这三个中译本在韵律节奏和措辞方面的翻译手段,旨在探讨英语格律诗汉译的策略,从而为诗歌翻译批评事业奉献一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20.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遵循一定的语法规则。英语语法和汉语语法一样是语言运用范畴中的一种纽带和桥梁。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学好英语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法知识就显得尤为必要。然而,在当前畅销的众多英语语法著作中,不少英语语法术语的汉语译名晦涩难懂,许多学生和老师对其望而却步。基于这种现状,笔者在大量参考国内外英语语法专著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多年从教经验以及对英语语法的体悟,对目前存在异议的几个英语语法术语的汉语译名进行商榷。同时,借此机会抛砖引玉,以期促进英语语法术语汉语译名的准确、统一,以便于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最终实现提高英语语法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