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隐性伤害对中小学生的成长影响很大。追溯中小学隐性伤害行为产生的过程发现,隐性伤害形式多样,主要有师源性隐性伤害、生源性隐性伤害和学源性隐性伤害。要避免对中小学生的隐性伤害必须采取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注重职业道德建设和加强安全管理等措施。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由于惩罚不当、尊重与爱被忽视、公平的缺失、教师情绪管理失控等隐性伤害行为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物理学家遭遇到的伤害事件有政治原因造成的伤害、物理学研究工作造成的伤害同行伤害和其它伤害四类。文章对这四类伤害事件的概况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展望爱情伤害问题的认识前景,提出爱情绝对伤害和爱情形式伤害概念,从身体性、精神性、社会性三维呈现爱情绝对伤害的先锋性。情伤害动机的多元消解存于本体——爱情相对精神性表现的赋予价值的可能,可作为阐释爱情绝对伤害的依据。社会学研究中(泛域)爱情、婚姻与人生研究范畴提出爱情伤害问题尤其是爱情绝对伤害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严肃的、学术化的且极富实践前景的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组委会于近期发布的“你认为最急切需要解决的校园伤害”专项调查结果显示:语言伤害、同伴暴力、运动伤害成为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三大校园伤害问题。其中81.45%的被访小学生认为校园语言伤害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所谓语言伤害主要是指说话者运用怀疑、  相似文献   

5.
丁素汶 《师道》2005,(2):32-33
去年,“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组委会通过《中国少年报》和《知心姐姐》杂志,在全国范围的小学生中开展了“你认为最急迫需要解决的校园伤害”的专项调查,共有29个省、市、自冶区的1170名少年儿童参与了投票。调查组列出了在校园或校园周边容易引发的11项针对小学生的伤害,包括语言伤害、校园同伴暴力、运动伤害、校园设施伤害、体罚、校园勒索等等,然后请少年儿童就这11项进行投票,选出语言伤害、同伴暴力、运动伤害三项他们心目中认为目前最需要解决的校园伤害问题。面对伤害,孩子们有话要说——  相似文献   

6.
书讯     
近年来,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件屡见报端,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更加合理地处理、防范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件,增强法律意识、保险意识、安全意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进行了“中小学生人身伤害的处理与防范”课题研究。本书包括《少年儿童人身伤害的现状、问题及其预防》的主报告及13个子报告,主要探索少年儿童人身伤害发生的基本规律及发生原因;总结防范少年儿童人身伤害的成功经验,帮助全社会增强对少年儿童人身伤害的防范意识,并提出操作性较强的防范对策和少年儿童人身伤害事件处理建议。劳凯声孙云晓主编新焦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7.
招生信息化管理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组委会于近期发布的“你认为最急切需要解决的校园伤害”专项调查结果显示:语言伤害、同伴暴力、运动伤害成为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三大校园伤害问题。其中81.45%的被访小学生认为校园语言伤害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郑州市大学生意外伤害的发生现状及认知情况,为大学生伤害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使用自拟调查表对郑州市三所大学2239名在校大学生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的伤害情况进行调查,获得有效问卷2147份。结果大学生意外伤害发生率为33.12%,不同性别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4.82%的伤害发生在学校,发生季节以夏、冬季居多;67.93%的伤害为跌伤、碰撞/挤压伤、扭伤;91.24%的大学生对意外伤害知识了解不多;报纸书籍、广播或电视、网络是学生获取有关知识的主要途径;97.86%的学生应对伤害的能力不高;约90%的学生希望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并对学校目前的健康教育工作评价较低。结论大学生群体意外伤害发生率高,对伤害的认知水平低,对健康教育需求较高,因此,高校应积极开展伤害的健康教育以减少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学生经常受到的伤害可分为两种:第一种伤害是显性伤害,表现为明显的身体伤害,这种伤害我们容易观察到,也比较容易预防或改正。第二种伤害是隐性伤害,这类伤害具有隐蔽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表现不太明显,经常被人们忽视,很多时候不被认为是一种伤害,从而造成学生长期受到危害而不容易被发现并予以纠正。本文从制度、学校、教师及家庭等方面分析了隐性伤害产生的原因,以期对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课间十分钟产生安全隐患的类型进行了分析,总结。对能够减少课间十分钟伤害的措施进行了研究,探讨。还提出了一些注意事项。课间十分钟安全隐患类型包括:拥挤伤害、追逐伤害、游戏伤害、攀爬伤害、意外伤害。由此,本文提出的对策是: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提高班主任对课间安全管理的责任意识;让墙壁能说话,让警示常在眼前;建立红领巾课间安检小组。  相似文献   

11.
《中学教育》2017,(3):104-112
本文试从意外伤害发生的几率入手,以理论分析的方式,在分析伤害事件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基础上,论证伤害事件"偶然中的必然",以说明意外伤害是可预防的。哈登的"阶段—因素"理论深入、全面分析了多种因素在伤害发生前、发生时及发生后的影响作用,为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具体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意外伤害的特点意外伤害又称为意外事故,顾名思义就是由于各种意料不到的原因突然对人体造成的伤害。因此意外伤害有如下特点: (1)突然性:意外伤害都是突然发生的,孩子几小时、甚至几分钟以前还是十分活泼可爱的,突然间发生意外事故  相似文献   

13.
信息网站     
在校小学生最怕语言伤害“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组委会近日发布的“你认为最急迫需要解决的校园伤害”专项调查结果显示:“语言伤害”、“同伴暴力”、“运动伤害”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三大校园伤害问题。其中,81.45%的被访小学生认为,校园“语言伤害”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调查组有关专家指出,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的“语言暴力”和“同伴暴力”都是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这项调查结果提醒学校、社会和家庭要注意少年儿童在校的人际关系,特别是校园软环境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14.
设计用于区分认识储层水敏伤害与水锁伤害的综合性实验,通过岩心矿物分析、微观形貌观察、润湿性测定与孔喉分布特征对储层潜在水敏与水锁程度进行评判;开展水锁伤害与水敏伤害岩心流动实验,评价储层伤害程度。综合分析潜在损害因素与实际实验结果,区分水敏与水锁伤害的实际影响权重。结果表明,岩心矿物组分、微观结构形貌、润湿性与孔喉分布特征分析是准确区分认识水敏与水锁的前提;敏感性实验评价得到的水敏伤害比实际高,储层伤害主控因素是水敏的评判结果往往是片面的,真实主控因素更可能为水锁。该综合实验可为石油工程专业相关课程的实验设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有媒体报道,现在意外伤害已成为中小学生的头号杀手,涉及校园伤害的司法诉讼案件也在快速上升。笔者在对某地区校园伤害诉讼案件分析后,发现引发校园伤害诉讼案件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转型引发校因伤害诉讼案件的上升。我们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不仅可以导致儿童死亡、残废及发育障碍,而且会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正常生活和学习。目前,我国对于中小学生意外伤害风险主要通过商业保险机制进行化解。调查的数据显示:由于商业保险的局限性,导致中小学生意外伤害风险分散中存在短视、保险市场失灵与保险责任范围受限等特征。为有效化解中小学生意外伤害风险,建议建立双支柱、多层次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生意外伤害不仅可以导致儿童死亡、残废及发育障碍,而且会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正常生活和学习。目前,我国对于中小学生意外伤害风险主要通过商业保险机制进行化解。调查的数据显示:由于商业保险的局限性,导致中小学生意外伤害风险分散中存在短视、保险市场失灵与保险责任范围受限等特征。为有效化解中小学生意外伤害风险,建议建立双支柱、多层次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8.
意外伤害是指车祸、溺水、跌落、火灾或烧(烫)伤、中毒、窒息等突发事竹造成的伤害。一直以来,人们错误地认为意外伤害是不可避免,无法控制的,研究表明,只要措施适当,意外伤害是完全可以预防和控制的。因此,家长和社会各界都  相似文献   

19.
校园情境中隐性伤害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性伤害 ,是相对于显性伤害而言的 ,是一种不太明显的伤害类型。显性伤害的表现和其后果往往比较明确 ,一看便知 ,不会造成人们过多的争议和迷惑 ;而隐性伤害则是以一种比较隐蔽的形式出现的 ,往往不易被人察觉 ,或不被人们认为是伤害。校园中隐性伤害主要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人为地对身体和精神所造成的伤害 ,另一种则是由外在物质设施的不当而引起的身体或精神的伤害。本篇所要讨论的主要是前者 ,即那种对青少年人身所进行的不太明显的、发生效应较为迟滞的隐性校园人身伤害。这种伤害最严重的危害就是它造成了青少年人身权的侵害 ,形成少…  相似文献   

20.
校园安全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常见类型、学生伤害成因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三个方面,分析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发生现状与态势,介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预防和控制学生意外伤害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