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宣传报道先进人物无私奉献、自我牺牲,以至积劳成疾的事迹中,往往看到这样的描述:长年用眼过度,使他患了白内障,左眼视力只有零点几几;长年在工地吃不好,睡不好,使他患了胆结石、高血压等多种疾病,曾做了手术;在劳动工地上,大家一看到他用手捂着胸部,就知道他的心脏病又在发作了。这病实实在在是累出来的呀!如此等等。这些病果真是过度劳动累出来的吗?不尽然。  相似文献   

2.
勿忘人民1990年,我在翻阅《中国记者》第7期时,看到一篇《他爱那万顷麦浪》的文章,其中有几段是记述穆青对往事的追忆:"1966年初,他(穆青)曾去太行山区林县红旗渠工地,有个叫任羊成的同志,整天腹部捆着绳子,让人从山顶送到悬崖中间打炮眼,除危石.他的腰部被绳子磨出了血泡,一片血肉模糊.下来后,妻子一边帮他脱衣服,一边抹眼泪."  相似文献   

3.
有一位同志,由于经常看到书摊上摆着一些不好的书刊,对出版工作意见很大;后来又见到“资产阶级自由化”在出版界也“严重泛滥”的批评,于是对这几年的出版工作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说:“没作多少好事。”可是,最近当他参观了第二届全国图书展览以后,却改变了看法,认为“也出版了  相似文献   

4.
总理笑了(三等奖)1995年11月8日下午,李鹏总理和邹家华副总理到三峡工程工地考察。在右岸导流明渠上纵段工地,葛洲坝集团公司的建设者说,这儿就是去年底举行三峡工程开工仪式的会址,李鹏总理四处寻觅他宣布开工时所站的地方,看到的竟是高达87.5米的坚实混凝土墙体,高兴地笑了起来。宜昌日报 王建华 摄  相似文献   

5.
干记者这一行,总免不了要和数字打交道,你可千万别小看从0到9这10个数目字,用得准确、科学,能让读者从中得到鼓舞、启迪,看到国家的灿烂前景、党的英明政策、人民的幸福生活;反之,用得不准确、不科学,这小小几个数目字却会带给读者难言的苦辣滋味,甚至对党报带来不好的影响。我曾接到过一位读者的来信,他说他看到报上刊登的长宁区某某路297号举办某某商品展销的消息后,特地从闵行赶去,可到那儿一看,却是一户普通居民家。他说他跑了半天冤枉路不算,还把这户居民给弄苦了,不断有人在他家门前停步,向屋里东张西望,问他某某商店在哪里……得知此情,我连忙向那位读者表示歉意,并告诉他这是我们工作上的疏忽,漏掉了一个0字,  相似文献   

6.
7月19日,某市收废品的叶先生,在一工地看到民工挖出的4颗炸弹。为了不让炸弹流入社会,他花40元买下这些炸弹。随后,记者与叶先生一同将炸弹送到派出所。民警仔细检查后说,这4颗炸弹中的两个还有引信,具有危险性。看了这则新闻,笔者感觉有点心惊肉跳,万一在送往派出所的路上炸弹爆炸了,后果可不堪设想啊。经常可以看到工地挖出、河湖里捞出废旧炮弹的新闻。面对废旧弹药,老百姓该怎么办?记者该怎么采写这样的新闻?如果发现了废旧弹药,老百姓应该立刻疏散人群,报警并等待专家来处理。  相似文献   

7.
一去年7月,我们在一家杂志上看到一篇写穆青的文章:《他爱那万顷麦浪》,深深地被穆青那种对人民怀有深厚感情的事迹所打动。文章其中有一段写了穆青对往事的“内疚”:1966年初,穆青到了河南林县红旗渠工地。有个叫任羊成的,整天腰部捆着粗绳子,让人从山顶送到悬崖中间打炮眼,除危石。他的腰部被绳子磨出了血泡,一片血肉模糊。下来后。妻子一边帮他脱衣服,一边抹眼泪。为此,穆青专门拜访了任羊成,请他脱下衣服,看到的是,他腰部的一圈老茧。  相似文献   

8.
微博     
《报林求索》2012,(5):69-69
<正>1、@苗炜(作家):王小波去世15周年了,他出生于1952年,要是活着,今年60岁。当年他写稿子,传真到杂志社,传真过来后,我抢先看到,坐在传真机边上经常大乐,包括看到那篇《一头特立独行的猪》,在杂志社见过他一回,他反复念叨:你们该使电子邮件了!  相似文献   

9.
一去年7月,我们在一家杂志上看到一篇写穆青的文章:《他爱那万顷麦浪》,深深地被穆青那种对人民怀有深厚感情的事迹所打动。文章其中有一段写了穆青对往事的“内疚”: 1966年初,穆青到了河南林县红旗渠工地。有个叫任羊成的,整天腰部捆着粗绳子,让人从山顶送到悬崖中间打炮眼,除危石。他的腰部被绳子磨出了血泡,一片血肉模糊。下来后,妻子一边帮他脱衣服,一边抹眼泪。为此,穆青专门拜访了任羊成,请他脱下衣服,看到的是,他腰部的一圈老茧。“‘文革’爆发后,文章没有写成,资料也遗失了,真可惜。我怎么也忘不了那腰部的一圈老茧。”穆青说。 25年过去了,穆青作为一个在新闻战线上工作了40多年的老记者,一次普通的采访,为什么会使他始  相似文献   

10.
上海大众传媒业的变革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好势头。从去年11月1日以后,上海市民惊喜地发现,当他们每天早上提着满载的菜篮子回家的时候,还可以捎带买一份当天的日报;至于长年订户,完全可以在早餐的同时浏览当天报纸最重要和他最喜欢的内容。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7点《早新闻》已不再成为市民早上的信息唯一来源。人们只有在上班后才能在工作场所看到报纸的日子永远结束了。去年底,东方广播  相似文献   

11.
“他压根就吃不了新闻这碗饭!”几年前,一些人这样嘲笑串进科。‘’当兵5年发表新闻300多篇,获奖证和一大深。那才是块干报道的料!”几年后,那些人又这样夸奖他。如今中进科已入了党、提了干、胸前挂了两枚三等军功章Q1989年春,中进村投身到位于古都洛阳的一座绿色军营,成为这里的一名工程兵。在波涛急流的黄河上,他领略了河水的怒吼;在炊事班的锅台旁,他受到几番烟与火的洗礼;在援建施工工地上,他饱尝了几多炎日下汗流使背的滋味。这年,团里报道骨干青黄不接,当了一年新兵的地,被借调到团报道组。开始,他给新闻干事抄稿子…  相似文献   

12.
徐立军 《视听界》2012,(4):124-124
7月初的几天,在南京开中广协会电视受众研究委员会的年会。几十家电视台的同行聚在一起,都是平日里和收视率打交道的,交流的话题也都离不开数据。大家受收视率数据的困扰由来已久,但各自的困扰又各有不同。前几日看到新浪微博上我的同事《看见》栏目制片人李伦为一期柴静专访导演魏德圣的节目发感慨,“这期的收视不好”,他转发了节目的视频在微博上,“就让它在这里漂流吧,为那些,  相似文献   

13.
1980年夏天,沈从文陪着金介甫在北京四处参观。到处都能看到郭沫若和茅盾等人的题字,他直言不讳地说,这些字写得不好,"他们还需要多练习"。金介甫感觉到,那个骄傲的沈从文又回来了  相似文献   

14.
这些年,在杭甬高速公路、在金温铁路、在我省各重点交通建设项目的火热工地上,人们总可以看到一位50岁左右、肤色黝黑、身材清瘦、戴一副眼镜的中年男子,认真地采访着一个个动人的先进事迹,核对着一个个详细的数据。他,就是被我省交通系统干部职工亲昵地称为“交通名誉职工”的浙江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中心记者俞良训。 已经不知多少个寒冬酷暑了,俞良训总是以执著的敬业奉献精神,栉风沐雨,及时采访报道我省交通战线日新月异的变化;也已经不知多少个日  相似文献   

15.
虞非子     
我看到了《文汇读书周报》上一篇关于张定和先生的文章,恰巧我和张先生有几十天同住一家医院,又住在同一病房的经历。住院时我们处得很好,生活上他给了我不少帮助,他还赠给我几幅他的书法作品,而且,他题的几首诗词我都十分喜爱。这真是一种缘分。他的去世,使我很伤心,勾起了我对他的深切思念,于是我写了一篇思念他的小文。我想还是送请《文汇读书周报》处  相似文献   

16.
(四)如何克服同形字出错古人称误差为“蔽”。蔽就是事物的真象和本质被掩盖而给人以假象。战国时期的荀况写了一篇《解蔽》,来论述怎样克服误差的道理。他说:“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曲知之人,观于道之一隅而未之能全识也。”“一曲”就是误差,“全识”就是事物的真象。“观于道之一隅”,就是只看到事物的一点点表面现象(轮廓相似),而不识事物的本来面目(同中之异),因而导致失误。吕不韦在《吕氏春秋·疑似篇》也论述说:“使人大迷惑者,必物之相似也。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相剑之所患,患剑之似吴干者”;而今我谓编校者之所患,患文字之形似音同者也。下面谈谈怎样克服同形字  相似文献   

17.
他长年奔波在弥漫着粉尘与硝烟的坑道里.与风钻和岩石作伴,见证和记录着工兵兄弟的风采;他从军15载,从士兵成长为宣传股长,谱写着激情满怀、无怨无悔的军旅新闻之歌。他就是全军优秀参谋军官、某工程团宣传股股长王刚。  相似文献   

18.
佚名 《新闻世界》2007,(4):36-36
有学问毛泽东本人集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和诗人于一身,好学勤思、博古通今,作为他的秘书也必须是高水平的,他的几个主要秘书都是经他本人发现和挑选的。毛泽东认为:“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  相似文献   

19.
不知怎么了,二十世纪末和新世纪初的这几年十几年,大家突然对鲁迅有意见起来,鲁迅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了。最奇怪的是有人只读了几篇胡适的文章,甚或在报纸杂志上看了一两篇别人或是评论胡适或是评论鲁迅或是评论胡适时带评论鲁迅的文章,就立即对鲁迅不满对鲁迅有意见起来。我觉得这不好。尤其是有人恐怕没有读过多少鲁迅著作,或者说虽然也读了一些,却并没读懂,也在那里人云亦云,拾人牙慧,跟着瞎起哄,我觉得这更不好。 我虽然很尊崇鲁迅,但知道他毕竟也是人,而是人就难免有人的缺点。但鲁迅又确实不是一般的人,他的伟大,其实并…  相似文献   

20.
羁绊·禅心 2003年,我的孩子降生,这一年,我也迎来了自己人生的转折点——我有幸进入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孩子出生的情形,至今我记忆犹新.看到孩子的第一眼时,他正沉沉睡着,那一刻,孩子仿若一块纯洁质朴的美玉,我似乎看到他身上有一种不可逼视的神圣光芒;那一刻,我几乎顶礼膜拜;那一刻,我诚惶诚恐,唯恐不能教子成才.孩子,成了自己的终生羁绊.也正因如此,进入出版社以后,我走上了买书——编书——策划家教图书的发展轨道. 2010年,"开心妈妈"屈开老师来到桂林讲座,我慕名前去邀稿,进而与屈老师结成忘年好友.屈老师当时腰椎已经很不好,我去的时候她甚至是卧床和我交谈的.但是,当她讲座时,面对台下家长一双双期盼的眼睛,她似乎完全变了一个人,神采飞扬、激情四射.在带给别人快乐的同时,她也在享受自己的快乐.她的讲座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家长,使那些心中充满困惑的家长得以顿悟,也使我更了解了传道解惑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