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笛卡尔以来,主体问题始终是哲学所关注的问题之一。在不同的时期,随着人们对主体的理解和定位的不同,特别是在后现代,出现了一种强劲的消解主体的倾向,譬如,德勒兹与福柯。德勒兹对主体的解构奠基于他的事件哲学、块茎说及伦理价值学说;而福柯围绕着主体的诞生和消亡对现代哲学史、思想史进行了历史考察,最终得出了这一结论:主体必将,也正在死去。并且,德勒兹和福柯在对主体这一概念的规定上、解构的重点内容上或者逻辑根据上,以及主体解构所使用的方法上是不同的。通过比较得知:后现代对主体的破与立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体化的,即定调的开端首先就是“无-有”“破-立”的生成悖论。同时,通过比较也使我们认识到:在20世纪,作为主体的人要认识到自身能在的限度及自己的“身位”,切忌骄狂地认为自身可以作为一切事物的“尺度”。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中叶法国学术界现象学与结构主义的纠结中,崛起了德里达、福柯和德勒兹等新一代后结构主义思想家。"符号"(sign)是源自当时文学批评争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在今天仍然值得深入探讨。在当代西方符号诗学从二元论到多元论的嬗变轨迹中,德勒兹诗学受皮尔斯等人多元符号思想影响,扬弃索绪尔一脉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观念,体现出多元流变的特质。在德勒兹文学批评著作和电影艺术哲学著作中,符号诗学是一个重要的维度。在跨语境意义上,德勒兹差异哲学衍生出来的符号诗学突破西方传统的二元论思维模式和语言学局域,富于当代学术意识,并且与中国古典诗学题旨构成一定的思想共振关系。这种跨语境耦合,能够激活异质诗学的潜质,开辟新的思想探索空间。  相似文献   

3.
费洛伊德主义,又称精神分析或心理分析理论,这一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费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与17、18世纪以来资产阶级哲学把理性当作人类本性的传统观点完全对立,强调人的无意识本能欲望是人类行为的真正动因,从而也汇入了20世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中,并为非理性主义哲学提供了心理学和生物学的根据。  相似文献   

4.
德勒兹的电影理论主要是在对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加以注解并深入阐发的过程中形成的,它主要涉及运动、运动影像及其三个变体、回忆与梦幻、现在尖点与过去时面四个论题。在四评柏格森的过程中,德勒兹重新认识电影并建立了一种以时间—影像为核心的电影哲学观,他宣称电影影像是一类符号,但不是语言符号,并将"辖域化—解辖域化—再辖域化"的哲学美学概念运用于电影的分析中,建构了一种对于影像符号的"再符码化"构想,德勒兹的这些理论主张对审视中国当代国产贺岁片具有一定的学理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安娜·鲍威尔的<德勒兹与恐怖电影>很可能是国内外首次运用法国当代著名思想家吉尔·德勒兹的哲学思想和电影理论来分析恐怖电影的专著.书中以大量的恐怖电影来论证精神分析作为恐怖电影研究的传统理论,它是主题的、象征的、静态的,而德勒兹的电影理论则是技术的、情感的、动态的.具体而言,人格分裂和人生成异形不是人性向兽性的退化,而是进入另一种充满活力和互动的生存状态;恐怖电影展示的是情感和风格的动力学;噩梦与回忆不是被封闭在潜意识中,相反,它们体现了德勒兹的绵延时间观.  相似文献   

6.
艺术符号是德勒兹文学理论关键词之一。通过对艺术符号这一概念的再阐释,既建构了判定好的文学的标准,同时揭示了文学的能动性。好的文学是把物质性符号生成为艺术符号,对艺术符号的解释和理解是迥异于日常经验的。所以,充分理解艺术符号这个概念需要从艺术符号的生成和它潜在的可能性两个方面展开讨论,从而理解,从艺术符号转化为物质性符号,是文学对社会领域的影响与互动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后女性主义理论与后精神分析理论之间的联系是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拉康的后精神分析理论以语言学观念对于女性主义的身体欲望与写作欲望进行调整,把这种欲望的超越引入政治化与社会化的范围。正是这种观念成为后女性主义女性写作对抗男性社会压迫的主旨,对当代后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也不可忽略后女性主义对于拉康精神分析的批判,这说明二者之间存在依托也拒斥的双重关系。  相似文献   

8.
20世纪60年代,福柯对文学葆有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对鲁塞尔。他认为鲁塞尔通过制造读音相似、意义不同的句子展开情节,他离间了词与物的对应关系,让文字丧失表意的功能,成为一场自由嬉戏的游戏。语言不再是表象世界的工具,而成为它自己,那么文学也不再叙述故事、表象事物,而是进入一个词语不断增殖的迷宫。德勒兹延续着福柯未完成的道路继续生发、不断改写,造就了新的隐喻:“作者之死”变为“欲望机器”,词语“空洞”化作“差异重复”,“迷宫”思想成就“褶子”诗学,“外界”空间转为曲线“逃逸”。德勒兹受福柯的影响,认为鲁塞尔是伟大的重复者,最大程度地将差异纳入其中,以此延展出他的差异思想,构建一种全新的迷宫诗学。于是,文学以背离自身的方式从话语的裂缝中绽出,承担了反抗主体、解构理性的重任,显现出无限的革命性和先锋性。  相似文献   

9.
米歇尔·希翁的电影声音理论颠覆了以往的视听分析方式,将电影声音摆在了影响电影艺术性表现的突出位置上。在《视听》一书中,希翁论述了电影声音的重要意义,即通过声音的“增值”作用使电影画面得到充实,从而丰富了影像整体的视听效果。而吉尔·德勒兹在其所著的《电影》两卷本中同样关注了声音与影像的关系。电影作为一个整体性的影像系统,声音是其中重要的构成因素。在列举电影声音对画面的具体作用的基础上,结合德勒兹的影像理论,尝试对电影声音与影像的关系做出更进一步地理解,即电影声音可以直接构成一种影像。  相似文献   

10.
生成-动物作为德勒兹生成理论的一项具体实践,是德勒兹哲性诗学和文学批评中的重要概念,同时也是他反对西方传统的同一性和存在理念的有力工具。它通过物质身体对异质项的感知,生产出人与动物之间的解辖域化倾向,挑战了二元对立的权力机制。从这一角度而言,"生成-动物"被赋予了鲜明的政治色彩,暗示了由强势群体向弱势他者的政治生成,并成为引领弱势群体体认并反抗权力压迫的方式,呈现出后现代语境中差异化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为当下的现实政治及文化思考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1.
德勒兹创造了"根茎"概念来表达他心目中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多元化的思维模式。"根茎"思维模式具有多元化的异质连接功能,是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多元化的生成结构,这种思维模式具有独创性的视角和独特的逻辑。文章通过"根茎"同禅宗思维特点的比较,揭示了两者之间具有"家族相似性"或者说"异质同构性",间接地证明了2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同东方禅学之间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某些"同构性"。  相似文献   

12.
萨特的“反思”概念的本体论内涵与心理学的“反思”概念的差异:二者之间的对立首先体现于对时间性的理解,其次体现于思索“欲望”的不同的角度。心理学把“欲望”自在化、外在化、抽象化,而存在的精神分析则把欲望作为自为的根本存在方式。通过福楼拜的案例,萨特分析了个体根本性的生存欲望如何超越自在的语言而获得真正的“表达”和“写作”。最后,我们比较了德勒兹的欲望—生成的理论和萨特的欲望理论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尽管德勒兹的电影著作未及处理1980年代以来、欧美经典脉络之外的丰富而多样的电影形态,但是他所贡献的一些概念和思考仍具有进一步拓展"时间—影像"之后的电影研究的理论潜力。本文围绕"少数电影"的论题,梳理了从德勒兹的理论原点到后来不同学者的批评应用。这些批评应用包括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对好莱坞美学体系下"对抗性的现实主义"的讨论,达德利.安德鲁挪用"游牧"这一德勒兹术语对西非电影的考察,以及张英进为理解新时期中国电影而从不同的理论来源引入的"少数"话语,它们与德勒兹的问题意识之间建立起一种富于启发性的对话关系。这些批评实践反过来对德勒兹的理论术语和思想框架也构成了某种协商或修订。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析理论弥漫着悲观主义的气氛,积极心理学洋溢着积极的倾向,二者似乎绝缘,但通过文献资料的梳理表明,在精神分析理论中蕴含着丰富的积极心理学思想。  相似文献   

15.
精神分析构成了20世纪西方传记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文化环境,也对后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记的现代化与精神分析的介入密不可分,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的传记实践推动了传记的现代化进程。精神分析开辟了现代传记叙事的新领域、新角度,并将一系列重要的传记理论问题的探讨推向深入。  相似文献   

16.
在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和冲击下,中国现代历史小说不仅扩大和深化了表现领域,获得了批判传统文化的理论支持和精神资源,而且改变了传统历史小说注重情节演绎的叙述模式,拓宽和丰富了历史小说的写作途径与探索空间,实现了历史小说在文体和审美形态上的创新与多样化。  相似文献   

17.
学界一提起"仿像"便自然想到鲍德里亚,然而,"仿像"理论在德勒兹的思想中也占据重要地位。鲍德里亚主要立足于社会学领域,传承了麦克卢汉、列斐伏尔、德波等人对消费社会现象的认识,更加侧重技术层面,而德勒兹主要以哲学立场为视点,颠覆柏拉图主义、拒斥再现理论,更为侧重学理层面。可以说,德勒兹的仿像更为彻底。虽然二人遵循的是两种不同的影像思维逻辑,但二人都基于后现代主义立场,在"一"与"多"传统命题的框架内重新认识"仿像",考察真实与虚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无意识理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的学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理论是西方当代人文科学的重要理论支柱。他的精神分析学以无意识理论为核心,从心理结构理论衍生出人格结构学说、心理动力观和梦的理论。弗洛伊德创造性地将精神分析学说用于解释文学艺术问题,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精神分析美学观。因此,无意识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美学的学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处于同一文化圈的中、日当代小说,在双重人格的刻画和复杂人性的描写方面,有许多相同和可比之处.日本一些当代小说受到复杂的文化影响,中国儒家文化和佛教文化使他们的文化性格处于隐思和内向,而西方基督教文化和精神分析学又使他们具有原罪意识和原欲的冲动,神道教和武士道精神并未完全消亡.在现代社会中,文化的冲突更加激烈,致使人的灵魂的绞杀更加深重,于是人物命运的指向较多的是走向死亡.中国小说在描写人的复杂人性时,更多是在于表层欲望的宣泄,较少触及人的精神层面,应当说中国作家对复杂人性的描写要肤浅一些.  相似文献   

20.
当前,随着经济市场化、资讯全球化带来的大众思想文化多元化、利益多样化的挑战日益加深,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增进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认同显得尤为迫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科学地借鉴古典精神分析视野下的认同理论,在高校德育的过程中重视潜意识认同、自我认同、群体认同和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对于创新德育方法体系,增进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均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