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英语存在着众多的多义词,传统的英语多义词习得较多地专注于追求词型与词义的简单对等,而随着语言学的认知转向,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论给英语多义词的习得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根据该理论,多义词的多个义项是以语义原型为基础的;多义词表现出"家族相似性"特征;多义词的词义范畴产生裂变,分化出次原型;多义词的词义范畴具有开放性特征。由此,英语多义词的习得应当注重掌握基本范畴词汇及其原型义项;采用认知策略对多义词进行信息深加工;结合语境习得多义词。  相似文献   

2.
以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为基础,阐释了一词多义现象的产生机制进行;认为一词多义现象是以基本义项为原型的词义范畴,通过原型分裂、原型转化以及次范畴化等途径产生词语的引申义,且随着词义范畴的不断拓展,其边缘越来越具有模糊性,并且与其他词义范畴出现交叉、重叠以及融合。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分裂义动词为对象,对俄语多义动词语义衍生中的客体题元层级化问题展开讨论。我们首先将建立由题元数目层级(概括题元层级)、语义角色层级、语义次范畴层级、论元形式层级及角色配位层级所构成的客体题元层级化描写框架,进而在此基础上对分裂义多义动词语义变化的客体题元层级化现象进行分析和探讨。相关分析、研究将能深化我们对动词多义语义关系实质的认识,同时能够对客体题元理论及其相关的动词语义、句法问题研究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原型范畴理论和隐喻认知机制为基础,分析对比英文"bed"和中文"床"的语义,发现该词的义项在两种语言中基本一致,是人类认知共性的反映和体现.其词义演变方式呈辐射和连锁相交叉的趋势,而且各义项以隐喻方式为主要纽带,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其原型意义通过隐喻性认知产生出了新的含义,组成了一张复杂的语义网.该基本范畴词的多项语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考英语越来越注重考查熟词生义,熟词生义的学习和融会贯通是英语学习的重要一环。文章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对高考真题中出现的熟词生义进行分析和解释,发现高考英语中出现的熟词的语义范畴存在原型效应,即熟词多个义项是通过"原型义"扩展、引申而来的,并得出以下五点教学启示:重视熟词原型义项,激活学生认知思维,构建熟词义项网络,鼓励"英英"词义阐释以及结合语境分析生义。  相似文献   

6.
原型理论在多义词领域渗透深入,备受学者关注。文章从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原型理论对多义词"星"进行阐释。研究发现:1."星"的中心义项为"看上去很小、发亮",其他义项由中心义项引申、演变而来,共同构成"星"的语义范畴。2."星"的词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在逐渐更新,新义多出现于网络媒介中,但新词义与核心义仍保持一定的联系。把握原型范畴各内部成员位置的不平等和其边界的模糊性有利于解释语言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对词义的理解与记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义素分析法证明了现代汉语中的单音节层级反义词必须词性上一致且属于同一意义范畴。由于语言发展的绝对性,再加上人类对同一事物认知角度的不同,这类反义词对在运用过程中表现出语义的不对称性,无标记项不仅具有自身的意义,而且还包含与其自身相反的意义。由这类反义词对构成的复合词在构词形式上也体现了汉民族的审美意识及哲学观点。它们的词义一般都在基本义的基础上产生了引申义或比喻义,在特定的语境中,这类词的词义往往偏指一方,构成偏义复词。  相似文献   

8.
孔莎 《考试周刊》2008,(2):160-161
对多义词的研究由来已久,而近二十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我们对词语多义性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心理学中的范畴原型理论被引入认知语言学来解释义项之间的关系.语义范畴被纳入原型范畴,其中心义项即原型义项,被认为是语义范畴最具代表性的义项,往往是人们首先认知的,也是语言符号最早获得的义项."原型转换"和"原型分裂"又是多义词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基础理论.认知语言学的范畴理论包括原型范畴理论和范畴层级理论.范畴的最典型的成员就是原型,范畴包括有基本层级范畴,上位范畴和下属范畴.范畴化具有认知功能,认知语言学的范畴理论有助于分析和确定词语语义.  相似文献   

10.
郭常红  汪淼 《考试周刊》2008,(21):62-63
本文以特里尔的聚合语义场、波尔齐希的组合语义场为主要理论依据.分析语义场中的词义聚合关系、词义组合关系在二语词汇习得中所起的促进作用.分析结果表明,语义场理论有助于形成二语词汇习得中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的语义网络.对二语词汇的"深度"和"宽度"习得能够产生双层促进.  相似文献   

11.
溧阳河南话中的"把"字,可以作量词、介词,也可以作动词.作动词时语义实在,表示"给予"义.这种词义存古现象既有助于考察溧阳河南话的来源,又可以佐证"把"字词义演变和发展的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12.
杨丽梅 《天中学刊》2010,25(2):121-123
从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理论出发,研究其在外语教学中所起的作用.在词汇教学中要注意重视基本词义和延伸词义的关系,重视单词之间的语义联系.  相似文献   

13.
过去对于"把"字句语法意义的几种解释都没有把握这种句式意义的基本特质。我们认为"把"字句的基本语义要求是表明行动的主动性,并因为叙述视点不同形成了外向和内向两种语义传递模式,由此演化出一些具体的句义类别。"把"字句的语法意义是基本语义、语义传递模式和具体句义类别构成的层次性系统。  相似文献   

14.
吕雅菲 《时代教育》2006,(12):169-169,179
本文通过原型范畴理论来分析英汉基本色彩词一词多义现象,试图对原型范畴理论有所完善。并且还试图将原型范畴理论和Berlin&Kay提出的基本色彩词理论结合而成的整合研究模式来分析英汉基本色彩词义,通过实证解释Berlin&Kay的基本色彩理论的蕴涵层级现象。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通过转喻、隐喻、心理扫描、突显等认知机制对持续时间副词"仍然"的多义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转喻是"仍然"词义生成的认知理据;(2)它的词义延伸依赖隐喻的认知思维结构;(3)本义和扩展义组成一个包含图式、范畴和次范畴的复杂网络.  相似文献   

16.
一个词的所有义项产生于人与客观世界的互动、体验的过程中,各义项依据"家族相似性"联系在一起,共同组成该词的义项范畴。一个词的义项范畴中一般存在一个原型义项,其它义项在原型义项的基础上依据原型属性通过"原型分裂"和"原型转换"而产生。本研究基于词典中所列义项和语料库中的语料,考察语料中"头"(head)的不同义项和语言表达形式,从原型裂变及转换视角探讨和分析汉英"头"(head)的义项产生过程及其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17.
基本颜色词是具有专门性、代表性和确定性的词的聚合。基本颜色词自产生以来,词义一直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基本颜色词词义可以分为隐喻义和象征义。语义不断扩展并表现出不平衡性,由表示颜色义扩展到表示性状到象征义的产生,语义不断抽象化。基本颜色词词义的这种演变是隐喻思维的结果,而象征义是隐喻义进一步抽象的结果,它们的产生都有一定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18.
夏珺 《教育教学论坛》2019,(12):203-204
本文基于原型范畴理论框架,阐述了网络新兴词汇的范畴模糊化和非范畴化的现象。从原型范畴来看,核心易向边缘模糊,比如"某族"、"某体",某些情况下,在原型范畴模糊化的过程中,词义发生了改变,因而导致大量网络生词出现。从非范畴化来看,网络新兴词汇构成方式主要有自由组合、汉字谐音、数字谐音和拼音缩写等。  相似文献   

19.
王雪槐 《文教资料》2008,(21):37-39
本文解释了几类"~奴"的词义,分析此类词产生的历史渊源,现实原因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程莹 《海外英语》2015,(1):62-63,67
在研究原型范畴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如何将原型范畴理论运用于英语词汇教学之中。原型范畴理论对多义词教学的启示有:要重视基本范畴词汇的学习、重视多义词的教学,丰富学生的语义,以及重视在词义扩展中隐喻和转喻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