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高中教学中融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让学生在源远流长的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中陶冶情操,体验崇高的情感,领悟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巨大力量.信息技术渗透力极强,是传统文化教育最便捷的载体,我们要利用好信息技术,更好、更系统地引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让高科技与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中医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护理专业本科生中医养生学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学生对此教学改革持肯定态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医养生学教学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中医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护理专业本科生中医养生学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学生对此教学改革持肯定态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医养生学教学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4.
传统文化是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它既是一个知识体系,也是一个价值体系,它是整个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在对幼儿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学前教师无疑担负着最为重要的责任。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语文教学要以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己任,在学生人格塑造、思想启蒙、人生导向、精神修养方面都要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20,(13)
中华文明是中国历史的见证,是中国人精神的传承。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就有"衣冠上国,礼义之邦"的盛誉。经历了几千年时间的洗涤,中华文明才真正具有了比较完备的礼仪规范和传统美德,这项成就是令世人瞩目的。语文是一门语言文字学科,是我国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也有利于唤醒学生的文化传承和弘扬意识,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本文笔者重点论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0,(8)
在当今社会,时代飞速发展的同时人们对于素质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我国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也更加注重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语文教育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下面就来详细讨论一下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分析。  相似文献   

7.
方显跃 《科教文汇》2011,(32):67-68
作为人类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文化教育中,语文教学有着难以替代的关键作用;但由于现有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僵化、教学内容陈旧,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本文提出通过经典导读,增加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不仅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文化教育的载体,因为语文教材和教学内容中常常会包含许多民族文化方面的东西。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始终是人文教育的重要渠道。高等教育的社会化发展给高校语文民族文化精神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强化大学语文教育、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也成为大学教育教学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家对外的开放程度不断增大,在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国文化流入中国。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石,应积极自觉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更应该对于小学教育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本人从为什么要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实施方式两方面入手简单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学习与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国民素质的提升有着关键的推动作用。作为具有生命力的新生代群体,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道德品质教育成为小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为进一步推进对小学生的全面培育,本文提出在"数学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学科教学理念,根据这一教学理念提出具体、可行的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加强对数学原理的追溯、编制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数学习题集、让学生在预习时找故事等,通过在数学课堂上将传统的文化、故事与数学原理、数学知识相融合,达到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时红玲 《科教文汇》2011,(36):163-164
高职生受自身原因、外界不良环境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不足等因素影响,不能正确面对职业教育。作为高职班主任应树立现代管理理念,打破传统,努力营造适宜学生发展的优秀的班级文化,把班级建设成为有活力、有信仰、积极进取、富有时代新鲜元素的现代班集体,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职业教育带给他们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2.
通过树立正确的教学融入理念、制定合适的教学融入目标、精选恰当的教学融入内容、采用有趣的教学融入方法和布置灵活的教学融入作业等,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进而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生根、传承。  相似文献   

13.
李春来 《科教文汇》2011,(20):19-19,24
中职学校受“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的影响.长期以来只重视对学生专业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对文化课的教学.更淡化了对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培养,使得传统文化对中职学生道德素质培养等方面的作用没能得到有效发挥。本文从中职学校教学现状和学生情感现状分析出发.对传统文化在中职教育管理中的意义进行探讨.以期能引起中职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更好妯玲挥传统文仲的精盲意义  相似文献   

14.
刘诗安 《大众科技》2014,(8):133-134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赋予职业教育新的历史使命,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而文化课教学又是中职人才培养的基础,既要考虑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又要考虑为学生学习专业课提供必需的工具,还要考虑中职毕业生进入更高层次的职业院校学习和就业创业发展应具有的文化基础。如此重任落在中职文化基础课教师肩上,唯有明确文化基础课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让领导、师生和家长都引起重视,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力度,在课程开发、教育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方面下功夫,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担当起这份责任。  相似文献   

15.
王六凤 《科教文汇》2012,(18):69-70
中职的快速发展、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传统偏见,使中职学校仍面临着的诸多问题凸显,教育部门及学校积极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但当前中职学校的老师仍然普遍感觉到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如何改变学生学习现状,提高教改成效和中职教学效果,成为中职教师的当务之急。文中就汽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措施,浅谈了几点比较有效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牛清艳 《科教文汇》2014,(26):110-111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对人才的教育培养更注重社会性和职业性。中国经济的崛起推进传统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融合,促使高职英语教育已经由工具性语言教育向英美文化转向。此时,高职英语教育仅仅依赖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将本土文化融入其中,促进本土文化与英美文化的有效融合。但是从目前高职英语教育情况来看,由于过于重视本土文化而导致英美文化严重缺失,本论文着重探讨高职英语教育中英美文化的缺失。  相似文献   

17.
黄晓波 《大众科技》2012,14(4):206-207
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改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多数中职学校往往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应重视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条件与社会环境,走出单纯校园步入复杂的现实社会中。  相似文献   

18.
梁淼 《科教文汇》2012,(17):89-90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唐诗宋词部分是最能体现古代优秀的中国文化,同时也是培养高职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材料,本文主要探讨高职语文唐诗宋词教学的问题,并结合本文的教学实践提出创新构建。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几千年文明历史的精髓,将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专业大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该文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的关系,将传统文化实践应用和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开发相结合,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能够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建设,在高职高专学前教育教学体系中培养优秀的学前教师队伍,并与幼儿园的需求相结合,从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孝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谚道:“德为成事之本,孝为入德之门。”[1]孝对于每个人都具有深重而长远的意义。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青年人的代表,是推动国家繁荣发展的新生力量,更应该适应时代的发展,将孝文化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