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一个人的人格由三个部分构成:自然人格、社会人格、文化人格。在不同个体那里,构成人格的三个部分的具体内涵及表现方式有着较大差异,因而对应性地呈现出不同的外在人格形象。就欧阳修而言,其自然人格对应的外在形象是“情痴”,其社会人格对应的外在形象是“太守”,其文化人格对应的外在形象则是“醉翁”。正是“情痴”“太守”“醉翁”三者的融合,构成了一个立体的欧阳修。  相似文献   

2.
醉翁操     
依稀苏堤 竹溪 燕子矶 双栖 芍药 杜鹃压枝低 满庭光影流离 星月移 宿半子规啼 梦醒深夜谁补衣  相似文献   

3.
悬鱼太守     
东汉人羊续任南阳太守时,有人送他一条鱼,他便将鱼悬挂在院子里。过了几天,那人又来送鱼,羊续指着院子里悬挂的鱼说:“你上次送的鱼还在呢!”那个人不好意思地走了。人们于是称他为“悬鱼太守”。羊续虽然做官,却让他的妻子、儿子住在乡下,不跟他一起住在府衙里。一次,他的妻子领着孩子看望他,羊续告诉门人,只许儿子进来,让妻子在府门外等候。妻子感到很奇怪。原来,羊续为官清廉,他全部的财产也只有一床粗布被、一件旧短衣、几斗麦子和一点盐,羊续感到难为情,无法招待妻子。儿子走进府衙,羊续指着自己简陋的卧室告诉儿子,…  相似文献   

4.
<正>北宋庆历年间的那一场"新政",对欧阳修来说,是一场考验,既是政治考验、道德考验,也是智力与文章上的考验。1043年,即庆历三年,范仲淹、韩琦并为枢密副使。范仲淹旋为参知政事,锐意改革,庆历新政开始。  相似文献   

5.
《醉翁亭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所写的一篇山水游记,该文以独特的艺术形式、从容婉转的笔调以及优美的意境而倍受推崇。  相似文献   

6.
一钱太守     
东汉桓帝时刘宠被派到会稽当太守(现浙江绍兴),刘宠上任后,奖励农桑,重修水利,废除苛捐杂税,为官清廉温厚,深得百姓爱戴。几年后朝廷把刘宠调回京当大臣。临行前,有五六位住在山谷  相似文献   

7.
《现代语文》2004,(1):26-27
现代《醉翁亭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所著的一篇山水游记,该文以独特的艺术形式、从容婉转的笔调以及优美的意境而备受推崇。文中亭名、人名、作者的形象水乳交融,妙臻(zhēn)自然,给人以审美愉悦。但是,大部分同学对作者形象的理解,往往趋于表象而有失深刻,流于成见而有欠公允。让我们来看文中的描写,作者开篇从“环滁”说起,总写醉翁亭的环境及得名,又从大处着笔,由远而近,层层进逼,并逐步点明题旨:“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以“醉翁”命亭,只说取名的是太守,而把“庐陵欧阳修”留作…  相似文献   

8.
一钱太守     
东汉桓帝时刘宠被派到会稽当太守(现浙江绍兴),刘宠上任后,奖励农桑,重修水利,废除苛捐杂税,为官清廉温厚,深得百姓爱戴.  相似文献   

9.
《醉翁亭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所写的一篇山水游记,该以独特的艺术形式、从容婉转的笔调以及优美的意境而备受推崇。中亭名、人名、作的形象水乳交融,妙臻自然,给人以审美愉悦。但是,大部分同学对作形象的理解,往往趋于表象而有失深刻,流于成见而有欠公允。  相似文献   

10.
中华美酒香飘四海。自古以来,还没有任何一种饮料像酒这般富有旺盛的生命力,历经千百年而魅力不减。聚焦古代文坛,酒那“水的形,火的性”的特质,竟也醉倒了一批文学巨匠,酿造出许多带有浓郁窖香的文学精品。可喜的是,这其中部分作品走进了中小学语文课本,成了语文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下面从初中语文教材中请出几位文坛醉翁跟大家见面。欧阳修的与民同乐相“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北宋文坛宗师欧阳修是妇孺皆知的醉翁。欧阳修的酒量并不好,但酒风…  相似文献   

11.
当我们到达滁州琅琊山时,太阳早已照得人睁不开眼了。哇!这琅琊山果然名不虚传: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真是“蔚然深秀”。而泉水淙淙,蝉鸣声声,更令人陶醉。然而,看到醉翁亭,重读《醉翁亭记》,我发现了自己最欣赏的何止这景、这亭、这记?其实还有那意不在酒,而在山水间的“醉翁”──欧阳修。树林里的烟云聚拢起来,山谷昏暗了。后又散开,亭也就清楚地显露出来:四角翘起,像鸟儿张开的翅膀,高踞在泉水上边。径直来到“洗心阁”,读着苏东坡手书的《醉翁亭记》,我仿佛看到了星儿躲在云后叹息,空虚的漫漫长夜里,寂寞刺痛了欧阳修…  相似文献   

12.
编者推荐:表述因果关系,用语很有分寸——阮籍"存活"之果是"侥幸"的;"存活"之因是"飘然"处世与"默然"反抗。后文将"原因"提升到"和而不同"的境界——以确凿的事例作基石。  相似文献   

13.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译文】敌军如乌云般压来,危城似乎要被摧垮;阳光照射在鱼鳞般的铠甲上,金光闪闪。在这秋色里,号角声响彻天空;夜色中,塞上泥土中的鲜血浓艳得如紫色。寒风卷动着红旗,部队悄悄临近易水;凝重的霜湿透了鼓皮,鼓声低沉,  相似文献   

14.
南柯太守传     
东平淳于棼,吴楚游侠之士。嗜酒使气,不守细行。累巨产,养豪客。曾以武艺补淮南军裨将,因使酒忤帅,斥逐落魄,纵诞饮酒为事。家住广陵郡东十里,所居宅南有大古槐一株,枝干修密,清  相似文献   

15.
汉乐府里的《陌上桑》,太守是作为一个厚颜无耻、肮脏下流的色鬼出场的,是罗敷高贵品质的陪衬物。这似乎已成了定论,但仔细阅读这篇课文,我发现此说并非站得住脚。首先,太守登场时是“五马立踟蹰”,老师说是太守垂涎罗敷的美貌,立马停留,想打她的鬼主意,充分暴露了这个色鬼的嘴脸。如此说来,行者、少年、耕者、锄者,个个都是色鬼了,并无一个好东西!实际上,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行者可以“下担捋髭须”,少年可以“脱帽著悄头”,耕者可以“忘其犁”,锄者可以“忘其锄”,作为一个有审美品味的太守就不能“五马立踟蹰”,欣赏一下这个倾国倾城的绝…  相似文献   

16.
北宋庆历六年,欧阳修作《醉翁亭记》,醉翁亭因此名扬天下。后人为保护先贤遗迹,历代对醉翁亭皆有重建重修。明嘉靖三十八年,醉翁亭曾扩建为楼,一称醉翁楼。万历十四年,沈思孝作《解酲阁记》,将醉翁楼上的观景阁命名为解酲阁。此后,解酲阁甚至一度取代了醉翁亭之名。  相似文献   

17.
清道光年间,苏州太守李璋煜在任时,曾制定许多乡规民约,劝导百姓发展生产,文明做人。有趣的是他还用打油诗呼吁人民,移风易俗,摒弃恶习。有首《戒烟歌》就是如此,歌云:  相似文献   

18.
《醉翁亭记》之所以具有永不衰竭的独特魅力,是因为它是特殊时代背景下的产物,表现了中国古代士大夫对崇高精神境界的执着追求。它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打下了鲜明的时代印记,给后人以无穷的回味。  相似文献   

19.
郡作为两汉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地位非常重要,郡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风俗等好坏,直接关系到汉王朝统治利益,而作为一郡之长的郡守,对其所辖之郡的治乱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要考察颍川郡,对颍川郡守的考察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相似文献   

20.
两汉时期的河内郡是汉代较著名的郡国之一,而郡守又是地方行政的骨干,故考察汉代河内郡守对该郡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影响,研究汉代官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今天该地区经济、教育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