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导入是传统课堂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它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好的课堂导入就像这支点燃的火焰,能迅速让学生融入一种良  相似文献   

2.
魏正东 《考试周刊》2015,(18):138-139
<正>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教师的责任就是用星星之火,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焰,而有效的课堂提问正是这种星星之火。教师能否科学地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然而,走进教师的课堂,又有多少问题低效乃至无效,诸如:不假思索的"是不是"、"对不对";异口同声的回答"是";鸦雀无声的冷场……针对目前课堂提问的盲目性和低效性,我们该如何  相似文献   

3.
<正>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长期以来,历史学科普遍不被学生重视和喜爱,其主要原因就是认为学习历史用处不大,课本所讲的历史离我们太久远,这就造成很多学生是被动学习。针对这一问题,我常常思考:怎样才能点燃孩子们求知的火焰?美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鲜活、立体的史料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加深他们的记忆。那么,鲜活史  相似文献   

4.
"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第二单元的一个重要实验,该实验初次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创新意识、合作意识等化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教材实验在"推测蜡烛燃烧生成的产物"及"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处存在以下不足: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蜡烛燃烧生成的水蒸气会在烧杯内壁形成水雾,但在实际实验操作中,火焰上方烧杯壁温度高,烧杯壁易发烫,出现的水雾随即蒸发,现象不易捕捉,若烧杯离火焰稍远,则没有明显的水雾现象;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通过观察烧杯内壁是否出现浑浊,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产生,因烧杯放置时间长短、内壁石灰水多少等因素影响,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极不明显;蜡烛火焰熄灭后白烟的点燃,因吹蜡烛时用力大小、熄灭前蜡烛火焰大小、燃烧时间长短等因素影响,学生实验时白烟重燃实验成功率低(见图1)。  相似文献   

5.
吹牛     
甲:"我去过的地方冷极了,冷得连蜡烛的火焰都凝固了,怎么吹也吹不灭。"乙:"这不算什么。我去过的地方更冷,话从嘴里一说出来,就变成了冰块,人们必须把  相似文献   

6.
学好初中化学,不仅要领略五彩缤纷的化学物质,令人心醉的化学变化,更要熟记物质的五颜(焰)六色。1.五种火焰颜色 苍白色火焰:H_2 Cl_2点火2HCl。 蓝色火焰:2CO O_2点燃2CO_2 淡蓝色火焰:2H_2 O_2点火2H_2O;CH_4 2O_2点燃CO_2 2H_2O;S O_2(空气)点燃SO_2。 蓝紫色火焰:S O_2点燃SO_2。 黄色火焰:2Na Cl_2点燃2NaCl。  相似文献   

7.
火把的心     
那时,我正处在人生的黑暗时期。"孩子,让我们来看看黑暗中燃烧的火把吧。"父亲点燃了一支火把。父亲高高举起火把,问:"看,火焰有什么特点呢?""它在向上燃烧。"我说。  相似文献   

8.
目的:深入理解超声速条件下火焰稳定机制,为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的优化提供理论基础。创新点:1.通过大涡模拟准确地再现Burrows-Kurkov实验中台阶壁面射流燃烧室的反应流场;2.揭示射流火焰稳定抬举的机制;3.总结射流总温对火焰抬举特性的影响。方法:1.采用大涡模拟,获得了瞬时和时均的反应流场参数;2.通过计算燃烧学的数据分析,提取湍流火焰特性。结论:1.自点火过程维持了混合层中抬举火焰的稳定,并进一步在下游形成充分发展的湍流扩散火焰;2.升高射流总温会使火焰抬举高度降低,而过高的射流总温会抑制火焰温度的升高。  相似文献   

9.
复仇的火焰在我胸腔内熊熊燃烧,于是,我离家出走了。有一段时间我常常用"离家出走"这个词威胁妈妈。我说:"你再骂我我就离家出走。"然后她就不再说话。但这种威胁好比放羊的孩子喊"狼来了",妈妈经过许久的观察  相似文献   

10.
陈玉平 《学子》2014,(4):59-59
正办公桌上一杯凉开水,是同学们为我吃药准备的,办公桌上一个鸡蛋,是孩子们没舍得吃的,鸡蛋上写着:我爱你,老师!您休息的好吗?老师。这一幕幕让我温暖,让我感动……伟大的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曾经说过:"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十五载年华,我同所有老师一道,用我们的爱心点燃孩子们生命的火焰。十五年前,我第一次接触到这群特殊的孩子,有些茫然  相似文献   

11.
<正>一、故事教学的选择依据教育家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认为:故事是儿童的一种重要的精神食粮。故事与儿童的情感有交流作用,能使儿童的情感投射到故事之中;故事情节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能激起儿童的想象力,适合于儿童的学习心理。苏格拉底也说过: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让故事走进心理课堂,正是点燃学生智慧火焰的可行性选择之一。让学生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中学习,更容易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新作文》2007,(7)
"文章不是无情物",要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喜爱写作,视写作为乐事,进而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教师在整个写作教学过程中就要"重视情感培养"。即:一、作文指导要"激情"就是说要通过作文指导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作文表现欲的火焰熊熊燃烧,不吐不快。"激情"手法多种多样,可随机应变:  相似文献   

13.
<正>28岁的俄罗斯IT专家Stanilav Aristov近日发明了用燃烧过的火柴和火焰制作微型画,其效果堪称惊艳。令人惊奇的是,能产生这个奇妙想法的Aristov甚至连烟都不抽。他说看似平常的物品也可以产生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他这样解释他的艺术作品:"燃烧掉的部分代表过去,袅袅烟雾是对过去的回忆,火柴剩余的部分代表未来,而火焰就代表了一生。"  相似文献   

14.
操练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就像是木柴与火的关系.如果木柴搭得合理,火焰越高,温度就会升高,气氛也会越来越好;反之,木柴搭得不合理,火焰就可能会熄灭.操练方式就如同搭木柴架子.根据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结合小学生的特点,运用多种课堂操练方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同伴辅导法 同伴辅导法,也叫"同龄伙伴辅导法":即同一班内优等生对后进生进行帮教,发挥余生的辅导作用.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小孩子的力量伟大,信仰小孩子做小先生".  相似文献   

15.
<正>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美育是一门独特的教育,如何让学生能从中获得独特的知识和思考力,点燃他们创作的火焰?美术课堂正在进行一场"智慧"的改革,这里是我对美术智慧课堂的几点心得。一、智慧课堂之"课前一分钟"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绘画作业经常会出现构图方面的偏差。很多时候,教师会在学生绘画的过程中强调注意画面的构图关系,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使课堂教学出现了教学重点的偏差,例如,在  相似文献   

16.
<正>生活的味道,究竟是什么?富人说:"生活的味道是香的,犹如一块腻腻的肥肉。"穷人说:"生活的味道是苦的,好比一碗黄澄澄的黄连水。"战士说:"生活的味道是辣的,是兵刃相接时那一股火焰。"而我说:"生活的味道是淡的,是清晨那山涧涌出的第一股泉水的味道。"淡然的姿态,即放下,放下一切私欲,以纯净的眼光去看待这个  相似文献   

17.
新教材高一化学课本中的"焰色反应"演示实验,笔者认为有些不妥之处:把细细的铂丝前端弯成一个小圆圈,蘸取的溶液只能形成薄薄的一层,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仔细观察火焰的焰色,笔者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8.
正当地时间2014年10月29日,美国私营企业轨道科学公司发射的安塔瑞斯火箭载着天鹅座无人货运飞船,在火箭点火升空仅数秒钟之后,便在爆炸中化为一团火焰。时隔两天英国维珍银河公司的"太空船二号"在执行任务时也不幸坠毁。仰望星空,人们在扼腕叹息的同时,却从未停息过对茫茫宇宙的探索。近两年有许多小伙伴,在征服宇宙的征途上化为了宇宙中一团绚丽的火焰。太空行者——"太空船二号"空射飞行器"殉职"时间:2014年10月31日。"殉职"原因:飞行员过早解除了飞船机翼两端襟翼的固定。太空任务:"太空船二号"是一种空射飞行器,由斯卡尔德复合材料公司和英国维珍集团旗下的维珍银河公司合作研发。2010年3月22日,"太空船二号"已经完成"处女航"。这是全球第一艘商用太空飞船,它标志着人类向正式启动太空游项目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奖励》2010,(8):14-15
<正>近日,英国剑桥大学工程系举行了"卡尔·蔡司"科学摄影大赛,一大批摄影师及其作品脱颖而出,让我们领略到科学照片的震撼力。火焰剑桥大学工程摄影比赛一等奖。英国皇家学会牛顿国际研究会员罗伯·戈登当时正在检测火焰结构,解决飞机喷气发  相似文献   

20.
《高中生》2007,(23)
有一次,在解释酒精灯的结构和性能时,他竟然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手指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并若无其事地向人们介绍:"我手指放的这个地方,大约是华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