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转型与成人高等教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期,面临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教育结构的变化,当前我国的成人教育必须适应这种转换。终身学习理念的发展要求建立回归教育制度,网络科技的教育应用要求改变学习形态,并有效调控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改变入学方式,放宽入学条件,调整课程结构,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调整教师的角色与观念。  相似文献   

2.
社会转型与成人高等教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期,面临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教育结构的变化,当前我国的成人教育必须适应这种转换。终身学习理念的发展要求建立回归教育制度,网络科技的教育应用要求改变学习形态,并有效调控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改变入学方式,放宽入学条件,调整课程结构,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调整教师的角色与观念。  相似文献   

3.
刘博 《安康学院学报》2013,(6):109-111,118
社会转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教育文化领域。民国前期,高等教育的变革贯穿着教育发展的全过程,它加快了民国教育的近代化转型进程。同时,高等教育发展进步更是促使了整个近代社会结构的转变,带动了其它社会领域的变化。本文阐述了民国前期高等教育发展演变的历程,探讨了其对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近代社会转型的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政党权威是中国现代政治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中国在实现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巩固和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权威,一方面还需要顺应权威转型的趋势,在积极推进社会转型的同时加快自身的转型,这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是指高等教育研究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履行自己应尽之义务。社会转型时期,高等教育研究为经济发展、政治改革和文化繁荣提供服务,需要坚持追求真理的研究取向,探索开放多元的研究方法,强化服务实践的研究内容,弘扬批判现实的研究精神,着眼学科建设的研究特色。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背景下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晓  林德荣 《成人教育》2012,32(7):27-28
文章认为,成人高等教育未能及时适应我国社会转型是它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分析指出,社会转型对成人高等教育的功能定位、激励机制、服务对象和教育理念等都产生了严重的冲击,成人高等教育呈现出新的显著特征,并由此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由于高等教育在经济全球化中所具有的特殊作用 ,尤其是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在不具备成熟的市场经济体系中发达的社会福利保障情况下 ,更应采取多种措施 ,适当加大公平 ,赋予公平与效率同等的地位 ,提倡“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 ,从而真正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平稳、快速发展 ,最终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介绍俄罗斯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基础上,从较深层次论述了社会转型时期教育公平问题的表现特征和多重根源.通过分析俄罗斯政府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以期对我国教育公平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的城市社会转型引发了高等教育公平性的变异。本文以布尔迪厄场域理论为视角,对此加以考察。城市社会转型加剧了社会阶层之间的两极分化,一方面构建了总体性精英阶层,另一方面使中等阶层与其他社会群体趋于弱势化与边缘化。城市社会转型对高等教育公平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府对高等教育资源的投入不均、高等教育资源的地域分布不均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不平等三个方面。在政治权力资本占支配地位的情况下,重点高校通过向国家与地方社会争取资源以及相互之间建立联盟等方式,一定程度上挤压了非重点高校的生存空间,对非重点高校形成排斥效应,为校际资源共享带来阻力,导致不同社会阶层享受高等教育资源的机会日益不均。通过对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方式的改变,实现高等教育成为强化社会阶层纵向流动的途径,方能够确保高等教育的公平性,进而达到社会和谐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0.
滕竞 《文教资料》2009,(17):88-90
我国当代社会转型特指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至今的社会转型过程.目前,我国学界对于当代社会转型的阶段划分的主要有"二阶段"、"三阶段"及"四阶段"三种观点.在辨析三种观点的基础上,本文作者提出将我国当代社会转型分为三个阶段,即1978年至1992年,1992年至2003年,2003年至今这三个阶段较为妥当.  相似文献   

11.
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我国高等教育一直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歌猛进。人们不能武断地认为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为经济发展服务就是"中国高等教育价值失落了",也不应该随意地指责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市场化的产物,更不能否认民间资本投入教育的功绩。人们应从中国的国情和高等教育现实出发,理性地看待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与当代成人教育转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成人教育转轨是对中国社会转型要求的积极应答,作为构建创新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转轨必须以"人"的转型为核心,在全面创新的基础上,实现育人理念、目标、模式、方式的现代转轨,为社会转型开发符合时代要求的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3.
在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加速推进的社会转型期,社会分层、利益分化日益凸显,弱势群体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可能带来冲击与挑战。社会和谐是各种利益关系、主体良性互动的结果。正视社会转型期的弱势群体问题,化解这一问题累积性爆发可能产生的社会风险,健全弱势群体由弱渐强的社会支持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体制机制的不健全、不完善导致的各类社会公正问题凸显,引起人们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制度安排的深层次思考。认真研究、梳理、总结我国转型期的社会公正问题,对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来支撑和推动。我国高校特有的文化特征始终是以自己特有的地位和作用诠释着其重要的文化价值,成为社会先进文化的代表者、示范者和领航者,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文化圣地和精神家园。因此,分析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在高等教育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中找到契合点,培养优秀的高等教育文化,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  相似文献   

16.
高等教育多样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均衡发展,这三个领域内不同分工、类型、层次的部门之间的均衡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保证。教育是为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服务的,教育的得失成败关系到上述均衡和协调发展是否能顺利实现。社会各领域、各部门对人才的要求是不同的;而每个部门的不同岗位又要求有各种不同类型、层次的人才,教育必须是多样化的。这种多样化既表现在类型、专业上的不同,也表现在层次、培养目标、教学要求和方法等方面的区别。当前,高等学校办学趋同化对实现高等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造成不良影响。笔者从论述和谐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要求开始,指出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办学趋同化现象的危害,特别是人才培养类型和模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详细阐述了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各种具体要求,说明高等学校要根据社会需求确定自己的角色定位,针对学校的区位、行业和传统优势找准在服务面向、专业取向、人才导向上的独特地位,发展自己的特色。分析了实现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可行性,指出只有多样化才能使中国高等教育不断满足社会对千变万化、各不相同的人才需求,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并在此过程中发展规模,提高质量。  相似文献   

17.
从社会系统转型的角度看,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既有人类文明发展的外在原因,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推进的内在必然。它标志着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和科业社会转变新阶段的到来,同时正在成为人类文明和平发展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18.
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自己所生活的这个时代?我们一直以西方相参照,把我们的时代定位为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全球化时代、晚期资本主义(美国学者杰姆逊提出),这是因为我们与西方共时代,但我们还有本土经验,有我们时代的纵坐标和横坐标。我们的汉文化处在什么状况?只有纵横结合才能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这一时代的宏观语境是当代社会转型,这也正是当代文化研究最为必然的理论问题与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会第二次转型与高等教育秩序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转型要求高等教育秩序发生相应变革。在以GDP增长主义为导向的中国社会第一次转型中,我国高等教育秩序面临失序之困局,其表征为高等教育价值失落,高等教育结构失衡,高等教育制度失范。中国社会已开启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的第二次转型,应重树高等教育价值、重整高等教育结构、重建高等教育制度,并以此重建高等教育秩序。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等教育和谐发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落实到高等教育上,就要使高等教育得到和谐发展,更大地发挥高等学校育人的作用。实现高等教育和谐发展是高等教育界面临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任务,必须从高等教育的多个层面加以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