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在政治外交上,主张以“对话”的方式解决焦点问题,如中国海峡两岸对话、亚洲韩朝对话、胡锦涛与普京跨洲对话等等。而在我们的当前教育教学领域内。笔者认为应该加强“新课标与实验教科书”的对话。以减小课程改革目标与实际操作间的落差。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新课标的颁布,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角色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革等一系列问题摆在了广大教师的面前。就阅读教学,新课标明确要求:“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四者之间的多重对话呢?著名语文教育研究专家,在阅读教学研究领域有突出建树的韩雪屏教授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她从“从创作空白处与文本对话”、“寻求与文本对话的策略”、“与教学文本对话”、“课堂中的垂直性对话”、“课堂中的水平性对话”、“与阅读环境的发散性对话”等6个方面作了系统的阐释。本刊将从本期开始,分6期全文刊登,以飨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3.
朱瑛 《小学语文》2012,(6):17-19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具体建议,涉及“教学对话”。实验版课标阐述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2011版新课标表述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比照两个版本的课标,2011版加入了“教科书编者”一词。对教材而言,“教科书编者”直接关联着教材的编写意图,这个变动可以理解为课程设计者对教材教学价值的重视,认为在文本解读中,既要考虑到文本的原始价值,也要关注到课文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自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颁布以来,为落实新课标课程理念,推进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已经通过教育部审查的新课标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如雨后春笋,精彩纷呈。版本主要有:①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研究开发中心、北大中文系、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合作编著的“人教版”;②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苏教版”;③语文出版社出版的“语文版”;  相似文献   

5.
孙富中 《学语文》2008,(6):26-27
自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颁布以来.为落实新课标课程理念,推进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已经通过教育部审查的新课标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精彩纷呈。版本主要有: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研究开发中心、北大中文系、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合作编著的“人教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苏教版”;语文出版社出版的“语文版”;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山东版”;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师大多“热衷”于对“对话教学”的教学运用与理论探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就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可见新课标对于语文教学的“对话性”是很重视的。而所谓语文教学的对话性,或“对话型”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7.
2022年4月我国颁布了新一轮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即《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新课标指出,数学教材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的重要资源.教科书作为课程标准的具体产物,其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程度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而课后习题对于教科书来说其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因此课后习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同样是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本文以人教版初中数学教科书《有理数》模块课后习题为研究对象,以韦伯一致性模式为研究工具,分析教科书课后习题与新课程标准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孙富中 《教学月刊》2008,(10):39-41
自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颁布以来,为落实新课程理念,推进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已经通过教育部审查的新课标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如雨后春笋,精彩纷呈。版本主要有: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研究开发中心、北大中文系、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合作编著的“人教版”,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苏教版”,语文出版社出版的“语文版”,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山东版”,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语文教材编写组编著、  相似文献   

9.
李大江 《教书育人》2013,(11):23-23
“原生态”本指物质的初始形态,阅读教学的“原生态”,是指阅读教学的本真性、人文性和生活化,以师、生、本在阅读教学中建构的真实、自然、和谐为特征。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里的“对话”包扩“阅读对话”和“教学对话”。如何实现阅读对话的原生态?本文试从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文本与生活三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标在阅读与鉴赏“教学建议”中特别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由此可知,“对话”是阅读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随着中学新课标的实施及  相似文献   

11.
实施高中历史课程改革面临的困难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于2003年4月公布。根据“新课标”编写、2004年初审通过的4种版本的教科书也于同年秋季在广东、山东、海南、宁夏等地投入实验。迄今为止,实验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从反馈回来的信息看,遇到的问题不少。本文拟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呈现方式、教学理念和教学操作等层面,剖析一下当前历史课程改革面临的困难,寻求克服困难的对策,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2003年4月教育部新制订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在其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这一强调“对话”和“交流”的全新阅读教学理念无疑会成为当前阅读教学的新指针。  相似文献   

13.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标修订稿与实验稿相比增加了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重视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  相似文献   

14.
黄宏珍 《考试周刊》2012,(92):49-49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可以说,“对话”已经成为当下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这一阅读理念,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较其实验稿增添了“阅读还要有与教科书编者对话”的内容。选入小语课文教科书的多是名家、名篇的作品,但却是普及型读本,这是因为选文已经过教科书编者不同程度的改编,并形成了教材体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与教科书编者对话势在必行,要做到“走进课程,了解编写体系;走进文本,把握编写内涵;走进细节,理解编写意图”。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则进一步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对话理念的引入,对新世纪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对话教学已成为当前正在进行的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热点和亮点。一、语文对话教学的内涵“语文对话教学”又称“对话型语文教学”或“语文对话式教学”,是语文新课程改革后人们针对传统语文教学而…  相似文献   

17.
巴西的保罗弗莱雷在著名的《被压迫者教育学》中说:“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对话教学已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实践了“对话”式阅读教学。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践中,不少教师运用“对话”理论,在阅读教学中尝试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文本为载体,以师生平等互动为特点的学习方式、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教科书使用是新课程从应然向实然转化的关键步骤,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然而我国有关教科书使用的理论研究与探讨却一直框限在二元论视角下的“教教材”和“用教材教”的论争之中,导致一线教师陷入两难困境。社会文化理论范式下的教科书使用观认为教师与教科书之间并非简单的主客体关系,而是动态互塑的合作关系。教师在教科书的使用过程中对其中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设计进行解读,展开“对话”,作出专业判断,由此成为一个对课程更具有驾驭能力的课程设计者;教科书在这个过程中被打磨和转化成更适合课程实施环境和学生学习需求的“运作的课程”,因而被“活化”,成为更具生命力和适应力的课程。因此,教师与教科书之间的参与式互动和相互协调才是教师教科书使用的本质内涵。  相似文献   

19.
语文新课标诞生以后,“对话”已成为课程改革的关键词。如何实现由传统的“独自式教学”向“对话式教学”转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这种转变不是局部的改变,需要语文理念的全方位改革。而目前不民主的教学环境和学校环境构成了“对话”的最大障碍。实现“对话”的关键在于教学的民主化。  相似文献   

20.
石绣云 《新疆教育》2012,(15):133-133
“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单调熟悉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也不能符合现代学生的胃口。在课程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指导语文课堂教学已刻不容缓。如何让学生发现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充分调动个人情感参与,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呢?多媒体恰似教学艺术殿堂中的一位“魔术师”,可以变无声的语言为有声的画面,变枯燥无味的说教为优雅生动的示范,让学生如痴如醉地置身于美的情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