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保障人民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学校教育,以培养人的全面、充分发展为旨归;而课堂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全面、充分发展的主阵地。保障人民的表达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体现在学校教育上,就必须确保学生的课堂表达权,让学生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一具体部署,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在整治权力滥用现象、打击和惩治腐败、从严治党上的决心,更反映了我们党在加强权力运行上更加注重公开、公平、公正的坚强决心。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完善的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八个坚持"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四个监督"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相似文献   

4.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关键与核心是让权力在法治的阳光之下运行,也就是让权力运行在法律理念、“良法”、权威与公正的司法以及公民的法律监督之下。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保障职工参与管理和监督的民主权利。”高校是党外知识分子相对集中的地方,汇聚着一批党外各方面代表人士,他们是学校改革发展和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发挥好党外代表人士的民主监督作用,是高校实现管理民主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6.
实践证明,权力没有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是非常可怕的.为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就必须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要大力发展民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要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运用法治方式防治权力腐败.  相似文献   

7.
权力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或政治现象,表现为动态性,即随着社会或政治的发展处于不断运行之中。在具有多种走向可能性的权力运行中,规范化是保证权力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原则下顺运行态势的选择。社会政治的发展、政治科学的完善,离不开特定权力运行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当前在农村广泛推行的村民自治,是我们党作为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广泛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形式,是党加快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实现党的执政方式民主化的重要资源。然而,只有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才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不受侵犯,才能有效地实现党的执政方式的民主化。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监督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本着从实际出发,从能用、管用的角度出发,监督应重点抓三个问题,即监督谁,监督什么,谁来监督。监督谁,就是回答监督对象问题。从理论上讲,所有掌握公共权力的人都是监督对象。监督所有拥有公共权力的人能否正确行使权力是完全正确的。这是问题的  相似文献   

10.
易金玲  史松 《教育》2015,(9):74
信仰是风帆,它能够指引青春之舟不偏离正确的航向;信仰是灯塔,它能够导引人生走出迷茫和困惑;信仰是支柱,它能够让青春之树在阳光下茁壮成长。大学生是我国社会结构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关键群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着重掌握的重要对象,青年思想素质、政治素养、价值取向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整个民族的前途和未来。  相似文献   

11.
与权力不受制约的专制政治相对立,民主政治将权力制约权力作为自己的最高原则。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延续,毫无疑问,分权制衡是题中应有之义。首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內容是人民当家作主,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一切权力。然而社会主义社会实际上还不能为每个社会成员都提供直接参与国家管理的机会和可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的主要形式是代议制民主。这种权力所有和权力行使的分离,使权力在少数人手中集中起来。如果不对这种集中起来的权力进行制约,很难保证权力在运行过程中不衍生出某种特殊的利益来,从而违背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其次,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的利益尽管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人们在经济基础、社会地位、教育程度、地域关系等方面的不同,阶级、阶层之间的差别将会长期存在。因而社会主义社会客观上存在着多元的群体利益。每一种群体利益都有其相对的独立性,都有权要求在民主政治运行中的政治行为符合自己的利益。如果权力之间不互相制约,难免顾此失彼,很容易突出某一部分的利益而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引起矛盾的对抗和激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紧紧依靠人民成功开辟和坚持的一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路,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正确道路。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把政治体制改革摆在改革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3.
引导和完善网络监督,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管理和社会管理,从制度和法律层面监督各级行政官员的权力运用和施政行为,保护公民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积极利用网络监督,把握好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弘扬正能量,努力实现社会和谐的目标,为构筑“中国梦”奠定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一、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15.
政治权力,又称国家权力,是统治阶级具有的领导力量和支配力量,“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①。在我国,政治权力与广大人民群众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因而政治权力是否建立在良性运行基础上,是否合乎法律,符合公众的意志,能否遵循自身发展规律,是保持人民当家作主地位,保持政治权力对整个社会执行普遍约束和控制,以实现国家职能,保持政治发展和社会稳定进步的关键所在。在我国,由于人口众多、幅员广阔、经济生活条件相对落后等原因,是难以实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设想的“通过人民自己实现人民管理制”②,“普遍吸收所有的…  相似文献   

16.
国家颁布的新《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把课程内容调整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四大模块。其中,对政府职能的介绍是《政治生活》模块的重要内容,目的是要让学生明白,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承担着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提供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职能。并对政府的基本职能概括为管理与服务,希望通过对政府职能的  相似文献   

17.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党内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面旗帜,反腐倡廉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块基石。要筑牢基石,党内民主是关键,人民参与是核心。官员公选、官员问责、社会监督员等是从授权、慎权、督权三个权力运行的重要部位人手,循着党内民主的方向,依靠人民的力量推动反腐倡廉建设的制度实践。  相似文献   

18.
任何政治制度都具有其自身的矛盾。虽然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的矛盾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矛盾有本质区别,但不能否认它的存在。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一切国家权力的来源,但由于国家权力本身所具有的相对独立性和普遍强制性的特点,因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国家权力的独立性与人民的主权性之间的矛盾。它不是对抗性质的矛盾,而是在统一的基础上出现的非统一性的矛盾,但不能排除它有裂变的可能性。促使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就是逐步地克服和消除这个矛盾,从而使国家的政治权力与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走向完全的统一。鉴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积累了科学的执政经验。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前提下实现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是科学执政的理论前提;树立“以人为本”的政治观,把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当作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是科学执政的本质;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建立科学的权力运行约束机制是科学执政的保证;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是科学执政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任何政治制度都具有其自身的矛盾。虽然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的矛盾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矛盾有本质区别,但不能否认它的存在。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一切国家权力的来源,但由于国家权力本身所具有的相对独立性和普遍强制性的特点,因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国家权力的独立性与人民的主权性之间的矛盾。它不是对抗性质的矛盾,而是在统一的基础上出现的非统一性的矛盾,但不能排除它有裂变的可能性。促使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就是逐步地克服和消除这个矛盾,从而使国家的政治权力与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走向完全的统一。鉴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