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庆节放假回来,我带着准备好的教学设计走进了四(1)班的教室。这节科学课的活动内容是研究植物的《根和茎》。其中有这样一个活动,把花的茎分两个部分分别插在两杯不同颜色的水里,让学生了解到茎有运输水分的功能。“十一”放假前,我把这个活动布置给学生们,并且告诉他们用康乃馨或百合来做这个实验效果比较明显。我自己也在放假前,把花茎分两部分分别插进了不同颜色的水中.满以为回来后,  相似文献   

2.
徐继立 《阅读》2013,(30):22-23
各种各样的植物将大自然装点得五彩缤纷,异常美丽。在习作中,我们如何让笔下的植物"活"起来呢?一、多种角度观察植物。同一棵植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是不同的。因此,我们不仅要用眼睛去看它的根、茎、叶、花、果的形态、颜色,还可以用鼻子闻一闻花的气味,用手摸一摸叶、茎等,看有什么感觉。如:喇叭花色彩繁多,有白的、红的、蓝的、紫的……一朵朵喇叭花像一把把撑开的小花伞。走近一看,有的花朵上面还镶着一道乳白色的花边。这里小作者具体观察了喇叭花,从花朵的颜色和形状  相似文献   

3.
2006年暑期,在我市教师会上,有一个专家讲了一个案例,让我感触颇深。在一次新课改比赛中,有一位教师在上人教版新课程四年级下册《自然之道》时,把课文分为两部分先后出现。先给出前半部分“作者和同伴及一位生物学家向导,结队来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岛旅游。观察幼龟是怎样离巢进入大海时。他们看到一只探头出穴的幼龟被嘲鸫咬啄时,不顾向导劝阻,让向导把幼龟抱向大海。向导只好照做了。”此时,该教师让学生猜想一下幼龟们接下来会有怎样的结局。学生们展开想象谈起幼龟美好的生活。教师没有直接说出结果,而是出示课文的后半部分“犹豫成群的…  相似文献   

4.
新年的礼物     
金一诺 《阅读》2011,(Z1):14-15
真爱的方式有许多种,实现诺言也是爱的一种方式。我8岁时,上小学三年级。我的姐姐当时正读初中,她是个很美的姑娘,亲友们因此很宠爱她。春节前,从广州出差回来的姑姑给她一件样式别致、颜色粉红的上衣作为新年的礼物。在我饱含羡慕甚至是嫉妒的目光中,姐姐小心翼翼地把衣服藏在柜子里,急切地盼着新年的到来。  相似文献   

5.
徐继立 《阅读》2013,(11):22-23
各种各样的植物将大自然装点得五彩缤纷,异常美丽。在习作中,我们如何让笔下的植物"活"起来呢?一、多种角度观察植物。同一棵植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是不同的。因此,我们不仅要用眼睛去看它的根、茎、叶、花、果的形态、颜色,还可以用鼻子闻一闻花的气味,用手摸一摸叶、茎等,看有什么感觉。如:喇叭花色彩繁多,有白的、红的、蓝的、紫的……一朵朵喇叭花像一把把撑开的小花伞。走近一看,有的花朵上面还镶着一道乳白色的花边。这里小作者具体观察了喇叭花,  相似文献   

6.
吉泽菲 《阅读》2007,(1):25-26
女儿是妈妈的贴身小棉袄,妈妈是女儿的守护天使。我从妈妈装满食物的口袋中领悟出人生的真谛。记得小时候,妈妈每次从外面回来,口袋总会藏几块糖果,或是一袋方便面。每次一看见妈妈回来,我立刻从房间飞奔出去,把脏兮兮的小手伸进妈妈口袋里使劲掏。妈妈从没有让我失望过,无论摸到什么,我这个“小馋猫”别提有多高兴了!  相似文献   

7.
暖如阳光     
薛峰 《阅读》2010,(1):21-22
一个小女孩曾经问过爷爷:“您有花皮球吗?”爷爷说:“没有。”不料孩子并不满足.而是一口气把这个问题问了四遍。爷爷挺纳闷儿.于是在连续回答了四次后反问了一句:“你为什么老是问这个?”弦子说:“我喜欢听您说.没有。因为在您说‘没有’的时候,胡子一翘一翘的.特别好看。”  相似文献   

8.
我新接任的初一新生是没有参加考试,靠电脑“摇奖”摇中进来的,学生层次差别很大,在分数上有高到一百九十几分的,低的到二十三分,甚至有一个小学测试中数学考了2分;在个人修养方面,有部分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小孩,也有自私自利,脾气暴躁的个性小孩。而初中一年级学生刚刚进入少年期,机械记忆力较强,分析能力仍然较差。鉴此,要提高初一年级数学教学效果,务必要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这是每一个初一数学老师值得认真探索的问题。现在,中学生学习数学缺乏兴趣,有的花的力气不少,但成绩并不好。数学成了学习的负担。但数…  相似文献   

9.
在一次化学兴趣小组活动的时候,有学生问我:能不能用实验的方法验证Al(OH)3两性的相对强弱。说实在的,从教三十年我还真没有想过这样的问题,但我敏锐地感觉到这个问题的价值。既然学生们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大家学会思考了,何不因势利导让大家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更新准备活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课由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三部分组成.准备部分是一堂体育课的开始,准备活动进行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教学质量.作者力图打破准备活动的传统模式进行教改实验,把健美操纳入准备部分,以淮北煤师院体育系学生37人为实验对象,分别测定准备活动时不同内容所达到的最高心率、平均心率,以此进行效果比较,探讨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1.
现行高二化学72页的一则家庭小实验——“改变花的颜色”,实验如下:将两朵红色(或紫色)的鲜花,分别插入食用白醋稀溶液和碳酸钠(纯碱)稀溶液中,注意每天更换上述稀溶液。几天后,你会发现花的颜色奇迹般地发生改变。这个实验给你什么启示?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运动干预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影响,以及不同类型运动项目干预对学生健康人格影响的差异性。方法:以某市普通高中在校生为测试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篮球、健美操进行干预实验。采用 《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对被测学生进行人格状况测量。结果:①两组学生的倾向性 (E)、神经质 (N)、精神质 (P)三个维度的后测表现均优于前测,且具有显著性差异。②E维度的后测得分,篮球组优于健美操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而 N 维度和 P维度上,两组的后测得分不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①运动干预对于中学生健康人格的积极影响效果明显;且在 E、N、P三个维度上都有显著作用。②不同类型的运动项目对个体人格的影响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篮球对 E维度的改善效果更明显,而对 N 维度和 P维度的影响效果与健美操相差无几。  相似文献   

13.
放暑假     
林清玄 《阅读》2013,(7):20-21
孩子放完暑假,要开学的前两天突然来问我:“爸爸,为什么放假的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好像几天前才放假,两个多月就过去了。”  相似文献   

14.
静寂的园子     
巴金 《阅读》2022,(80):34-35
<正>没有听见房东家的狗的声音。现在园子里非常静。那棵不知名的五瓣的白色小花仍然寂寞地开着。阳光照在松枝和盆中的花树上,给那些绿叶涂上金黄色。天是晴朗的,我不用抬起眼睛就知道头上是晴空万里。忽然我听见洋铁瓦沟上有铃子响声,抬起头,看见两只松鼠正从瓦上溜下来,这两只小生物在松枝上互相追逐取乐。它们的绒线球似的大尾巴,它们的可爱的小黑眼睛,它们颈项上的小铃子吸引了我的注意。我索性不转睛地望着窗外。但是它们跑了两三转,又从藤萝架回到屋瓦上,一瞬间就消失了,依旧把这个静寂的园子留给我。  相似文献   

15.
根据体育课程和文化课程的比例差异以及体育课程教学要求和学习质量的不同,427名大学本科新生自然构成四组,进行两年的自然条件下的学习活动作为准实验处理。实验前和实验后两次16PF测验的结果表明:1)不同组别的被试在个性的不同方面分别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但也有个别因素(实验性)产生了消极的变化,提示教育工作者应注意倡导求新思想和探索精神;2)从事不同比例的体育课程学习和文化课程学习,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只在L因素上(怀疑性)有所不同,提示不同性质的学习活动对学生个性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仅限于个性的个别方面,影响的范围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16.
房志荣 《阅读》2015,(8):20-22
有一件关于作文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次,同学们正兴致勃勃地准备外出春游,一个学生突然说了句:"回来肯定又要写作文了!"一说到这个话题,刚刚还阳光灿烂的同学们脸上马上阴云密布,一位同学去问老师要不要写,得到肯定的回答时,同学们失望的表情溢于言表,有同学说宁可不去春游也不愿写这种无聊的作文。这个故事很好地反映了当前作文教学面临的困境:作文中没有儿童,儿童没有自己的作文。  相似文献   

17.
徐承熹 《阅读》2016,(Z3):47
又到了放寒假的时候,在大学里工作的爸爸妈妈因为大哥哥和大姐姐们还在期末考试,因此他们都没有放假,而我,因为家里没人照看,也只能跟他们一起去上班了。今天,我跟着爸爸去监考。在去的路上,我的心情万分激动,心想着自己站在高高的讲台上,用威严的目光扫视着比我大、比我高的大学生们,那种感觉肯定很爽,我一定要好好享受一番!可是,到了学校,爸爸根本没打算带我进考场,而是把我放进了实验室和他暂时没有考试的学生待在一起。巨大的落差让我的情绪一落千丈,我默默地坐着生闷气。背后,却不时传来爸爸温和地给学  相似文献   

18.
在一次美术课教学中,我让一班学生画一幅自由想象中的昆虫;二班学生临摹我事先准备好的昆虫挂图、并规定好作画的几个步骤颜色、先画哪部分、后画什么、怎样抓特征等。结果二班学生大都能按老师要求临摹准备,非常像范图上的昆虫。而一班学生画的轻松自由,我并未规定如何画,让他们凭着自己的思维和想象,有的把昆虫画成了  相似文献   

19.
在上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变色花》一课时,学生用自制的紫甘蓝汁检测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遇到这样的问题:一是有的被测物体颜色较深,如酱油滴入紫甘蓝汁后,学生汇报的常常是混合液的颜色,而不是紫甘蓝汁的颜色变化;二是有的物质呈弱酸性或弱碱性,在滴入紫甘蓝汁后紫甘蓝汁变色不明显,从而出现争议较大,判断不准确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一、用学具,促进数学概念的形成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让学生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成知识的表象,从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如一年级学生学习“__比__多__、__比__少__”这节课时,先让学生摆一摆苹果和梨子,比一比,谁多谁少,通过学具操作使学生感受到两个不同数量相比较有同样多的部分和相差的部分(多的部分或少的部分)。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个概念时,用学具先拿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让学生一个一个地去分一分,看每份有几个苹果。还可以让学生把6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