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初二学生马国开,一个在物理方面很有天赋的孩子。一次,在饿极了的时候,他在我房间里偷拿了一把食物,正好被我撞见。我责问他,他没有辩解,也没有委屈地流泪,只是默默地说了声:“老师,对不起。”直至去过他家之后,我才知道这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父母,一直与哥哥一起生活。他住在如残垣断壁般的黄土房子里,值钱的家当不过是一株梨树,数只瘦羊。当他们家人从树上摘下梨子招待我们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能够下咽。  相似文献   

2.
是的,生活中需要忘却。忘却与朋友的摩擦,友谊之歌才会更加悠扬动人;忘却曾经的成功与辉煌,我们才能轻装上阵,开创一片新天地。然而,我要说的是,有一些事,不容忘却。  相似文献   

3.
沧海 《师道》2009,(3):14-16
讲一课书,不仅是使学生多知道一些东西而已,重要的在使学生真实受用,不只是一天两天受用,而是一辈子受用。我不忘记各种功课有个纵目标,那就是“教育”——造成健全的公民。——叶圣陶  相似文献   

4.
徐峰 《班主任之友》2008,(11):46-47
班主任要做好教育工作,应该时刻牢记你的教育对象是孩子,是天真无邪的孩子,不要忘记自己曾经也是孩子。  相似文献   

5.
6.
一次,女儿冷不丁地对我说:“妈妈,你能调到普通学校去吗?要是你是普通学校的老师就好了,同学们总问我你妈是怎样教学生的,老给我出难题。”——是什么让孩子把我当成了“丑娘”?  相似文献   

7.
《教育》2011,(11):16-17
袁新文2011年10月21日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今年10月18日,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辰120周年。人们不会忘记,陶行知曾创办中国第一所乡村师范学校——南京哓庄师范,对乡村教育进行了可贵的尝试;人们不会忘记,他倡导“乡村学校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的灵魂”,坚信“全民族的命运都操在小学教员的手里”。  相似文献   

8.
王珉 《班主任》2013,(2):56-56
班里有个学生叫马贺,身体有些缺陷,走路不稳,说话吐字不清,做作业速度很慢。在班级生活中,他常被一些学生取笑而引发口角,我在班里说过多次,但还是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9.
请聆听,我们的心声,老师。请聆听,老师——时间像怎么也跑不累的小兔子,转眼,我们已经是初二年级的学生了,也许,我们不再需要老师寸步不离的督促,不再需要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诲,也许,我们需要的是自己成长的空间,需要的是抓住即将逝去的童年……  相似文献   

10.
自从上高一的那天起,老师就天天念叨着“高考”这两个字。老师说,不要管懂不懂,只要答案对了就行。我不明白,难道我们真的只是为了高考而学习的机器?  相似文献   

11.
袁金花 《考试周刊》2012,(28):169-170
在现代化通讯工具发达的今天,"家访"一词对许多家长来说已经有些陌生了,甚至已成为一种奢望,家访的老师也越来越少了。我们做老师的,往往一个电话、一个短信就把学生好的或不好的情况通过这根电线进行了交流。面对表现特别欠佳的,通常是一个"紧急电话"把家长召唤过来,家长面对班主任老师的"紧急召见",又岂敢有不来之理?也许我们的工作繁重又忙碌,好像真的抽不出时间去学生家中走一趟。但是,也许我们的一次家访,将成为学生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刻,将成为学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老师来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教学参考》2008,(11):24-24
据英国媒体报道说,剑桥和牛津正在趋向于用一种面试的方法来考核学生,因为传统的英国A水平和GCSE水平考试很难真正测试出非常聪明有前途的学生。学校考试中得A,这只是考你接受了多少老师给的知识,而考不出你的整体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单独纸上考试已经不成为英国的一些大学录取学生的唯一标准。  相似文献   

13.
严峥 《学周刊C版》2014,(12):207-207
一个教师如果经常保持与学生同心,站在学生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那么时学生身上发生的一切事情就都能理解了,哪怕是再匪夷所思的事情也能找到合理的解释.因为他们是孩子,在孩子身上发生的任何事都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14.
一个教师如果经常保持与学生同心,站在学生的角度和立场看问题,那么对学生身上发生的一切事情就都能理解了,哪怕是再匪夷所思的事情也能找到合理的解释。因为他们是孩子,在孩子身上发生的任何事都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15.
李国建 《教师》2011,(13):18-18
目前,“学生是皇帝,老师惹不起”的现象在许多学校发生。在“现在的学生真是难教,打不得、骂不得、说不得、脸色给不得.提问少不得也多不得,开除不得,处分不得……”的托词之下,有的老师开始放任学生,乃至学生的习惯养成变差、纪律变差、行为不良,也少有老师理直气壮地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由此使学校教育步入一方面教师埋怨学生难教,另一方面教师放任学生的怪圈,导致学校德育收效甚微,校风日下、学风不浓。  相似文献   

16.
谈永康 《上海教育》2009,(17):51-52
带我们开启语文之门 韦政勤老师教一年级语文,兼任班主任。 学习“云”字,教师一般都要出示生字,注上拼音,然后请一位学生站起来读。读对了,大家一起读。读几遍后,教师就引导学生观察字形,之后带大家一起书空。学完课文,抄写三遍,第二天再默写。这几乎是学习汉字的普遍过程。韦老师在教这个字时,突破常规,提到了我们班上一个同学:“王云康同学名字里的‘云’就是这个生字。”这么一句话,  相似文献   

17.
我曾经在校园里做过一项问卷调查,题目是:你在学校里,最怕的是什么?我的预想是:最怕挨老师的批评。可结果却出乎意料,大部分学生回答:最怕老师拖堂!我曾经在一个论坛里看到一张帖子:一个学生想设计一种装置,下课铃声一响,黑板上的字就会自动消失,喇叭里音乐声响起,机器手友好地把老师请出教室,若老师不出去,机器手就会把他推出去!后面还有一连串表示支持的跟帖!  相似文献   

18.
杨苇 《班主任》2013,(12):62-62
办公室里,科任老师对班主任说:“W老师,今天你们班有几个学生作业没交,这是名单,您看一下。”W老师接过名单看了看,然后解释道:“小伟,向来作业完成情况就不是很好。这次不用问,肯定是没做,我过会儿找他算账!可小悦怎么也没交呢?不可能啊!这孩子各科成绩都很不错,这次没交,一定有特殊情况,待会儿我仔细问问!”  相似文献   

19.
张翠萍 《宁夏教育》2011,(10):66-66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通讯手段的发达,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变得便捷起来,"家访"慢慢被人淡忘,"请家长"却在校园逐渐流行起来。教室里、办公室里经常会听到老师这样训斥学生:"如果你再这个样子,就请你把家长叫来,如果家长叫不来,你就别想上课……""请家长"到学校配合老师教育孩子,本无可厚非,但如果不论事情大小,动辄就把家长请来,我认为很不妥。"请家长"要慎重,不能随便拿这个来威胁学生,否则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20.
曾几何时,我们的工作重心逐步趋向应试,我们的眼中只有分数不见活生生的学生主体,片面地追求学科教学的质量几乎成为我们的全部。为了追求学校和极少数人所谓的现实的、短暂的利益,我们加班加点,不停地考试,不断地讲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