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鲍照,南朝宋文学家,史书未专门立传,后人仅能从<宋书>、<南史>的<临川烈武王道规传>和<南齐书·倖臣传序>,以及虞炎的<鲍照集序>中找到有关他的籍贯和生平的简单记述.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明人朱国祯(祯一作桢)《涌幢小品》已有中华书局1959年版、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200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入《明代笔记小说大观》本第四册,由王根林校点。兹考订明人林偕春的籍贯如下:  相似文献   

3.
方国珍的籍贯在黄岩洋屿(现属台州市路桥区),得到史学界大多数学者的认可,但有少数人却认为方国珍是太平(今温岭市)人,或宁海人。根据正史、方志、宗谱等史料,论证方国珍籍贯,并辨明其出错原因。  相似文献   

4.
宋人冯山,字允南,蜀地著名文士,在巴蜀文学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然其生年失载,甚憾。笔者据《全宋诗》冯山诗作《丁卯除夜》推断其生年当为1031年(宋仁宗天圣九年)。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对荀子籍贯的研究,大致有以下三种说法一是荀子山西郇邑人说(包括临汾说、临猗说、绛县说等);二是河南原卫国故地人说;三是河北邯郸人说.根据现有的史料和考察,本文认为荀子的籍贯为赵国都城邯郸是具有较为充分依据的.  相似文献   

6.
孙庆 《文教资料》2008,6(12):77-79
王韬是近代著名改良主义思想家,由于上书太平天国而遭清延通缉,一直漂泊在外,因此关于他的生平史实争论也比较多,本文就王韬生卒年月及籍贯两个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孙过庭的籍贯有三种说法 :一、吴郡 ,二、陈留 ,三、富阳。本文在多方面否定陈留说的基础上 ,进一步补证富阳说之不可靠 ,从而力主吴郡说  相似文献   

8.
唐人李善、李邕父子籍贯一直存在异说。两《唐书》说李善父子是江都人,后人多从此说。而与李邕同时的李白、杜甫、颜真卿等人则称“江夏李邕”。据李邕及其家族墓志铭,李善父子实为唐代江夏(今属湖北咸宁)人。其世系亦历历可考。  相似文献   

9.
经堂教育大师胡登洲,系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创始人。其籍贯及麦加朝观等事,历来说法不一。本文搜集大量资料,从历史文献、私家著述、碑刻及实地考察等方面详加考证,确证胡登洲的籍贯既非渭南、亦非华州,咸阳郊区及胡家沟等说亦不确切,而应是明代西安府咸阳县渭城里人;本文还从五个方面分析考证了“故意加朝观”之法纯属后人杜撰,无论从史实、碑刻或清理方面均难以成立,同时对生平其它问题也作了详细论析。  相似文献   

10.
王三毛 《文教资料》2006,(33):185-186
南宋作家王质的籍贯与居住地,各种地方志及著作意见不一,有兴国县说、兴国军说,也有笼统说“兴国”的。本文考证认为,王质祖籍郓州(今山东东平县),占籍兴国军(今湖北省阳新县),居住地一直在兴国军。  相似文献   

11.
清人徐养原、王引之、汪远孙、章寿康等云董增龄为归安人,清人汪曰桢以及近代周庆云修纂《南浔镇志》只云董为归安廪生,近代学者范希增、王欣夫等以董增龄为乌程人。由于资料未足,这两种说法都各有理据,也都未为稳妥。  相似文献   

12.
《明史》载,明末办理镇压农民起义的兵部尚书、九省军务总理大臣熊文灿,是贵州省永宁卫(今四川省叙永县)人。本文对熊氏籍贯进行了考证,认为熊文灿是冒充永宁籍而生长于今沪县境内云锦乡的沪州人,并揭示了其冒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李公麟籍贯及其晚年隐居的龙眠山所在地归属一直存在争议。其缘由是史料典籍记载不一,历史上州县行政区域重新划分及地域相近等因素造成。根据相关文献资料比较分析及李公麟在舒城、桐城两地遗迹实地调查,认为龙眠山主体在桐城,但也包括舒城境内的龙眠寨,李公麟籍贯应为庐州舒城人即今安徽舒城人。  相似文献   

14.
《教育文化论坛》2010,2(4):106-111
尹珍是"生于荒裔"的东汉时期著名儒学者、教育家。其历经风霜,北上"从汝南许慎、应奉受经学、图纬。学成,还乡里教授,于是南域始有学焉"。长期以来,尹珍的身世、籍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其影响,"凡属?柯旧县,无地不称先师",遗迹众多,声名远播。文章通过考证,认为尹珍的籍贯为东汉?柯郡毋敛县(今贵州独山、荔波境内);其学成返郡后,主要在条件较好的鄨县各地(今贵州绥阳、正安)招收学生,从事教授。渐而名著声誉,成开南疆学校教育之先师。  相似文献   

15.
明代巡抚制度始于洪宣之际,督抚在明朝尚带有临时派遣的性质。云南地处明王朝西南方,地理位置特殊。因其靠近边境且蛮夷易发生叛乱,严重威胁王朝稳定,使中央派遣官员巡抚云南成为必然。明代从正统元年(1436年)开始派遣官员巡抚云南,被派遣至此的巡抚籍贯分布呈现出一定规律,兹以此为视角探究其上任与去向,以期从新的角度解读明督抚制度。  相似文献   

16.
关于言子的籍贯,学界历来有鲁人说、吴人说、南京人说三种说法,通过梳理言子籍贯落地常熟的过程,可以正本清源,还原历史真相。在确证言子籍贯的过程中,南宋时的孙应时、朱熹起到了关键作用,经过他们的努力,基本确立了言子籍贯吴人说。孙应时代表着官方对吴人说的认可,朱熹则代表着学界对言子籍贯的认可。这一学案的考察,对于当今传统文化研究,尤其是以言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及江南文化的研究有着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从县长群体籍贯看民国时期宁夏地方政治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政府时期,宁夏的县知事群体籍贯分布格局与晚清一脉相承,由此可见北京政府对地方政权的改造力度。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随着新的势力马鸿逵军阀集团的入主,宁夏县长群体籍贯也经历了深刻的变迁,其分布格局演变轨迹大致为:由遍布全国各省区到马鸿逵及其所属的15路军早期活动的省区最后转向宁夏及其邻近的省区,官员任职的区域逐渐遵循经济、地缘等人才自发流动因素的调节,在一定程度上彰显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宁夏地方政治变迁的合理一面。  相似文献   

18.
关于罗贯中之籍贯,以山西太原说与山东东平说之争论最为激烈。主山西太原说者,依据贾仲明《录鬼簿续编》"罗贯中太原人",认为罗贯中是山西太原人;主山东东平说者,依据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庸愚子序"东原罗贯中",认为罗贯中是山东东平人。又有学者提出"东太原说",致使罗贯中籍贯的争论更加复杂化。罗贯中籍贯山西太原说的合理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论证:"山西太原说"有直接而明确的文献记载,"山东东平说"则至今未发现有直接而明确的文献记载;庸愚子序"东原罗贯中"之"东原",不仅指山东东平,也指山西太原,"东原罗贯中"应是山西太原罗贯中之意;古今只有一个位于山西的太原,所谓山东之"东太原郡",是个侨置而虚设在山东的地名,有郡名而无实地,其实质指的还是山西太原。  相似文献   

19.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所载清代福建进士中存在一定的误刊,其种类主要有误他省进士为福建进士、误福建进士为他省进士、误为省内他县进士、进士籍贯地名字误、进士籍贯刊载失范以及进士人名漏载等六种.  相似文献   

20.
柳宗元出身名门望族到后来的逐渐衰落,柳宗元为文屡言此事。关于柳宗元的祖籍和家族祖先世系及其父母辈、后属,历代有所论及,但极其简略,需要我们依据各方面材料进行梳理和考证,诗文如其人,知其人,论其世,不无俾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