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公众科学”的概念逐渐受到学界关注并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但目前学界对于“公众科学”的内涵仍没有共识。为此本文追溯了实践进路和政治进路两种不同内涵的公众科学的源起、内容与影响,并对两种公众科学的形成背景、理论预设、政策影响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系统比较;同时阐述了已有研究对于融合两种公众科学进路的尝试。最后,文章提出公众科学是一种以公众为主体的新知识生产方式,并结合国内公众科学情况提出了几点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我曾经从事的专业进化生物学中,中性进化学说的创始人木村资生(1924—1994)及现任宾州州立大学的生物学讲席教授根井正利(1931—)等日本学者,都是进化生物学领域享有世界声誉的科学大师,然  相似文献   

3.
张家诚 《科学学研究》2001,19(2):106-110
本文简单介绍了国内外广泛传播的《科学的终结》一书的主要内容。认为该书有很大的炒作成分 ,并不是创论。科学史家库恩提出科学革命的结构 ,将是新的规范取代旧的规范。“科学的终结”只是科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时代 ,旧规范不能适应新形势的一种表现。只对几个学科分别进行评述的观点与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学科相互融合的新形势。特别是对新出现的软科学群体竟只字未提。因此 ,本文认为该书并未抓住科学发展的主流 ;科学家必须从哲学的高度 ,全面认识科学发展的趋势 ,才能找到自己专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和最优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王娜 《科学学研究》2010,28(5):650-654
对于科学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实证主义的科学观和建构主义科学观为我们提供了两种极端但却并不令人满意的答案。前者将科学看作按照认识论规则"发现"的真理,后者将科学看作是由利益等社会因素参与和决定的社会协商的产物。本文试图从语境主义的角度来解读科学,表明科学既不是纯粹客观意义上也非纯粹社会性的,而是自然与社会相互塑造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丛杭青 《科学学研究》2003,21(3):225-231
认识论在历史上的发展凸现了知识的社会维度 ,而大科学突显了科学社会研究的重要性。科学的社会研究已成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 ,不同的学者使用不同的方法和概念对此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科学是如何成为认识工具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礼建 《科学学研究》2003,21(3):236-239
科学成为认识工具的三个要素是 :个人经验变为集体经验 ;具有一套精密的推理规则 ;心理上的感觉材料与实体事物是有差别的。本文认为三要素可为我们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的形成与发展提出思考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与科学是矛盾的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作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当代文化思潮,与当代科学紧密联系在一起。本文梳理了后现代主义与科学之间的复杂关系。它主要表现在1.科学研究领域(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史)的学者既参与了后现代理论的建构,又使本研究领域发生了后现代转向;2.一些科学家与人文学者提出了后现代科学概念,这标志着科学本身的后现代转向,同时为后现代理论提供了自然科学基础;3.一些纯粹的后现代人文理论家通过对科学的研究建立了他们的后现代理论。科学与后现代主义的这样一种关系说明,当下时代的人文思想与科学思想共构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而能够形容我们这个时代文化的词语是后现代。  相似文献   

8.
刘妍 《金秋科苑》2013,(10):70-72
最近在美国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一次展览会中,首次出现了在19世纪(1840年至1900年)人类视野中的新鲜事物的照片。以下是精选展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十张科学照片,以便追寻科学发展史的踪迹。1.黄铜电位记录器工业社会里人们在利用电能的时候,没有多少人会真正理解到底什么是电,一般人只知道电能最初来源于闪电。舒纳乌斯正是通过如图所示的黄铜电线电位记录器把这种强大的、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众》2013,(Z2):26-27
近日,两档明星跳水真人秀节目《中国星跳跃》、《星跳水立方》吸引了许多电视观众的目光,而非专业运动员参与这种高难度竞技运动所带来的潜在风险,一直让人无法忽视,尤其是演员释小龙的助理在《中国星跳跃》的训练基地不慎意外溺水身亡,更是让该类节目饱受质疑。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蒋劲松先生题为"作为环境问题根源的实验科学传统初探"的报告中的两个主要论点:(1)实验室环境中得到的知识必然是地方性的知识,(2)大规模应用这种知识的企图是造成我们通常所谓的环境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分析的结果是第一论点不成立,而第二论点的理由不充足.笔者对蒋先生的第二个论点在某种意义上表示赞同.为此本文最后提出一个在理解环境问题上的新维度:即从第三人称与进化论的视角来看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对优生学这个学科的历史评价中,不少学者给优生学一个"伪科学"或"坏科学"的定论。这样的一种结论虽指出了优生学在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错误,但缺少历史的客观性。人们对优生学的批判主要是因为"伤痛的历史记忆"及不同的伦理取向等方面的原因。科学共同体在注意保持"政治上正确"的同时,也应对各类学科的发展持一种更为宽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现的逻辑:是归纳-演绎还是假说-演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过分注重于被凝固化的归纳法形式表述,所有为归纳法辩护的方案都忽视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在科学发现中,以简单枚举法为范型的归纳法是否是科学家真实的思维进程呢?文章同意科学哲学家K.Popper的观点,不同的是我们详述了将归纳法从科学发现中清除出去的理由,并对假说演绎的发现观作了一定程度的修正,确立了科学家对自然齐一性信念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如何区分故意与过失,一直是刑法学习中的难点和重点.本文以当前刑法学主流观点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李建贵伤害案的剖析,对故意与过失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文章剖析了对于西蒙的科学发现模拟工作的几个重要的质疑.认为这些人工智能系统不是简单的"金子进,金子出",而是对真实科学家认知情境的模拟.分析了BACON等AI系统的实际工作与蛮力搜索的一般计算机程序的本质区别,以及它们对意向性的实现及其局限性.在剖析这些问题中表明了西蒙的工作对科学发现方法论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在现任清华大学教授汪晖先生的学术生涯中,《"赛先生"在中国的命运——中国近现代思想中的"科学"概念及其使用》一文(以下简称《赛先生》,亦视行文需要简称"汪文")是一个相当值得关注的研究成果。该文最初发表在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年出版的《学人》集刊(汪晖本人为该刊三名主编之一)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