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大家预习课了吗? 生(参差不齐):预习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左忠毅公逸事》初看起来,文字平自如话,写作上也没有什么独特之处,加上又是自读课文,极易被教师、学生忽略过去。但如果我们用心去分析、体会、领悟,就会发现《左》中三美,美不胜收。其美的特色表现  相似文献   

3.
4.
马志伦 《学语文》2012,(3):23-24
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是他记事类文章中的精品。全文寓情于事,以形传神,和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的写法类似;又以左光斗和史可法师生之间的互衬,凸显人物的光辉形象,这又和韩愈《张中丞传后序》的写法相仿。  相似文献   

5.
方苞的散文名作《左忠毅公逸事》,是其"义法"说的典范之作,因此,对原文"义法"的梳理与掌握,是翻译《左忠毅公逸事》的必要环节。谢百魁对《左忠毅公逸事》的英译,紧扣原文讲究"义法"的特色,用词简洁准确、句章连贯、内容前后相应,但同时因囿于对原文"义法"的再现,谢译存在着些许的疏漏与遗憾,这些对于我国古文译介的理论与实践都具有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所谓“义”即“言之有物”;法即“言之有序”。“义”即内容,“法”即形式,内容与形式必须统一,“义以为经,而法纬之,然后为成体之文”。这就是桐城派散文的理论基础。方苞的散文《左忠毅公逸事》真正体现了桐城派行文讲究“义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一文以“清正雅洁”而著称,该文作为传统篇目,被选入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主编的高级中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实验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该文对疑难词语及句子一般都有注释,这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了极大方便,但该文对部分词语及句子的处理似乎未尽完善,这给准确理解课文带来困难,而且配套《语文教学参考资料》(以下简称教参)对部分难句的翻译也颇多疑点,对此,笔者不揣谫陋,择取几例,试与教材编者商榷。  相似文献   

8.
大中华文库收录的《左忠毅公逸事》英译文使用了很多解释性翻译。古文译介中,解释性翻译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但解释性翻译又使译文有繁琐、啰嗦之嫌,与原文的雅洁文风相冲突,不能忠实地传达出原文语言与风格上的特点。若想化解这一矛盾,译者便不能满足于解释性翻译的便利,只能视之为无计可施情况下的权宜手段,同时不懈地探求更加准确的对等译法,从而提高译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现代创作美学告诉我们,文学作品拉开描写主体在常态和特定环境下的心理状态和行动的差距,造成审美感受的落差,即艺术反差,往往能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和发人深思的启发性。令人称奇的是桐城派第一人方苞的《左忠毅公逸事》,竟如此生动地体现了今人所说的这一艺术特点。全文是从“造情”起笔的。风雪严寒之日,左公微行入古寺,阅毕草文,“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体贴关爱之情,如同身受。“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唯此生耳。’”———发现国家栋梁之材后的惊喜之情,如…  相似文献   

10.
《左忠毅公逸事》中,作者方苞以大量笔墨书写史可法,并不偏题,更非败笔。这些笔墨正是对左忠毅公的“忠毅”形象与精神的正面刻画与侧面烘托之笔。“伏案”的史可法,展现左忠毅公的惜才之心——爱才伯乐,独具慧眼;“及试”的史可法,凸显左忠毅公的选才之举——为国选才,干脆果决;“探监”的史可法,突出左忠毅公的忠毅形象——谋国之忠,不屈之毅;“流涕”的史可法,衬托左忠毅公的伟岸人格——不惜己身,心怀天下;“守御”的史可法,烘托左忠毅公的精神魅力——率先垂范,薪火相传;“躬造”的史可法,表现左忠毅公的高瞻远瞩——传承情志,选贤举能。  相似文献   

11.
《左忠毅公逸事》语言十分精炼,在简短的语句中凝聚着深厚、强烈的感情,文章的细节描写,着墨不多,而隐涵深厚,又使人物思想性格鲜明突出,这是方苞记叙文创作在艺术上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12.
在古代给人物作传时 ,常以“谥”或“谥号”称代 ,如“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其中“忠毅”是明代左光斗的谥号。崔铣的《记王忠肃公事》一文中 ,“忠肃”则是明臣王翱的谥号。为作品命名时 ,也常用“谥号”。如王安石 ,谥号“文” ,作品集为《王文公文集》 ;范仲淹 ,谥号“文正” ,其作品集名为《范文正公文集》。了解“谥号”的相关知识 ,有助于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何谓“谥号”呢 ?关于谥号有哪些规定呢 ?谥号 ,是古代的一种特殊称号。在我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 ,帝王、诸侯、卿大夫、大臣等死后 ,为避…  相似文献   

13.
<正>清代文学家方苞在文学创作上,倡言"义法",尤为讲究剪裁取舍,对人物传记,更强调去粗取精,舍其"末迹",著其大节,以精当的材料,表现人物主要的精神品格。他在《与孙以宁书》中提出了:"晰于文律者,所载之事,必与其人之规模相称"的创作主张,也就是为文要善于剪裁,精于取舍,突出中心,抓住人物精神的闪光点。方苞的观点对文学创作很有指导意义,他在自己  相似文献   

14.
《左忠毅公逸事》是清朝初年桐城派古文家方苞的一篇著名文章.它记述明朝末年东林党成员左光斗的生前逸事.所谓逸事,就是正史所未收所未载,世人所不大知道的事迹.但这些事迹,又很足以表现其人的性格、品德、情操和业迹的,而不是一般的平庸的无足轻重的琐事.  相似文献   

15.
《楚辞》中的《九歌》是屈原在民间祀神乐歌的基础上改编刨作的具有独特体制的祭歌。共11篇,分别是《东皇太一》、《云中君》、《东君》、《湘君》、《湘夫人》、《出山》、《大司命》、《少司命》、《河伯》、《国殇》,最后一篇《礼魂》是送神之曲,为各篇所通用。每篇各主祀一神,从“东皇太一”到“山鬼”所祭的  相似文献   

16.
一位文学史家曾说:“综览五四以来的小说作品,若论文字的精彩、生动,《围城》恐怕要数第一。”而正像钱钟书先生自己所讲的“比喻正是文学语言的根本”,《围城》的语言特色中最为成功突出的又当推其比喻艺术,其比喻的诡奇新鲜、丰富多彩、妙语连珠已达到了一种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境界。本文试从三个方面稍作论述。  相似文献   

17.
《荷塘月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写景抒情散文。读完这篇文章,一幅清新、美丽的画面浮现在我们面前:溶溶月色,田田荷叶,亭亭荷花。诗、情、画高度和谐地统一,读之如品美酒,愈品愈觉浓香醇郁,让人陶醉其中。  相似文献   

18.
严羽认为以诗说理应该“不涉理路,不落言鉴”,其意思正如钱钟书所说的“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匿性存,无痕有味,现相无相,立说无说”,也就是说以诗说理要有理趣而无理语。这一说法正符合黑格尔关于美的看法即“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而这理趣正是由李泽厚所说的“有意味的形式”来体现的。王维的山水诗无疑是“有意味的形式”的典范,也是有理趣之美的诗歌典范。  相似文献   

19.
汤蒙 《阅读与鉴赏》2006,(10):62-64
乐府诗歌《陌上桑》和《木兰诗》历来很受读者青睐,流传千古,至今仍令人爱不释手,显示出它们深刻、丰厚的思想和艺术魅力,使得千百年来花木兰的人物形象成为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秦罗敷也由此成为中国荚女的通称。两首诗歌虽然形成的时间不同,但无论是外在表现形式还是人物的独立人格都全方位呈现出“至美”,这种超越现实的“至美”贯穿始终,使得两首诗歌在诸多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