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做合一一”的涵义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学、做三者,做是中心。他曾多次强调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教学做合一”是培养具有创造性才能的一代新人的正确途径,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光辉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2.
“教学做合一一”的涵义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学、做三者,做是中心。他曾多次强调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教学做合一”是培养具有创造性才能的一代新人的正确途径,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光辉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3.
孔令艳 《宁夏教育》2013,(12):51-51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他提出“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的思想,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同实际的生活活动结合起来。认真学习了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再回顾自己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愈发觉得语文教学中当努力践行“教学做合一”。  相似文献   

4.
“教学做合一”是被毛泽东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创建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最富有建设性、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支理论.“教学做合一”含义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学是学生.”下面本人就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谈一谈对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5.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他主张“事怎么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学做是三位一体。在做上学,在做上教,教与学以做为中心,在劳力上劳心”。近两年来,我们运用这一理论,进行了培养幼儿三种道德能力(自立能力、交往能力、抗挫能力)的实践。  相似文献   

6.
“教学做合一”——教师继续教育的最好形式江苏省泰兴市师范学校王德明“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提出来的实践教育理论的教学方法。他说:“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陶先生的这一教育思想,对坚持理论联...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含义是:“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来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来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具体做法带有当时社会大环境下的时  相似文献   

8.
<正>陶行知先生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来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方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做是学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纵观当下的语文教学,“教学做”是分离的,学生在“做”上学得不够,很多学情没有真正地呈现出来,而教师的教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教与学没有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先生说: “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作文教学,是对动手  相似文献   

10.
<正>陶行知先生是这样解释"教学做合一"的:"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和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根据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开展实施"教学做合一",争取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在做中教:改变传统授课方式,更新教学观念目前科学学科教学还存在传统的"教"的现象,大家都在  相似文献   

11.
一、教与学关系的和谐 教学过程包括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这两方面只有和谐统一,才能形成有效的教学过程。对此,陶行知指出,教师不能把学生当成容器,要看成是一个个的活生生的“人”,要从学生的生活背景、知识基础、技能状态、兴趣爱好、情感态度等方面出发,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把教与学统一在“做”上,“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下工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  相似文献   

12.
<正>陶行知先生指出:"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么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他还进一步指出:"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新课标推崇的"以学定教"教育理念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非常吻合,而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以及孟子"自求自得"的学习主张更可以说是"以学  相似文献   

13.
<正>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含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是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目前在我国还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其实是来源于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它的涵义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学是学生。"这有三层意思:一是指目  相似文献   

14.
“教学做合一”.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造性地提出的教育命题。在陶先生看来.“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教”与“学”之所以能统一.就是统一在“做”上。只有在“做”上教的才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才是学生。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认为:"最好的教育,要想它有效,须是教学做合一."他是这样解释的:"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学是学生."陶行知的这一教学思想博大精深,对我们当下新课改仍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一段文字可以换成数学课程标准的语言更合适)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本着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注  相似文献   

16.
“教学做合一”旨在培养既会动脑又能动手的人才 陶行知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教与学之所以能统一,就是统一在“做”上,只有在做上教的才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才是学生。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才是真学。我们都清楚,教书、读书的目的就在于“用”,而要教得活,学得实,用得好,就必须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方式,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和学,要与动手联系起来,要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要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7.
“教学做合一”思想是陶行知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来的,是他“生活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陶先生把“教学做”看成一件事,他提出“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法、学法、做法应当是合一的”,对传统教育重知识灌输轻知识获得、重本轻实践、重接受轻创造、重占有轻思考、重考试分数轻知识运用,  相似文献   

18.
当前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已成为高职课改的重要一环,其目的就是要改变当下课程实施中普遍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学科化倾向。因而"教学做合一"或"教学做一体化"作为一种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和特色的模式,便被响亮地提了出来。"教学做合一"的模式,最早是由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来的。他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学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美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杜威从"基于经  相似文献   

19.
刘艳慧  唐烨 《教书育人》2001,(21):24-26
陶行知先生建立了“生活教育”理论,这一理论对当今推行素质教育的改革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一)坚持“教、学、做合一”,尤其要重视“做”“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部分。关于“教、学、做合一”,陶行知是这样解释的,“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做。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陶行知这一思想的形成是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在实践中体会和出来的,曾受到毛泽东同志的充分肯定,称其“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一、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好语文———迁移能力的形成。要克服知与行脱节、学与用分离的弊端 ,让学生顺利实现学习迁移 ,首先必须加强教、学、做的联系。陶行知先生早就明确指出 :“教学做是一件事 ,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 ,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 ;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 ,做便是教 ;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 ,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 ,乃是真教 ;学生拿做来学 ,方是真学。不在做上用工夫 ,教固不成教 ,学也不成学。”(《陶行知文集》185页)语文工具性的学科性质 ,决定了语文教学尤其要强调教学做合一。正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