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淑颖  王晓羚 《今传媒》2013,(10):151-153
在使用与满足框架下,本文以苏州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调查数据描述苏州市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网络成为大学生消极情绪的释放口和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方式。大学生受网络游戏影响较小,大学生对网络的态度大部分积极向上。调查还发现,网络的使用动机与受众需求之间呈现正相关。因此,各社会主体理应清楚地认识大学生的网络需求,正确进行应对和控制。  相似文献   

2.
李淑颖  王晓羚 《报刊之友》2013,(10):151-153
在使用与满足框架下,本文以苏州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调查数据描述苏州市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数据分析发现,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休闲娱乐,网络成为大学生消极情绪的释放口和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方式。大学生受网络游戏影响较小,大学生对网络的态度大部分积极向上。调查还发现,网络的使用动机与受众需求之间呈现正相关。因此,各社会主体理应清楚地认识大学生的网络需求,正确进行应对和控制。  相似文献   

3.
4.
罗坤瑾 《新闻界》2012,(13):41-45
大学生政治素养如何关乎国家社会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大计。网络的普及与传播必然对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行为等产生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对贵州高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得出结论:高度的政治热情与较低的理性思维并存;明确的政治立场与摇摆的政治认知并存;非理性的政治动机和行为令人堪忧;党员、干部学生们发挥一定的领导作用,但其政治参与行为与其他学生并无明显差别;男生比女生更加关注时政,女生在人际传播中更倾向于从众。  相似文献   

5.
如何学以致用是高等院校教学中亘古不变的话题,教学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重构是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快速适应社会需求的一专多能型人才的基本途径。本文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中的《新媒体概论》课程为例,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模块化改革并从学生身份、学习资源和课堂形式三个方面融合混合式学习方法,构建“模块化教学+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并对其评价体系重构问题进行了思考,以期能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学改革和创新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6.
张洛诚 《新闻前哨》2014,(11):89-90
校园广播作为高校传统媒介受到来自校园内外各类新兴媒介的冲击与挤压,如何突破这一瓶颈重拾其应有价值,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近三年浙江传媒学院“未来之星”广播电台的发展过程,分析讨论高校广播当下的弊端、优势及其未来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媒介技术改革对信息传播方式和人们的接受方式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新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社会建设的各行业,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高校教育教学中新媒体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对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是教育专家和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新媒体教学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探索了新媒体环境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径,希望对高校利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可视化》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核心课程,面临课程体系难于形成,缺少成型教材等困难。在建设中应遵循"课程的前沿性""注重实验与实验教学"等原则。  相似文献   

9.
新的媒介环境的到来为高校招生宣传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传播受众和媒介使用者的考生在新媒体时代高考志愿填报时的媒介需求也在改变,洞察考生需求,更精准、全面、具吸引力地为其提供高校信息成为招生宣传的新要求。本调研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旨在了解考生志愿填报过程中媒介的使用与满足情况,推进高校招生工作媒体运用体系建设,更有建设性地为招生服务。  相似文献   

10.
网络流行语能够反映网络语境及文化对于当代青年的影响。本文对上海地区13所高校大学生进行的1300份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对网络流行语的接受态度有很大差别,对流行语的创新性和交流便利较为认可。资深网民有着更高水平的日常网络流行语使用,网络流行语评价态度对个体使用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在校大学生不同年级阅读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阅读现状及特点.针对网络阅读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设计了导读模型及具体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校网络舆情软引导的系统研究,目前还处在初期阶段。本文给出了高校网络舆情软引导的概念,分析其主体与对象、引导渠道、噪音干扰等几大要素,并从实际应用中的某高校二级学院团总支微信平台出发,探讨高校网络舆情软引导的模型建构与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新媒体环境下,海量、无序的信息正严重地挑战着人类有限的认知能力,也迫使人们重新分配在各种媒体上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在这种环境下,如何准确地把握读者阅读需求的变化趋势,并以此为根据适时地调整发展战略和策略,对于出版企业和信息服务机构而言,都是关系到生存和发展的大事。本文以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图书流通数据为出发点,来发掘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表现出的图书阅读需求特点,并以此为基础来评价教育部发布的大学生推荐书目的阅读引导效果,以期对相关机构的决策起到积极的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在中国的政治影响力正日益提升,本文从政治参与的角度切入,通过分析沿海发达城市网民的调查数据,描绘了沿海发达城市网民的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并探寻了影响网络政治参与的两个主要因素:工具层面/心理层面的瓦联网使用和网络社会交往.研究结果表明:一,网民们对网络政治参与的积极性比较低;二,上网时间、网络政治信息接触、社会列络规模、网络社区归属感、开放的人际讨论模式均对网络政治参与有着积极影响.这说明公民的政治冷漠在网络中也得到了体现,但随着公众对互联网应用和互联网社会交往的熟稔和认同,网络政治参与的现实重要性将凸显.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中山大学东校区图书馆读者阅读习惯的调查,结合近年来该图书馆纸本期刊阅读量统计数据的分析,探析当前纸本期刊阅读趋势并提出建议,为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服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董晨晨  刘红 《今传媒》2016,(4):63-6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多民族聚居地区之一,由于经济文化发展不完善,导致大众健康观念淡薄.当今,互联网迅猛发展,新媒体对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蓬勃奋发的一代,其良好健康观念的养成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剖析新媒体传播的特点,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饮食健康方面存在的不合理之处,从传播者、传播渠道、接受者三个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能够对不合理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健康行为进行优化和改善.  相似文献   

17.
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的主要媒介,通过对山东省400名高校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方式的随机抽样发现他们对社交媒体的黏度较高,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社交主要是为了建构日常"熟人"关系,对于陌生人的邀加信任度不高,而且仅停留在浅层次交往,通过在社交媒体中的文字、图片、视频自我表露主要是为了获得社交圈中他人的认可与关注。  相似文献   

18.
曹海涛 《今传媒》2016,(2):18-19
孝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在当今时代日渐式微,存在认知困境、实践困境与传承困境.新媒体由于其丰富生动性、虚实转化性和拓展创新性,在孝文化传播中具有强大优势,因此,利用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的传播与宣传教育能够破解三大困境、实现孝文化在新的传播时代的嬗变,并且获得良好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9.
薛亚青 《新闻世界》2012,(5):173-174
QQ空间、人人网、新浪微博等都是大学生喜欢使用的社交网络平台,在校大学生是社交网络的主要使用者和推动者,本文主要是考察在校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习惯、使用偏好和态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牛晴晴 《新闻世界》2014,(4):219-220
1959年,加拿大社会学家戈夫曼对“自我呈现理论”作了较系统的阐述。他认为,每个人总试图在社会情境中保持适当的印象,以求得到肯定的评价。社交网络出现后,人们逐渐将社交活动转移到互联网上,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符号系统来构建自己的形象。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日志进行自我呈现的行为的研究,总结了大学生在社交网站中使用日志进行自我呈现的特征和效果,探索了“自我呈现理论”的新意义和在网络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