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庆 《培训与研究》2007,24(4):81-83
“二程”学识渊博,一生诲人不倦,对学生要求又非常严谨,故程颢有“如坐春风”之誉,而程颐则有“程门立雪”之典。杨时的三传弟子朱熹继承并发展了“二程”的学术观点,尤其是继承了程颐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并有极大发展,后世称为“程朱理学”,其思想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而朱熹成为宋代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2.
《大学》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二程作为宋代理学的奠基人,对《大学》极力表彰,并对《大学》中的概念、范畴、思想进行了辨析和阐发,成为其思想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但在经学史上,而且在儒学史上都具有重要的贡献。二程对《大学》的表彰、推尊和研究得到后来学者的认同,后来朱熹正是在二程《大学》学的基础上,完成了《大学》等四书的并行,使《大学》成为古代社会后期重要经典。  相似文献   

3.
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第二个高潮 ,最终从不同方面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形成和确立 ,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论及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问题很自然地联想到宋明理学。以下拟就从宋明理学的本体论、运动观、认识论几个方面谈谈传统思维模式的几个特点。一、思维模式的单一化倾向李泽厚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指出 :宋明理学无论是本体论 ,还是认识论 ,“实际上都是服务于建立这个伦理主体。”这是很中肯的。先看其本体论 ,宋明理学的著名代表人物如周敦、邵雍、二程、朱熹 ,虽然他们的学说各有差异 ,但其本体论 ,或以“太极”为本 ,或以“…  相似文献   

4.
“理念”是客观唯心主义美学的重要范畴,尽管每位客观唯心主义美学家的理论体系各有所异,所持“理念”的内涵不尽相同,但他们还是有着一致的前提:都把“理念”视作一种超验的客观精神实体和共相范形,先于、高于客观事物而存在;认为美的事物之所以美,是由于分有了美理念。本文从历史上的客观唯心主义美学学派中选取了苏格拉底、柏拉图、普洛丁和黑格尔四位有代表性的美学家,以柏拉图为基点,试图通过对他们相关学说的比较分析,演示审美理念的发展轨迹,揭示其不同阶段的面貌特征及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5.
程颢程颐是“理学”的奠基者,他们以儒学为核心,沿着儒、释、道归一的路子发展,建立了初具体系的唯心主义理学.二程的四传弟子朱熹,继承了二程的思想和孔孟道统正传,吸收并综合了先秦以来各种唯心主义观点建立起以“理”为核心的庞大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成为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全祖望曾称他为“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明人王祎亦说:“自孔子而后,曾子、子思继其微,至孟子而始著.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朱子而复明.朱子  相似文献   

6.
<正> “天理”是二程哲学的最高范畴。程颢说:“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河南程氏外书》卷十二)“自家体贴出来”,表明二程对于“天理”的独创理解和体认。然而,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必然是规定的多样  相似文献   

7.
“理念”是客观唯心主义美学的重要范畴,尽管每位客观唯心主义美学家的理论体系各有所异,所持“理念”的内涵不尽相同,但他们还是有着一致的前提:都把“理念”视作一种超验的客观精神实体和共相范形。先于、高于客观事物而存在;认为美的事物之所以美,是由于分有了美理念。本从历史上的客观唯心主义美学学派中选取了苏格拉底、柏拉图、普洛丁和黑洛尔四位有代表性的美学家,以柏拉图为基点,试图通过对他们相关学说的比较分析,演示审美理念的发展轨迹,揭示其不同阶段的面貌特征及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8.
程颢、程颐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尽管二程在哲学思想上的倾向有所不同。或偏重于主观的“心”,或偏重于客观的“理”,但他们的政治法律思想基本一致。本文主要论述二程的法律思想。一、以“理”为本的国家法律起源思想二程的思想以“理”或“天理”为核心。在他们的思想体系中,天理是宇宙的本体,“万事皆出于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来源于天理。来源于天理的事物,不仅包括自然现象和人类社会,也包括封建的社会关系、法律和国家等等。  相似文献   

9.
郭象是我国西晋初期的重要哲学家,郭象哲学在中国哲学史上起着承先启后的作用,对于郭象哲学,我国哲学界大都认为其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通过对“郭象哲学是客观唯心主义”论断及其根据的分析,以及对郭象哲学与王弼,裴危哲学的比较,笔者认为,把郭象“独化论”哲学划人客观唯心主义阵营是不妥当的,其哲学的基本倾向是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0.
1906年,叶圣陶12岁时,考上了苏州第一所公立小学,一年后连跳两级考上江苏省苏州市第一中学,即草桥中学。在中学里,叶圣陶利用课余时间博览群书。这时他读的书刊杂志很多。书有《英国大家文选》、《湖畔淑女》、《唐诗三百首》、《哲学论纲》、《希腊三大哲学家学说》等,不少还是中外名著。这时他阅读的主要报刊有《东方杂志》、《教育杂志》、《小说月报》、《民立报》、《时报》、《社会报》等。叶圣陶读书很认真。他读书往往分两步走,先是“初读”,然后是“再读”。“初读”仅仅是看看书的大概意思,“再读”则一句一句不放松,咬文嚼字求得…  相似文献   

11.
“本位”说是汉语语法学史无法回避的话题。自《马氏文通》以来,汉语语法学曾先后出现了“词本位”、“句本位”、“词组本位”、“字本位”、“小句本位”、“双本位”等理论学说,各家学说既有其独特的适用价值也有其自身的不足,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补的而非排斥和否定的,因而独尊一家而舍弃他说是不可取的,取消“本位”说更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2.
对于古汉语中的被动句,过去或现在尽管存在一些争论,但分歧似乎不大,特别就被动句的基本分类情况看,大致是倾向于这样的划分:(一)概念上表被动的句子(或称“观念”、“意念”等);(二)具有“结构标志”(或说“形态特征”)的被动句。本文就是基于这样一种常规划分,对《荀子》一书中的被动句略作考察,藉此对先秦这一时期被动句的大致面貌有更为切实的了解,或者能为某些成说予以必要的印证;此外,也想由此对被动句的有关问题谈点儿个人的看法。我在《荀》文中检索到近二百条涉及被动的例句。其中属于概念表被动的句子占半数以上,有“结构标志”的略不足百条。在细类上,前者无须再分;后者又可以分作“于”字句、“为”字句、“见”字  相似文献   

13.
南宋无名氏所编《诸儒鸣道集》收录的《二程语录》,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能看到的除朱熹所编《二程遗书》和《二程外书》之外,又一部内容比较完备的二程语录本子。它与《二程遗书》在内容、篇目名称、各卷之间的前后编排顺序等方面基本相同,两书实际上为同一书,都出自朱熹之手,只不过前者为初稿,后者为修订稿。  相似文献   

14.
朱熹(1130—1200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思想家之一。他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程颢、程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尽管朱熹也强调形而上的“理”与形而下的“气”不可相离,认为“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无元气之理”,但实际上,朱熹还是把理看作是宇宙的主体,认为理在气先、天地万物是沿着理──气──物的顺序演变而成的:“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①,“才有此理,便有此气;天下万物万化,何者不出于此理”②。也就是说,“理”不是万物的抽象,而是存在于万物之前的…  相似文献   

15.
与传统儒学的“理”相比,二程之理颇具独创性,以谦恭名世的明道也自豪地宣称:“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认出来”(二程集·第二册·河南程氏外书·1,下称外书).但任何一个哲人的思想创造都是以前人的思想资料为基础的,二程天理世界之证成,其思想来源有先秦之理.秦汉以来儒家文献中,“理”含有事理的意思.如“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天理”(《解蔽》),“判  相似文献   

16.
《汉学商兑》(以下简称《商兑》)是方东树(1772—1851)完成于中岁(道光四年)的经学研究著作。由于他“研穷儒先义理之学”,“而独契朱子之言”,故随着多年来对程朱理学的批判,《商兑》久遭贬抑。笔者认为,方氏虽受到程朱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的限制并带有封建卫道色彩,但其表现出的“通经致用”思想对乾嘉学派(新汉学)的商兑,却有不可低估之价值。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杨虹 《学语文》2002,(2):22-22
《早发白帝城》是一首经典抒情诗,通篇洋溢着欢快的情绪。诗的第三句“两岸猿声啼不住”特别值得回味。这一句章法上的价值,前人早有评点。如沈德潜:“入‘猿声’一句,文势不伤于直”(《唐诗别裁》)。刘永济:“‘两岸猿声’一句,虽小小景物,插写其中,大足为末句生色”(《唐人绝句精华》)。  相似文献   

18.
《大学》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作,而在其成为经典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二程兄弟是功不可没的。他们不仅将《大学》推向了一个至高的地位,而且还依据自己的理论学说对于《大学》分别作了不同程度的修改,在他们所修改的内容中既彰显着相同的方面,也凸显出他们思想之间的细微差异。在研究二程思想时,关注他们各自所改正的《大学》无疑能够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与思路。  相似文献   

19.
“以、而”是《离骚》句中用得比较多的两个虚词。《离骚》三百七十二句(“已矣哉”看作一句,则为三百七十三句)中,由“以”构成的“以”字句七十七句,由“而”构成的“而”字句七十一句。本文的目的在说明“以、而”在《离骚》构句中的作用,即它们在相同的位置构成什么样的一些句子,并根据它们的作用提出对理解某些句子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比较句“不如”、“不比”和“没有(没)”句是汉语中比较重要的句型,也是留学生学习使用汉语时容易产生偏误的一组句型。本文斌从语义偏向和主观性的角度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我们发现“不比”句语义偏向趋同,而“不如”句、“没有(没)”句倾向于趋异,并且“不如”句、“不比”句、“没有(没)”句的主观程度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