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学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意味着教师应将学生置于平等的地位。研究其心理,观察其行为,分析其动机,理解其思维。尤其是对待问题学生,不能一味批评指责,要善于触发其乐观向上、努力进取的情感,诱发其心理变化,帮助其树立自信心,使其产生内部动力,以选到转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王维 《甘肃教育》2013,(23):69-69
大纲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3.
王定香 《农村教育》2007,(12):51-51
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必须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首先应当做到的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平等对待学生,重赏识教育,多鼓励、少批评,而且要经常换位思考,用尊重、平等、爱护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相似文献   

5.
常峰 《吉林教育》2009,(5):78-78
在语文诗歌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根据诗歌的风格特点、审美情趣、价值取向,再结合学生自身的理解,进行情境导入式教学,让学生领会诗歌丰富的内涵,进而濡染其心灵,陶冶其性情,培养其兴趣,提高其素养。  相似文献   

6.
孙西洋 《教育家》2004,(5):43-44
常言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为此,教师必须树立威信,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人范”。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体贴学生,能够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正直、诚实守信和一颗乐于奉献的精神。教师受到学生的尊敬、爱戴与钦佩,学生必将坚信其教导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7.
主体教育,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主体精神,在教师的主导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获得最佳教育效果的教育。它强凋要真正赋予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以释放他们潜在的能量,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发展其个性与想象力,拓宽其创造性思维,从而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崔海宏 《小学生》2010,(10):39-39
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必须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9.
论教师归因对学生归因的影响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学业成就的的成败,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归因,影响学生的归因有许多因素,其中教师的归因是其重要因素之一,教师的归因往往通过其行为影响学生的自我归因,进而影响学生的后继行为,而学生的后继行为又会影响其学业成就,本文旨在运用归因理论分析教师的归因及行为对学生归因的影响,并探讨相应的教育对策,以期通过师生积极的正确的归因,端正学生成就动机和后继行为,提高学习绩效。  相似文献   

10.
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必须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相似文献   

11.
浅谈如何在课堂上实施主体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体教育,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精神,在教师的主导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获得最佳教育效果的教育。它强调要真正赋予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释放他们潜在的能量,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发展其个性与想象力,拓宽其创造性思维,从而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创造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沉思的花瓣     
沉思的花瓣□朱正义1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路标。标准的路标,给学生以规范;鲜明的路标,给学生以深刻;错误的路标,给学生以危机;遥远的路标,给学生以朦胧;贴近的路标,给学生以清晰。对于那些只说不做的教师,其学生多学于乖巧;对于那些多做少说的教师,其学生多...  相似文献   

13.
音乐欣赏的过程是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提高的过程。“听”。学生在欣赏过程中“静听”,没有教师的解释,没有任何干扰,只有美妙的音乐声。学生很放松,没任何约束地倾听,自由自在地展开想像的翅膀,思其所思,想其所想,从音乐声中“感悟”出内容与道理。有一个学生在其听后感中写道:感受音乐,就是同作者神游其境,静听音乐的感觉真好。“谈”。学生在欣赏音乐的活动中,谈自己对欣赏曲目的印象及对音乐的理解与评价。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发展了学生的想像联想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又活跃了课堂,能引导学生创造性地理解音乐。…  相似文献   

14.
石玉芳  卜耀华 《考试周刊》2012,(23):161-162
高职院校学生普遍自信心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些都影响了其学业的顺利完成,影响了其个性的健全发展,影响了其今后的职业选择。教师应通过实行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策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李俊峰 《小学生》2010,(11):42-43
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体现其主体性,是教师们探讨的重要课题,我们知道学习活动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个人,任何人无法代替其学习。教师可以把学习的材料讲解给学生听,演示给学生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出要求让学生记忆和操作,但是学生是否听,是否看,是否记却是另一回事,能否听明运用更是另一回事。  相似文献   

16.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俗话说:“哪片林里没有棵弯弯树?”一个班级自然有后进生。而做好后进生的工作应放在德育工作的重要位置。本人认为,做好后进生的工作要做到“五多”、“三少”、“二不”。一、“五多”“五多”即多了解学生,多关心学生,多观察学生,多找学生谈心,多找学生的闪光点.(一)多了解学生。班主任接到一个新班,就应充了解学生,对后进生则主要了解其落后的原因。了解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教师可通过学生了解其以往在校表现,可通过家长了解其在家表现,可通过任课教师了解其课堂听课情况……,然后汇总分析,找出其…  相似文献   

17.
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教师之于课堂教学的组织,犹如一个交响乐队的指挥,其语言、声音、姿势、面部表情,乃至于一个细微的手势都可以影响学生的情绪,或情绪高涨,或心情沉郁。教学的美关键在于教者能够显示其本质的力量,学生观其形而察其情,听其声而知其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语言声音之高低,语速之快慢,停顿之长短,语气之强弱,情感之变化,无一不可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活课堂,给学生以美感。  相似文献   

18.
语文新课标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学生的理解是多元的,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去读,实现其个体价值,发展其自主性和创造性,并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观念。语文教学巾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19.
中学地理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好方法,就是使用多媒体的电化教学。电化教学,可使学生眼见其形,耳听其声,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而具能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从而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崇高思想品德。  相似文献   

20.
大学英语教学中,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的积极参与对其本身的才能增长,以及推动英语教学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英语教师不仅应掌握学生的心理,加强目的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而且要精选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从而刺激其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只有当学生们对外语产生浓厚兴趣时,他们才会积极自觉地投入到语言交际环境中,提高自身的各种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