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贞堡是客家人来永安后结合本地实际兴建的围龙屋式的建筑。安贞堡的一些壁画作品折射出客家的民俗意识和客家民性。这些作品是客家民俗与民性的一个缩影,它承载着大量的民间美术信息,同时也体现出多民族和多地区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2.
贺州客家围屋是客家人居住的场所,由贺州客家人自己设计、建造,是贺州客家人精神的遮蔽物.贺州客家围屋雕刻的象征意象、色彩和雕刻主题是客家人的生命召唤、生命活力和生命飞扬的表现.房屋整体风格表现出华丽与质朴、厚重与轻盈相结合的特色,表现了贺州客家人雕刻文化上儒道互补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3.
客家围屋作为客家人典型的居所建筑,它蕴含着丰厚的精神内涵,凝聚着以生命为核心的生态美学意蕴,具有良好的审美性。居所选址要讲究地理生态性,结构布局要体现天人合一,房屋功能要表征政治伦理生态,总之立足于生命的有效生存。围屋的生态性对于形成客家人的精神世界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客家围屋作为客家人典型的居所建筑,它蕴含着丰厚的精神内涵,凝聚着以生命为核心的生态美学意蕴,具有良好的审美性.居所选址要讲究地理生态性,结构布局要体现天人合一,房屋功能要表征政治伦理生态,总之立足于生命的有效生存.围屋的生态性对于形成客家人的精神世界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广西贺州沙田客家话与广东梅州客家话的词汇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并从贺州白话、官话和本地话的词汇中寻找相异的根源。由此筛选出属于沙田客家话独具的特色词,从而进一步印证语言稳固性、差异性以及因接触而发生变异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从教育情结看客家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人具有深厚的教育情结,是一个十分崇尚文化、重视教育的族群;崇文重教、耕读传家是客家人的立身之本.客家人的教育情结不是偶然形成的,而有其历史、社会和地理上的因由.客家人还富有一种独特的精神,这与教育的作用密不可分,教育造就了他们的优异品质和进取精神.客家人主要通过家庭教育、宗族教育等来塑造客家精神.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客家人研究领域,历史上一些杰出人物纷纷被纳入“客家人”的范围。从学者们所提出的“客家人”概念的内涵界说可以看出,很多“客家名人”并不应该列入“客家人”范畴内。本文仅以唐代名将郭子仪为例对“客家名人”的属性进行考辨。  相似文献   

8.
语言学在追求科学性的过程中无可避免地陷入"人的缺失"的困境,这提示了语言研究的杜会学视角的必要性.在方言分类问题上,语言学把方言定义为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把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自身的特征作为方言分类墓准;语言社会学则认为,方言作为一个族群的母语,既是一个族群区别于其他族群的重要标志,又是一个族群自我认同的基础,因此语言使用主体的族群认同也应该成为方言分类墓准之一本文从语言社会学的视角,重新检视被语言学家归类为客家话的闽粤赣边区诸方言之间的异同,选择其中典型,辨析这些异同与各方言使用主体的族群认同之间的联系,挖掘相同的或不同乃至对立的族群认同形成和存在的社会历史原因,尝试对语言学关于客家话界限的规定予以语言社会学的补充.  相似文献   

9.
<正>"客家"一词的产生大概在明末清初,《广东通志》卷九十三《舆地》引《长宁县志》"当地相传建县时,福建来此者为客家",又引《永安县志》"自江、闽、潮、惠迁至者名客家"。"客家"本来指明末清初广东中部地区的土著人对由闽、粤、赣交界地迁出至本地落户的移民专称,后来泛指所有操客家方言的人。  相似文献   

10.
清领台湾时期闽粤两省的客家人与福佬人在原乡人多地少、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冒险来台讨生活。伴随他们来台的是原乡的祖籍神,福客移民希望在新拓之地得到祖籍神明的庇佑。随着移民在台湾的拓垦,原乡的祖籍神在台湾传播开来。福、客族群在拓垦过程中的错综复杂关系,最集中、最完整地体现在民间信仰。来自原乡的祖籍神是福客族群在协作拓垦时期的共同守护神,是族群关系紧张、族群意识高涨的标识,反映了福客族群的最终融合。透过客家民间信仰在台的变化,可以看到其背后福客族群关系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一方面,两岸客家话因为有源流关系,所以词汇共性很多,这是主要的方面;另一方面,台湾客家话与大陆原乡客家话分离时间较久,两者词汇出现了差异,这是次要的方面。本文对此进行了举例论述,并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从两个老太太讲的民间故事中,分析秉塘话的语音、词汇及语法特点。语音方面的发现是连读变调的规律。词汇方面,跟普通话相同的词占34%,加上跟普通话靠边的词共占45%,跟普通话不同的词超过半数。语法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量名结构作名词用,动词重叠表示动作的持续,没有处置句的专门格式。从自然语言中分析方言的特点,是方言调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不如利用字表、词表的调查全面系统。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粤台两地客家人主要聚居地作为考察对象,基于如下考虑:一是两地居民都以客家人为主,二是台湾地区的客家人的祖先又主要迁自粤东的客家地区。据作者实地考察,从文化渊源上看,粤台客家是一家;从移民史上看,粤东客家人迁台的时间,虽然比较闽南人迟,但他们在参与台湾岛的开发与建设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不容小视  相似文献   

14.
赣西北客家是客家人在江西的主要聚居地之一,自明清入迁以来,其民俗文化有了较多的发展。从语言使用现象来看,客家话在赣西北客家后裔心中仍有较强的向心力,双方言现象是赣西北客家文化区的普遍存在。由于民俗文化具有传衍的连续性与变异性,客家人自闽粤迁入赣西北,百年后形成不同于迁出地闽赣客家文化的发展特点,主要体现为典型语言特点轮廓逐渐模糊,文化心态呈现避闭→开放的转变,文化发展前景呈区域趋同态势,究其成因,赣西北客家文化独特风格的形成既出于民俗文化内在发展规律,同时又源于自然、政治等外在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5.
香港新界客家话有一个否定词"口盲",表示"暂时还不……"或"暂时还没……"的意思,它在别的客家话里也是经常可见。本文经过分析和考证,认为它来源于义同"唔不曾"的"唔省",是"唔省"合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莲塘客家生态博物馆收藏的文物都是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用品,包括生活、生产与文化三大类.这些馆藏文物反映一种追求历史的审美取向,因而也凸显了社区居民就是自己历史的主人,从而于心理层面也达成了精神自足.因为要表征生活化历史,因此馆藏文物就必须不仅于宏观层面,而且在微观层面都要表现文物生存的社会生态环境,如此才真正显现生态博物馆的特性.  相似文献   

17.
民居建筑作为一个审美文本,必然物化一定的审美理想与追求.考察贺州市客家民居,可以发现事实:它是一个不断解放个性的审美文本,因此,这个文本也表征客家人不懈的个性解放追求.  相似文献   

18.
客家人的和谐观是在特殊的生存环境和特定的时空条件上生成的。本文运用生态美学的相关理论,从天人之美、人伦之美和人性之美三个维度对客家人的和谐观进行了分析论证,阐明了客家人的和谐价值观对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在2012年实现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并明确要求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实行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落实的投入体制,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河北省义务教育经费逐年增加,义务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教育经费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各级政府应依法保障教育投入,建立并完善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教育财政制度;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市县要从财政上适当倾斜;继续大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完成改革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