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所学校的办学高度,是由教师的道德境界和教师的专业水准决定的。作为校长,在引领学校发展的过程中,首先要思考的是如何引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不断增强教师的生存力、发展力。目前,我们学校1 0年期左右青年教师占到一线教师总数的近50%,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提升学校师资队伍水平的关键。多年来,我校实施了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及"三级带教"制度,  相似文献   

2.
学校发展关键在于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前些年,由于我校部分骨干教师外流和青年教师的增多,学校教师队伍形成断层状态.传统教师培养是"以老带新",然而,最近几年,我们通过强抓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走出一条"以新促老"的师资队伍建设之路,有效地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重大任务”.高等学校的教师是承担和实现这一任务的主体.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因此,建设一支又红又专、结构合理的高等学校师资队伍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中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是有效地发挥高等学校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关键.本文就“七五”期间我校师资队伍建设,谈几点意见,以就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是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是发展教育、办好学校的前提.我校是徐汇区最偏远的一所公建配套小学,全校78.1%是青年教师,56.3%是职初期教师,如何立足本校,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打造一支走向成熟的师资队伍,是我校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所需要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播者,一所学校办得好坏与该校的师资队伍质量有直接关系.本文以我校近几年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锻炼过程为例,对中职学校如何加强师资培养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学校发展关键在于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前些年,由于我校部分骨干教师外流和青年教师的增多,学校教师队伍形成断层状态。传统教师培养是"以老带新",然而,最近几年,我们通过强抓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走出一条"以新促老"的师资队伍建  相似文献   

7.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培养教师,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是促进学校发展的根本性工作.对于我们学校而言,狠抓青年教师的培养尤为关键.我校目前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共有46名,其中35岁以下的教师有36名,占近80%.而且我校因经济条件、地理位置等不利因素导致新进的教师与兄弟学校相比,素质有明显差距.因此,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我们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下面,简单谈一谈我们学校在培养青年教师方面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8.
立足实际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郝南明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因此,提高师资质量,始终是学校的一项中心工作。我校近几年来,把培养提高师资水平作为学校一项极其...  相似文献   

9.
提高青年教师素质是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问题李宽泽,刘英学,杨晓岚邓小平同志说:“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  相似文献   

10.
二期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育智慧和专业人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我校是地处上海郊区的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受学校地理位置的限制,教师对外的交流也比较有限.伴随着老教师的退休和优秀师资的严重外流,我校教师队伍迅速年轻化.新的课程、新的理念必须要有具备新理念的教师来加以实现,仅仅依靠上级部门的培训远远不能满足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需求.因此,我们根据学校实际,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与探索,不仅提高了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11.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对于每所学校都很重要,它是立校之本、强校之本、发展之本.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我校非常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着力打造一支讲师德、懂业务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努力探索一条以校本培训为主渠道的师资队伍的成长之路.近年来,学校除了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外,师资队伍建设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培养青年教师是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关键所在。从目前现状看,青年教师与中老年教师的比例在不断提高,甘井子区有的学校青年教师所占比例已达到80%以上,而且受“中年断层”这一历史欠缺所困扰,学校急需一批德才兼备的青年教师挑大梁,做骨干。从发展趋势来看,青年教  相似文献   

13.
学校发展的关键在于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前些年,由于我校部分骨干教师的外流和青年教师的增多,学校教师队伍形成断层。如何迅速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教师群体,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是摆在学校面前的迫切任务。近年来,我校通过抓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走出了一条以新促老的师资队伍建设之路。2006年,学校将48位青年教师组织起来成立了青研组,持之以恒地开展校本自主研修培训。几年来,借助学校青年教师业余党校抓师德师风建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正处在世纪之  相似文献   

15.
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播者,一所学校办得好坏与该校的师资队伍质量有直接关系。本文以我校近几年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锻炼过程为例,对中职学校如何加强师资培养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国家振兴要靠教育,21世纪的教育发展主要是靠当今的青年教师,所以,学校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从各方面去关心和培养他们,使他们在教学实践中迅速成长,发挥生力军作用,担负起教书育人,培养有创造能力的新一代的重担,下面就谈谈我校对青年教师培养的做法。一、提高青年教师的政治素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和学生成长的指导者,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对学…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一九七八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的质量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先决条件。我校是一所新校,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偏于年轻化。在岗的45名教职工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50%,而且有12名教龄不满五年。因此,帮助青年教师在教学岗位上提高教学基本功和锻炼教学能力就成为我们的紧迫任务。为了让青年教师尽早适应教育教学的需要,我们从本校实  相似文献   

18.
我校是规模较大的中等专业学校,开设的专业较多,与之相匹配,学校经过多年的努力,建设了一支比较合理、稳定的师资队伍,现约有专职教师195名,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约有120名,占60%。要提高教育质量,需要把握师资队伍各层次的特点,善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仅要发挥老教师的指导作用,更要发挥中青年教师的骨干作用。我校青年教师在师资队伍中占有如此重的比例,决定了他们的主体地位。纵观师资建设的基本规律,青年教  相似文献   

19.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生力军,他们的成长关系到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订师徒合同是促进青年教师更快成长的行之有效的措施。过去,我校中老年教师带青年教师有良好的传统,但缺乏制度保证,处于一般化。自从1991年建立师徒合同制度以来,每位青年教师都有中老年教师具体负责培养,促进培养教师工作向前迈进一步,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中老年教师在带青年教师中教学相长,教师整体素质提高。我校围绕建立师徒合同制度做了如下工作:一、向全体教师宣传订师徒合同意义有的教师认为,过去不少中老年教师带青年教师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 教师是受党和国家委托,以培养教育学生为职责的专门教育工作者。小学教师对于少年儿童的教育和影响作用极大,加强对教师工作的科学管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建立起一支政治思想素质高,业务素质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学校管理工作中一项根本性的任务。因此,我校在抓日常教学工作中重视提高教师的群体素质,努力建设一支团结进取,事业心强、业务过硬的适应教育转轨需要的师资队伍。其中,特别是把培养青年教师的工作作为关系学校未来发展和教改实验后劲的大事来抓,为他们的成长铺路、搭桥、创造良好条件。 目前,我校青年教师已占上课教师的70%。他们既是活跃在教学第一线的生力军,又是学校未来的希望,为使他们早日肩负起素质教育的重任,我们做到思想上信任理解,顺势疏导,业务上严格要求,切实帮教;文化上鼓励进修,不断提高;生活上关心爱护、耐心引导,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促使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