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尚任的《桃花扇》用一把扇子来引针密线,穿插剧情,写出了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离合之情”和南明一代“兴亡之感”。在历史现实中,真的有这把“桃花扇”吗?笔者通过对几则有关“桃花扇”真迹的诗文材料进行梳理和考证,认为“桃花扇”真迹一直存放在商丘陈氏家族中,曾为陈宗石、陈履平、陈濂、陈坛、陈振斋、陈重、陈实铭等人递藏。它虽然时隐时现,但传存脉络有序,递藏痕迹清晰,它客观地存在于历史现实中。  相似文献   

2.
桃花扇小札     
桃花扇,《词源》训为“传奇名,孔尚任撰”。《辞海》同。这根据自然是古典名著《桃花扇》。可惜,就词之“源”而言.桃花扇却确实不是什么“传奇名”,也与孔尚任无关。《金瓶梅词话》中就屡屡“出现”舞纸杨柳楼头月,歌罢桃花扇底风”这样的句子了。明显的,这句中的“桃花扇”是物,专有名词。又如:  相似文献   

3.
“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哀江南》中,苏昆生挟泪蘸血的声声悲歌,气薄云天,情恸山河,使《桃花扇》全剧的悲怆情感达到高潮,也留下了绵绵不绝的“余韵”。那么,唱曲之人苏昆生为《桃花扇》中何许人物? 苏昆生的原型周如松,河南固始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唱曲艺人。《桃花扇》中的苏昆生则是作者塑造的一个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象。“万历年间一小童,崇祯朝代半衰翁。”(《草檄》)饱看五十年沧桑变幻的苏昆生虽非《桃花扇》中主要人物,却是绾结“离合之情”、映带“兴亡之感”不可缺少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孔尚任之传奇《桃花扇》缘何以“桃花扇”为题?作者自谓:“桃花扇何奇乎?其不奇而奇者,扇面之桃花也;桃花者,美人之血痕也;血痕者,守贞待字,碎首淋漓不肯辱于权奸者也;进声色,罗货利,结党复仇,隳三百年之基业者也。帝基不存,权奸安在?惟美人之血痕,扇面之桃花,啧啧在口历历在目,此则事之不奇而奇,不必传而可传者也。”  相似文献   

5.
孔尚任之传奇《桃花扇》缘何以“桃花扇”为题?作者自谓:“桃花扇何奇乎?其不奇而奇者,扇面之桃花也;挑花者,美人之血痕也;血痕者,守贞待字,碎首淋漓不肯辱于权奸者也;权奸者,魏阉之余孽也;余孽者,进声色,罗货利,结党复仇,隳三百年之基业者也。帝基不存,权奸安在?惟美人之血痕,扇面  相似文献   

6.
侯方域是《桃花扇》所塑造的男主人公形象。通过艺术典型侯方域来考察孔尚任对历史人物的改造,这些改造反映了孔尚任抨击权奸、谴责福王的政治思想和对复社文人褒中见贬的政治态度,并表达了他归隐的愿望,体现了《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7.
孔尚任的《桃花扇》传奇,历来被誉为“爱国主义”的“杰作”。但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桃花扇》进行阶级的、历史的分析,就可以看出,它歪曲地反映明末清初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历史,恶毒污蔑农民起义,极力美化朱明王朝,狂热颂扬清兵入侵,无耻讴歌变节分子,是一部浸透了孔孟之道毒液的卖国主义作品。毛主席指出:“对于一切包含反民族、反科学、反大众”观点的文艺作品,“必须给以严格的批  相似文献   

8.
刘斌  韩琨 《现代语文》2009,(10):54-55
明清传奇之一《桃花扇》是一部不朽的历史剧名著。其主旨,即剧中《开场》中所说的“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全剧有两大线索:一是明线,即“离合之情”,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线索;一是暗线,即“兴亡之感”,作者在剧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的他本人在南明灭亡、江山易主时的感怀之情。  相似文献   

9.
“桃花”是孔尚任《桃花扇》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其作用不言而喻,但自古诗中桃柳不相离,《桃花扇》也不例外,“柳”是《桃花扇》的另一个重要意象。“柳”在整部书中共出现了八十二处,按作用和含义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文学史上。清代戏剧家孔尚任被罢官的真正原因,近三百年来,始终是一桩“疑案”。目前通行的文学史著作和文史类工具书,关于孔尚任被罢官的说法,不外乎如下几种: 因《桃花扇》得祸说。新编《辞海》即持此说:“(孔尚任)经十余年时间,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写成传奇剧本《桃花扇》。当时与《长生殿》作者洪昇有‘南洪北孔’之称。不久即罢官回乡。”此说虽未免有点儿含糊其辞。但其因果关系是不难看出的。中华书局出版的吴晗主编“中国历史小丛书”之一《孔尚任和桃花扇》亦持此  相似文献   

11.
明清以来,随着小说的繁盛,小说成为大众传播的一种方式。许多戏曲名著被改编为小说进行传播。《桃花扇》成为小说传播的对象,被改编为平话小说、演义小说和报刊连载历史小说等传播形态。小说传播丰富了《桃花扇》题材故事的艺术样式,使《桃花扇》故事进一步从文人群体走向民间。平话小说的传播形态改变了“桃花扇”故事的结尾,将悲剧意味消融于世俗中;历史演义小说的介入强化了“桃花扇”故事的史诗品格,增强了其忠君爱国的普泛思想;现代历史小说丰富了《桃花扇》故事的历史叙事,强化了历史与现实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我在1986年第1期《青海师专学报》上发表的《纨扇几时染桃花》一文中论证,孔尚任的《桃花扇》不是成书于所谓“康熙己卯六月”,(即康熙38年6月),而是成书于康熙32年之前,即孔尚任“出山入仕”之先。今读与孔氏同代人的张潮的《虞初新志》(上海书店1986年出版),从中发现了一条新证,引用如后。是书辑侯方域《李姬传》文上有段“张山来曰”,道是——吾友岸堂主人作《桃花扇传奇》,谱此事,惜未及《琵琶》词,岂认其词不雅驯,故略之耶? “岸堂主人”即孔尚任,原不必考究,问题在于这段“张山来曰”的时间上。如果这段  相似文献   

13.
孔尚任在其成名之作《桃花扇》里,写了两首“梁州序”曲(《眠香》),安排在这部悲剧的两个人物合卺之夕,让其各自表白出来,我认为是用心良苦的。这两首曲子历来不怎么被研究《桃花扇》的同志注意,特别是在分析侯方域和李香君这一对悲剧人物的性格、志向和各自表现出来的社会和历史意义上,几乎无人问及。我们知道,《桃花扇》四十多出戏中,侯、李爱情的直接描写是不多的,他们内心表白的地方更少。只要仔细研究这两首曲  相似文献   

14.
创作心理学理论认为作家的创作动机很大程度上源于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痛苦体验,现世中的人生缺失感构成了创作的缺乏性动机。“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传奇佳作《桃花扇》,浸满了悲凉哀伤的情绪,这正是出自孔尚任本人儒家理想的幻灭和难以解脱的兴亡感慨。本文试从《桃花扇》的结局安排入手,结合孔尚任儒家理想由追求到冷漠直至幻灭的心理历程,分析《桃花扇》的缺乏性创作动机。  相似文献   

15.
“南朝兴亡”,“系之桃花扇底”(孔尚任《桃花扇本末》)。侯方域、李香君劫后重逢喜出望外,却被道士张瑶星(贯串全剧经线的人物)厉声喝断:“呵呸!两个痴虫,你看国在那里?家在那里?君在那里?父在那里?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他不断么!”侯、李“冷汗淋漓,如梦初醒”(《人道》),心灰意冷皈依道教。——《人道》是全剧  相似文献   

16.
清初剧坛上的传奇《桃花扇》,以其恢宏的体制、广阔的画面、出色的语言和深沉的思想.赢得了当时和后世人们的广泛赞誉和传唱。“纵使梨园多院本,勾栏争唱孑L洪词”。南洪北孔,乐府双璧,成为曲坛上流传不息的佳话。而作为一部历史传奇,“描写五十年前遗事,君臣将相,儿女友朋,无不人人活现.遂成天地间最有关系之文章”(刘中柱《桃花扇》跋),《桃花扇》尤其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侯方域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在清代,有的人认为他文章写得好,为人也有“几道之姿”,对他进行了全面肯定。(见胡介祉《侯朝宗先生传》)有的则对他颇多微词,不仅不满于他的热衷声伎,对他的民族气节也有批评。解放后,六十年代,为了配合形势,戏曲《桃花扇》再度改编上演,侯方域以投降变节的面貌出现在舞台上。对此,有人赞  相似文献   

18.
历史题材的作品,关键是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相统一。本文从梁启超对《桃花扇》的一个批注谈起,以《桃花扇》中的人物史可法的结局为例,阐明《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对历史事实的“点染”,做到了艺术的真实和历史的真实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9.
历史题材的作品,关键是历史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相统一,本从梁启超对《桃花扇》的一个批注谈起,以《桃花扇》中的人物史可法的结局为例,阐明《桃花扇》的作孔尚任对历史事实的“点染”,做到了艺术的真实和历史的真实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20.
《桃花扇·先声》中老赞礼有这样两句话:“作春秋必赖祖传”,“正雅颂岂无庭训”.这就明确告诉读者,孔尚任作《桃花扇》用的是孔子作《春秋》的笔法.虽然孔子的《春秋》是历史著作,《桃花扇》是历史剧,但考察二者的政治、道德、哲学和艺术观,却是一脉相承,有着明显的继承关系,本文就这个问题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