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6 毫秒
1.
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对学校德育工作产生了强烈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课题。如何使网络对学校德育工作尽可能发挥积极影响,遏制消极影响,成为职教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已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渠道、新阵地,也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其既为高校德育工作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对高校德育工作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冲击和影响.文章在分析了网络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时代高校德育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新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和社会矛盾发展的产物,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新自由主义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它的政治主张已经成为西方诸多国家制定政策的理论依据,并对全球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意识形态的新自由主义的本质是代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利益的工具。进一步深入揭示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阶级本质及其危害,已经成为我国学术界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4.
新锐期刊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休闲文化和新阶层互动的结果。休闲文化为其提供了宽松多元的文化背景,其创新性和闲适色彩也成为期刊的重要特色,新阶层则成为支持与决定新锐期刊发展方向的核心受众,期刊也给予新阶层以言论的讲坛。《新周刊》和《生活》是现今中国新锐期刊的代表。新阶层的批判性思想渗透进新锐期刊的编辑风格中,而它的脆弱性也表露在期刊国。对新阶层所拥有的对先进的生活方式的倡导成为新锐期刊影响读者、影响未来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5.
新移民与新侨乡问题引起学界广泛的关注。关注少数民族新移民问题,以朝鲜族新移民为中心简析延吉市如何崛起成为旅韩新侨乡,主要讨论新侨乡产生的背景、新移民的发展历程、侨汇和海外收入的影响,最后,揭示延吉市侨乡文化的形成,指出作为跨境民族的朝鲜族对韩国的文化适应相对容易和韩国民族主义化的政策改革是新移民迅速发展而使延吉市崛起成为新侨乡的主要原因,还提出延吉市丰富了侨乡的类型。  相似文献   

6.
在学校教育中,类型多样、复杂多变的矛盾成为了新教师成长过程中的破坏因子,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就会影响自身发展。因此,分析影响新教师专业成长中的破坏因子,探寻各种矛盾的化解策略,是新教师成长不可或缺的内容。一、新教师与同事的"矛盾"作为新教师,总是希望自己的工作环境就像一个大家庭,同事之间相互关心,和睦相处,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7.
网络对学校德育工作产生了强烈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课题.如何使网络对学校德育工作尽可能发挥积极影响,遏制消极影响,成为职教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手机文化对“90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价值观念和心理等方面的影响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新课题.应通过政府、社会、学校等各方面协作加强正面引导,营造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手机文化氛围,使手机文化成为大学校园传播文明、引领风尚的新阵地.  相似文献   

9.
刘进  林松月  高媛 《教育研究》2021,42(10):112-121
为研判疫情对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影响,分析后疫情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更好地服务"十四五"国际化战略制定,对全球范围内21位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著名学者进行深入访谈.研究发现,后疫情时期,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包含四大新常态,即传统高等教育强国式微,后发国家入局国际化竞争成为新常态;保守势力抬头,区域国际化、在地国际化等模式创新成为新常态;国际化泡沫破裂,数字国际化等技术创新成为新常态;"西方化"、"美国化"、"英语化"松动,多极化发展成为新常态.新常态下,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应成为引导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中心理念,中国应积极推动构建新的高等教育国际化秩序体系、话语体系和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0.
网络对学校德育工作产生了强烈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课题。如何使网络对学校德育工作尽可能发挥积极影响,遏制消极影响,成为职教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生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建成.这些建筑在方便我们社会生活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影响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问题.其中,高层建筑的空调设备产生的噪声是一个明显的环境问题.这类低频噪声,影响写字楼内的工作环境.文中通过对空调设备间的墙面、顶面进行吸声处理,并改善门扇的形式加强隔声效果,来减少这种噪声的影响,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2.
现代经济高速发展,城市高层建筑对集聚城市人口、集约城市经济、利用城市空间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然而高层建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也日益突出。高层在建筑物当地气候、高层建筑地下环境、居民心理和疾病控制四个方面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而在节约土地、节能新风和部分视觉三方面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房屋的使用功能和居住的舒适度.直接影响房屋使用寿命和舒适度的质量问题就是外墙渗水,墙面渗水也是建筑物容易发生的质量通病.  相似文献   

14.
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手段,以上海市2000年航空影像为基础,分析了城市高层建筑和天际线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机制,城市天际线与高层建筑是相互制约的关系,高层建筑的发展与布局必须考虑城市天际线特色.  相似文献   

15.
自1970年代末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空间句法理论已经深入到对建筑和城市的空间本质与功能的细微研究之中,空间句法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方面面。近年来,空间句法技术开始用于城市犯罪研究并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梳理空间句法在城市犯罪问题已有研究中的线索,结合现实中城市犯罪空间盲区分析的需要,从建筑物、城市等两个尺度设计了其在空间盲区分析中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6.
采用2015年四季的Landsat 8OLI遥感影像数据,利用ENVI,ArcGIS软件反演唐山市主城区地表温度并制图,结合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及地表覆盖类型,分析研究区热岛效应季节性特征。研究表明:唐山市夏季热岛效应明显,高温区面积最大,地表高温区域从城郊农用地域向中心建成区转移,自西向东、由南向北扩散,面积先增后减(按冬、春、夏、秋顺序)。其中南湖区域一直位于低温区,除此之外,春季与夏季、秋季与冬季对应的高、低温区分布情况几乎相反。密集建成区及其间交错的小规模绿地对地表温度升高贡献率最大,其后依次为农田、林地、水体。故南湖生态城的建设对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及调节气候平衡的作用明显,值得后期对南湖的生态效益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how the enactment of a climate change curriculum supports students’ development of critical science agency, which includes students developing deep understandings of science concepts and the ability to take action at the individual and community levels. We examined the impact of a four to six week urban ecology curriculum on students from three different urban high schools in the USA. Data collection included pre and posttest written assessments from all students (n = 75) and pre and post interviews from focal students (n = 22) to examine how students’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s, beliefs and environmental actions changed. Our analyses showed tha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urriculum, the majority of students believed that climate change was occurring; yet, they had limited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s about climate change and were engaged in limited environmental actions. By the end of the curriculum, students ha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climate change and the majority of students reported they were now engaged in actions to limit their personal impact on climate change.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believing a scientific theory (e.g. climate change) is not sufficient for critical science agency; rather, conceptual understandings and understandings of personal actions impact students’ choices. We recommend that future climate change curriculum focus on supporting students’ development of critical science agency by addressing common student misconceptions and by focusing on how students’ actions can have significant impacts on th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8.
Although the impact of road transport on urban air quality has achieved a high profile in China, still greater attention is required as it has not yet been considered fully even in relation to the road network linking cities and urban areas.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SEA) is a systematic and comprehensive process for evaluating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 policy, plan or program in publicly accountable decision-making. Air pollution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significant issue in most transport SEA practices. The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of the Hubei Road Network Plan (2002-2020) (HRNP) was introduced as one of the World Bank's pilot SEA projects. An effective framework was developed to investigate the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oad network and its potential air pollutant emissions. In this study, two indicators were identified: emission intensity/ inventory of pollutants an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most polluted areas. Because strategic actions are inherently nebulous and data quality is often disappointing, three alternative scenarios were employed to address uncertainties and data/scale issues. Calculations were made using emission models and results were analyzed with the help of statistical tools and th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The results from th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and the feedback from the World Bank have both shown that the proposed framework is effective in the transport SEA process.  相似文献   

19.
从人口时空间结构看西安城市空间扩展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时空间分布状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通过对西安市人口时空间结构的分析,发现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初期,城市中心区和郊区的人口密度都在增加,但中心区增长速度明显较快.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心区和近郊区的人口密度继续增加,但近郊区人口密度增长速度更快,已超过了中心区的增长速度,充分说明西安城市发展目前正处于郊区化的前兆期,开始步入城市发展的成熟阶段.在此分析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未来西安城市空间扩展态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发展节能型建筑是降低建筑能耗的必由之路。建设节能型建筑已被纳入今后城市建设的重点发展方向,相关的指引、标准和法规也相继出台,建筑节能设计已成为今后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节能型建筑,才能适应现代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才能实现人、建筑与自然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