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温驯的牛,如果它不口渴,就算把它带到河边,也不会自动喝水。对待孩子也是一样,催促孩子读书,或强迫他们打开书本,若是他根本不想吸收阅读的内容,一切都是枉然。如果您的孩子对“用功”二字望而生厌,您不妨利用其与用功无关的事,将孩子的反抗感转移到其他处,例如只让孩子自己安排游戏时间而不安排读书时间,他也许会觉得没有读书时间而不安。为了消除孩子对读书的排斥感,要尽量抹去孩子心中用功是件苦差事的印象。可以用给孩子分散心理压力的方法,如100页的家庭作业,在暑假的30天里,每天只要做3页就够了;也不妨利用游戏竞争的原理,对孩子说:…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虽能把牛牵至河边,但不能强迫牛喝水!”这句话说得一点也没错,再温驯的牛,如果它不口渴,就算把它带到河边,也不会自动去喝水。对待孩子也是一样,催促孩子读书,或强迫他打开书本,若是他根本不想吸收阅读的内容,一切都是枉然。孩子如不想“喝水”,知识便“一滴”也无法渗进脑中。不仅如此,强迫孩子读书,有时反而会引发不正常的拒绝读书症。孩子可能会推说书桌有异味,或一打开书本,肚子就疼痛不已! 话虽如此,但也不能采取放任态度,做母亲的应该想办法让孩子自己爱念书,而不是被父母强迫去读书。  相似文献   

3.
只知道这本书名字的时候,我以为,这本书更适合女孩子读。可是,当我把它读完,眼泪静静地流出来的时候,我知道,这本书,适合每一个孩子读。上个周五,读书课上,我把这本书发给你们。那节课,你们非常安静地度过了40分钟。我其实也在观察你们的读书情况。有几个孩子,并没有很用心地去读,只是来回地翻书页。还有一个孩子,读了几页就放下,看另一本书去了。所以,当马上就要下课,当我知道有一个孩子说这本书一点儿都不好玩的时候,我很伤心。我知道,世界上没有非读不可的书。我也知道,多读有趣的书对你们来说多么重要,所以,《了不起的狐狸爸爸》《詹姆…  相似文献   

4.
姐 姐 对 弟 弟 说 , 我 原 先以为 学校 是房 子 ,现 在才 知 道 不 是学校 不是 房子 。 学校 是 老 师, 是 黑板,是 粉 笔。姐姐 说 ,我有 个 主意 ,如果我 们自 己有 黑 板,有粉 笔 ,那 我 们自己 是不 是也 可 以做 老师 了 呢? 姐 姐 把 她的 计 划 跟 弟 弟 说 了 弟弟 也兴 奋起 来 。他说 我有 粉 笔。原来,像 许 多刚 读书 的 孩子 一 样 ,弟 弟对 粉 笔 也 有 一 种 抑 制 不 住 的 好 奇心。上课 的时 候 ,他 紧盯 着老 师手 里的粉 笔,仿佛 它有 什 么魔 法 ,在 它 吱吱叫 着的 时候 , 一个 个 漂 亮的 字 就像小 鸟一 样跳 …  相似文献   

5.
前几天,有位三年级学生的家长问我:"孩子每次到书店都买了很多书,可是,回到家里就放到书柜里了,根本不去读书,这是怎么回事?"我说:"您做对了,也做错了。"家长不解地问:"为什么啊?难道给孩子买书还有错吗?"我笑着说:"您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  相似文献   

6.
正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套用这句话,也可以这样说:爱阅读的孩子都是相似的,不爱阅读的孩子却各不相同。在书香校园建设活动中,我们更应多关注那些不爱读书的孩子。整天捧着书本的孩子,似乎是为读书而生的,一有空就扎在书堆里,千呼万唤也没法让他出来;那些不爱读书的孩子,则好像天生与书本无  相似文献   

7.
正记得我在学校里读书时,有一位老师对我们说:"你们在阅读课外书时,我也在阅读各类书。你们读过的书,时间一久,印象渐渐淡了,模糊了,到后来几乎淡忘,读了等于不读。我不是这样,书读得越多,知识的积累越丰富。为什么?你们读书不做笔记,读过就算;我读书都做笔记,所以与你们不同。做笔记是麻烦的,但做笔记有它的好处,要做笔记,不是把书看完了就算了,还得想想有什么可记的。这一想,就比不想要看得深些,也  相似文献   

8.
很多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愿意看书,家中的书一堆堆、一摞摞,各种各样的图书应有尽有,可孩子总是随手翻上几页就扔到一边,有的书甚至买回家好几年了,孩子连碰也没碰过,依旧崭新如故.有时逼得紧了,孩子装模作样地看上一会儿,那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说起培养孩子读书的好习惯,我倒是有一个"秘诀",那就是:及早和孩子一起读书,培养孩子读书兴趣.  相似文献   

9.
一谈到读书,父母亲的态度就跟平常不一样了,几乎什么都按照孩子的意思。“吵死了,我在读书,快把电视关了。”或“我要读书,不能帮忙干事。”孩子这么一说,马上就回答:“好!好!”只要孩子肯读书,家长什么牺牲都甘愿。孩子了解了父母这方面的弱点,便把读书当作护身符,向父母提出一切要求。对孩子来说,似乎是生  相似文献   

10.
看到宫学萍的《母鸡永远教不会孩子如何游泳》感慨颇深。她说:就好像母鸡永远教不会孩子如何游泳一样,我们这些做父母的,也很难把自己没有的东西传授给下一代。正如一项科研结论说:一个孩子读书的数量和质量,通常只与他的父母(或者其他养育人)的读书习惯密切相关,而与  相似文献   

11.
沟通小技巧     
1、进入同一频道老师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学生翻了半天书也没看见黄金屋在哪里。妈妈说:“好好读书才会有出息。”孩子不明白,他只知道看动画片很好玩。成人和孩子对事物的理解和表达方式有很大不同,如果大人只管自己说自己的,孩子听了也会左耳进右耳出。没有进入同一个频道,就无法达成共识。想要孩子理解你的意思也不难,可以与孩子一起玩,一起做游戏,或使用孩子常用的语言,比如:哇  相似文献   

12.
说的是:有个孩子叫国强,年纪虽小心眼儿亮。上学读书成绩好,同学们把他做榜样。今年他刚满十周岁,说话风趣挺内行。要问他家住在哪儿?  相似文献   

13.
<正>有一位很优秀的小学教师,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但是她的班级里也存在一个问题学生,这孩子叫田野。10岁的孩子,成绩中等偏下,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作业也做得马虎。田野的父母也是头疼,平时得对孩子三催四劝,才能把他"请"上书桌学习。有一天,这位老师在评改试卷时,发现田野在试卷的作文处留下空白,里面只写了歪歪扭扭的三句话:老师,读书有什么用?我不喜欢读书,我是为  相似文献   

14.
据《羊城晚报》讯,近日,著名作家肖复兴做客广州购书中心时呼吁家长一定要放下"架子",舍得花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肖复兴说:"现在的家长往往舍得花钱不舍得花时间,把书扔给孩子,自己也不看,因而没法和孩子交流。"同时,家长的选择要慎重,要仔细,不能剜到篮子里就是菜,自己要先读书,再和孩子一起读书。读书也不一定要全部读完,可以选择精彩部  相似文献   

15.
纺织娘在豆角棚里,一到夜晚,便“织织织”地叫嚷不息,自以为有本领,把谁也不放在眼里。蜘蛛姑娘不多说话,勤勤恳恳地吐丝结网,准备捕虫。纺织娘嘲笑它说:“真是笨东西。”蚕宝宝埋头苦干,默默无声地吐丝做茧。纺织娘见了又说:“蚕宝宝这孩子出息也不大。”不久,田园电视台的记者黄莺把蜘蛛姑娘结网,蚕宝宝做茧的劳动情景录了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2005,(12):30-30
在目前市面上数种与陶宏开教授有关的图书中,只有他这本唯一的专书名中没有“网瘾”这样的概念。既然是“陶宏开教授首部戒除网瘾方法专”,书名里却没有随手拈来这两个字以吸引读的眼球,看似是个悖论,其实“孩子都有向上的心”这句话,才真正表现了陶宏开教授教育思想中一个核心的理念:“任何孩子都有一颗向上的心,是我的一个最基本的信念。正是本着这个信念,才让我使很多貌似不可救药的孩子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即便上网最痴迷的孩子,这种动力依然是存在的,有些孩子可以一连几天几夜打网络游戏,网瘾不可谓不深,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玩得再疯他也是在求胜,没有哪个孩子玩网络游戏是为了想失败。”(第175页)这个信念也决定了陶宏开教授对待上网成瘾孩子的基本态度:“我不把孩子当坏人,不把孩子当病人,也不把孩子当研究对象,我是把孩子当朋友。这句话说来容易,真正做到是不容易的。”(第142页)  相似文献   

17.
常听到有的家长说:“如果让我再有一个孩子,我就知道怎么做家长了。”这说明家长在通过比较的方式学习家庭教育方法,常与自己以往的教育经验相比较,也常与别人的教育经验相比较,其实这都是从家庭生命周期的角度学习做家长。但不适宜的比较妨碍家长获得家庭教育的真谛。有个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他妈妈就给他安排了从周一到周日的翔实的课外学习计划。问她为什么要把自己和孩子都搞得这么累,她说同事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儿,现在北京一所著名的高中读书,是被保送进去的。这个孩子每天都学到深夜,没见过她出来疯跑,家里静得跟没有孩子似的。她得…  相似文献   

18.
现在,一些独生子女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凡事都由父母代办,这些孩子没有劳动意识,他们只会读书,不会劳动。即便有的孩子主动提出要做家务,他们的家长也会对孩子说:你把学习  相似文献   

19.
一、兴趣培养要先行课外阅读可以从一年级就开始。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不是要让孩子读多少多少书,重要的是让孩子喜欢上书,培养读书的兴趣。这里不妨介绍一位中国学生在瑞典学校读书的故事。“孩子在班上有一个图书角,可以借书回家读,每次准借两本,借了书老师那里有记录。他在瑞典的第一学期末,老师就送他一张纸做的小书签,上面画着一个小虫子,用英语写着:你已经读完了26本。祝贺你成为一个小书虫。那时,他读的书当然极简单。例如:他读的第一本书有5页,第一页画了一个红气球,第二页是蓝气球,第三页是绿气球,第四页是黄气球,…  相似文献   

20.
“读书改变命运”曾是多少农村孩子苦读的动力。记得念初中的时候,校长给我们做备考复习动员的时候说的“只要你考上了中专,每年你就为家乡节约了600斤粮食”的话至今言犹在耳。而今对农村孩子已经不再是几百斤粮食的话题了,农村孩子也有非常广阔的视野和十分远大的理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