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复合顶板的特点。所谓复合顶板,我们认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是煤层层位分明,由不同岩性岩层组成;二是岩层与岩层之间有分离面,夹有煤线或有薄煤层软弱岩层;三是易生产下沉位移,易断裂、冒落;四是在下沉速度上,软硬岩石不同步。  相似文献   

2.
运用马丽散固结技术对顶板进行超前加固,有效地控制了松软岩层的冒落,为架设永久支护,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且施工工艺简单,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复合顶板是一种不稳定、难以管理的顶板,是由不同岩性岩层构成的直接顶顶板,是含有薄煤或炭质页岩等弱层的顶板。阐述了复合顶板冒顶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复合顶板的管理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特厚煤层沿空巷道所处全煤岩性,围岩变形特征大,巷道支护困难,坚硬顶板条件下,顶板运动产生动载荷影响,易造成小煤柱大变形、顶板下沉过大及顶板冒落难以控制等。因此,如何在坚硬顶板条件下,确定特厚煤层沿空巷道锚杆支护方案、保证煤矿安全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得到工作面上下巷受支撑压力作用下岩层移动变形的规律、工作面工作面支护参数和初次来压步距、周期来压步距、顶板岩石受力改变情况、直接顶岩石破碎特征分布规律等一些参数和规律,对工作面区域岩石的稳定性进行观测。通过对壁式体系工作面支柱支撑阻力、顶底板移近量和活柱回缩量进行定期的观测与研究,从而了解工作面开采过程中顶板的移动规律和来压冒落规律。通过工作面矿压观测,了解工作面液压支架的工作情况,分析顶板岩层的运移规律,分析采煤空间支架围岩相互作用关系,为确定合理施工工序、采煤参数、顶板控制支护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冀中能源天泰煤业具体生产实际,进行了上行开采技术条件分析,应用理论分析以及UDEC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对15号煤层上覆岩层和工作面回采后顶板破坏区域进行研究,得出15号煤层上覆岩层的冒落带高度为11~14m,裂隙带高度40~50m,上部的8、9号煤层位于上行开采15号煤层产生的弯曲下沉带内,矿井进行上行开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压垮型冒顶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在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期闻支柱载荷过大,支柱初撑力不足或有较大悬顶,直接顶冒落后不能充满采空区或离层后与上覆坚硬岩层冒落不同步.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是防止压垮型冒顶事故的前提,合理支护参数与支护强度是防止压垮型冒顶事故的关键,人工强制放顶、高压注水软化顶板技术是防止压垮型冒顶的保障,控顶区顶板控制是防止压垮型冒顶事故的补充.  相似文献   

8.
在煤矿生产中,煤层采过并经过放顶后,顶板以上的岩层一般会产生冒落,裂隙和弯曲沉降等现象,甚至在地表产生一定的塌陷范围,这个现象的产生将直接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开采范围的确定和造成对环境的破坏。所以全面了解煤层采过放顶后岩石裂隙的发育情况和所达部位情况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单阐述了综采工作面破碎顶板管理的8种方法。采煤工作面是处于岩层之中的工作场所,煤层以上的岩层称为顶板,煤层以下的岩层称为底板。在采煤面向前推进时,由于顶板的状况不断变化,所以顶板管理就称为采煤工作面的一项重要工作。而破碎顶板的管理又是顶板管理的重中之重,是采煤工作面循环作业中的重要环节。因此说要针对不同类型的顶板,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是确保采煤工作面正常循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分析指出营盘壕井田21采区2101首采工作面采高大,埋藏深,地压高,冲击危险性评价具有中等冲击危险性,工作面直接顶、基本顶为砂质泥岩、粉砂岩和细砂岩,单轴抗压强度36MPa~45MPa,属软弱岩层,但岩层厚度大、整体性好,很易造成大面积悬顶,所以回采前采用高压水力致裂技术对切眼顶板超前预裂,提前垮落,以防止初次来压厚层顶板大面积垮塌诱发冲击地压。  相似文献   

11.
张后生 《科技风》2011,(13):259
顶板事故是在井下采煤过程中,顶板冒落导致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中断等事故。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按一次冒落的顶板范围大小可分为局部冒顶事故和大面积冒顶事故。本文主要阐述了采煤工作面局部冒顶的预兆和防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建新煤矿综放工作面顶板、煤壁现状的现场观测和分析,总结出综放工作面煤壁片帮、端面顶板冒落的特点、形态和煤壁片帮冒顶的原因,提出了综放工作面顶板控制措施,对现场应用具有非常理想的效果和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本文通过对某矿1413A工作面的坑透探测和探采对比分析,证实了工作面顶板破碎是导致无线电波透视异常的一个因素,也证实了无线电波透视可以探测工作面顶板破碎,为以后的坑透探测和坑透解释提供很强的指导意义。顶板破碎原因工作面顶板是否稳定主要受围岩强度、裂隙、节理、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影响。一般情况下,断层、较低的煤岩层强度、层理及裂隙是引起顶板岩层破碎的主要原因。岩层强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岩层的层理、裂隙发育情况,层理、裂隙越发育,  相似文献   

14.
综采工作面顶板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核心,也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难点。据国家煤监局近年来详细统计,在我国的煤矿灾害事故中,接近一半左右的事故都和顶板管理有关。随着我国煤矿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顶板管理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需要我们掌握更多的顶板管理相关知识。本文对综采工作面顶板冒落控制方法进行了简单地分析。  相似文献   

15.
王晓明 《科技风》2011,(17):154+163
本文阐述了顶板冒落规律,和交叉点施工中采用不同的锚索间排距同巷道顶板下沉量和两帮移近量的对应关系,喷射混凝土应采用的原材料及其配比等问题,提出了软岩交叉点施工应采取的支护形式。  相似文献   

16.
顶板岩层结构,特别是煤层上方坚硬、厚层砂岩顶板是影响冲击矿压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矿上坚硬厚层顶板条件下采煤工作面发生的冲击地压灾害,本人分析了灾害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原则。研究表明,岩层自身属性及赋存特点对坚硬厚层顶板破断后的承载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坚硬厚层顶板断裂失稳的发展受顶板断裂长度的影响显著,而提高支架支护强度对顶板断裂失稳的控制作用是有限的。因此,掌握顶板的运动规律,并对其进行监测,可达到预测预报冲击矿压危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为了获得走向长壁开采各煤层浅部工作面开采时上覆岩层移动规律及冒落带、裂隙带分布特征,首先对工作面开采后上覆岩层的应力场、位移场等岩层移动规律进行综合分析,然后运用应力判别法对采场上覆岩进行区划,最终对覆岩冒落带、裂隙带的范围进行估计。  相似文献   

18.
一、导入法的由来矿井抽取瓦斯是煤矿安全生产中一项最重要的治本措施,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开采强度的加大,对治理瓦斯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瓦斯的来源、抽放与采掘的时间配合、抽放工艺手段,矿井抽取瓦斯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本煤层抽取瓦斯、邻近煤层抽取瓦斯;本文向读者介绍的是笔者近两年在井下工作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上邻近层抽取瓦斯的一种新方法——导入法。笔者认为,该方法具有广泛的推广使用价值。二、导入法的理论基础 1.矿压显现后的裂隙联通。在煤层群中,当首先开采某一煤层时,由于开采后造成的矿压显现、老顶垮落,采空区上方的岩层一般都将产生移动。根据破断的程度,采场上覆岩层可分为冒落带、裂隙带及弯曲下沉带。在冒落带中,破裂后的岩块呈不规则垮落;排列也极不整齐,此区域与所开采的煤层相毗连,很多情况下是由于直接顶岩层冒落后形成的。裂隙带是指岩层破断后,岩块仍然排列整齐的区域。它位于冒落带之上,由于其排列比较整齐,因此碎胀系数比较小。开采后的上覆岩层移动曲  相似文献   

19.
采煤生产的实践表明,顶板冒落和它所造成的对生产的影响,主要是因支护导致的.实施支架支护质量监测是进行采场顶板控制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阐述了单体液压支柱工作面支护质量监测、综采工作面支护质量监测应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李春印 《今日科苑》2007,(14):113-113
急倾斜煤层倾角为大于35‘的煤层,由于倾角较大,因此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活动,开采工艺、工作面矿压显现等方面都具独有的特征。一、急倾斜采煤工作面的顶板事故类型有四种:(一)漏垮型冒顶事故:发生事故的工作面的顶板岩层比较松散,破碎或由胶结性较差的再生顶板,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