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追溯中国传统文化,萃取先秦时期蕴含在荀子思想之中的生态智慧——“敬天”“顺天”“用天”思想,实现了其在“生态文明理念”“生态哲学观”“生态消费观”三个维度的继承与发展,使中国式生态现代化道路具备鲜明的时代性与先进性。深入挖掘荀子生态思想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智慧,可以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作为先秦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荀子的思想的形成,受到了管子思想多方面影响。荀子的自然天道观是在吸收了管仲自然观中的唯物主义因素基础上逐步形成的,荀子的勘天思想是对管子“人君天地”思想的深化。  相似文献   

3.
荀子的民本思想吸收了孔孟民本思想的重要内容,糅合了诸子学说。其内容主要体现在君舟民水、立君为民、礼生为民说和富民富国、节用裕民、通商安民方面。学习借鉴荀子民本思想的合理成分,对于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推进我国的民主化进程,具有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一年一度的教师佳节里,学一学荀子高屋建瓴的教师论,很有兴味,也很有意义。 荀子是我国先秦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学说影响十分深远。荀子在《礼论》中写道:“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在荀子以礼为纲的社会秩序构想中,“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其中的核心。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天地君亲师成为并立于广大民众的心目中最为崇高的神祗,高居于神坛之上。对这一传统的形成,荀子的学说无疑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孟子的民本思想根植于儒家传统之中,他的民本思想比《榖梁传》的“民者,君之本也”更深刻,更远胜于荀子、韩非的君本思想。孟子认为,性善是民本思想的前提。依据民本原则,人民有获得贤人统治的权利。贤人获得统治权的方式有四种:禅让、革命、贵戚易位、流放君主。与孟子不同,荀子思想中存在君本思想的倾向,韩非又将其发展为彻底的君本主义,这不利于维护人民的利益。文章的结论是,性善论、权力公有、选贤与能是孟子民本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孟子民本思想的内涵是丰富的,不能以“积德与天命”概括之;民本思想远胜于君本思想;人们应在平等基础上构建社群关系;在理解孟子思想时,要注意其思想的创新型转化、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荀子作为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基本上贯彻了孔子的民本思想与从道不从君的政治主张。荀子在沟通了儒家与君道的关系后,一方面使儒学成为显学,一方面也使得儒家走上了对皇权的依附道路。我们不应该全面肯定荀子,但也不能抹杀其对儒学传承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在一年一度的教师佳节里,学一学荀子高屋建瓴的教师论,很有兴味,也很有意义.荀子是我国先秦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学说影响十分深远.荀子在《礼论》中写道:“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在荀子以礼为纲的社会秩序构想中,“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其中的核心.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天地君亲师成为并立于广大民众的心目中最为崇高的神祗,高居于神坛之上.对这一传统的形成,荀子的学说无疑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敬天法祖观念的演进及其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敬天法祖观念起源很早,但初期与政治并无关系,到了商代方被用于政治当中.周代是这一观念的成型期,这与宗法观念的建立是分不开的;汉代为这一观念的集大成期,这与汉武帝和董仲舒的推动作用有关.敬天法祖观念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其被运用到政治上可从敬天和法祖两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9.
荀子作为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基本上贯彻了孔子的民本思想与从道不从君的政治主张。荀子在沟通了儒家与君道的关系后,一方面使儒学成为显学,一方面也使得儒家走上了对皇权的依附道路。我们不应该全面肯定荀子,但也不能抹杀其对儒学传承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荀子是《春秋穀梁传》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荀子学习和教授《春秋左氏传》当在与赵孝成王议兵于赵之前。荀子一生思想的发展是有脉络可循的,他早年学习儒家的传统思想,偏重于古代礼乐制度;中年居于稷下学宫开始创立新说,主张法后王;晚年见秦政之暴,弟子李斯相秦,荀子为之不食,荀子思想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荀子一生思想发展变化的脉络及其学习和教授《春秋》三传的先后顺序有利于认识《春秋》三传思想的差异。荀卿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因家于兰陵,在“亲亲上恩”的文化大环境之下传授《春秋穀梁传》,使《春秋穀梁传》“亲亲上恩”的文化因素得到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1.
师道杂议     
师,传道、授业、解惑也。尊师重教是中国古已有之的传统。师与天地君亲并列的观念,远在荀子之时就已出现。明清之际,一般人家厅堂中部立有“天地君亲师”这样一个牌位。辛亥革命后,皇帝没有了,民间渐而将“天地君亲师”改为“天地国亲师”。在中国古代普通民众心目中,天、地皆是虚位,君或国也是虚而远之的对象,故五大尊中,最为百姓看重的是“师”。  相似文献   

12.
匈奴人的哲学观念可以从敬天、敬日月的天道观中窥其端倪;匈奴人的宗教思想则以萨满巫术为主题,以颜色、方位崇拜为表现形式;匈奴人“贵壮贱老”、“人人趣利”的道德与价位观念当视为匈奴人所处时代、社会之产物。  相似文献   

13.
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能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儒家天论思想的深远影响有分不开的关系。先秦儒家天论思想产生时,由孔子继承了传统天论的宗教性,随后孟子、荀子丰富了儒家天论思想的内涵。先秦儒家天论思想的发展过程中,人与天的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荀子主性恶,法后王,隆礼义,思想颇具系统.其主要特征是主张礼治,其重要的内涵是重视君主.然荀子的尊君和法家的尊君不可视为同构,因为他根本没有离开儒家的基本立场,而是从儒家的重礼出发去尊君的.他的"君道"论,"君臣关系"论,"臣道"论足以显示它与法家的说法是迥然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荀子从天道、人性与社会三个层面论证了人-人秩序之必要性,使其具有了坚实的理论根基;荀子对父子秩序的阐释达到了儒家的新阶段,使孝具有了更强的社会意义;荀子重视君臣秩序观中双方的责任,但又存在君本位的缺陷;在君民秩序问题上,荀子也呈现出“君本”与“民本”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春秋时期的天人关系出现了极大的转变,完成了由天命中心论向人本主义的过渡。《左传》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思想转变,体现了春秋时代在敬奉天道的基础上,以“德”为基础,将“敬天重人”和“保民重民”结合在一起,高扬人道的价值,理性地构筑天人关系,并且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7.
荀子既是君主论者,也是民本论者。他把君主论与民本论结合起来,建构了一整套关于国体问题、国家功能问题、国家起源问题以及政府体制问题的系统理论。这一理论既肯定君的人主地位(统治地位),也肯定民的根本地位(对君的制约作用)。由此证明,荀子不是君主专制论者,而是受民本论制约的君主论者,是君主民本一体论者。那种把荀子的政治思想说成是君主专制主义的观点是没有理由的。  相似文献   

18.
荀子思想中,最具光辉的,无疑是哲学思想。但前人研究已多,无庸重复。今仅就其政治思想,作一初步的、概略的探讨。一、产生背景与哲学基础1.荀子政治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有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又说:“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  相似文献   

19.
荀子是我国先秦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学说历史影响十分深远.建立以礼义为核心的、有秩序的和谐之世是荀子的理想,这在他的"为师观"中有充分的体现.荀子为师,讲求政教合一;<荀子>一书,君师、人师共在.他们身负道德教化之重任,需要具备"师术有四"所提出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20.
"隆礼重法"与王霸兼用——荀子政治思想研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是继往开来的一代大师。他生于礼制社会结构已经解体、新的社会秩序尚未建立起来的战国时期。面对当时礼崩乐坏、诸侯异政、烽烟四起的政治现实,荀子进行了较为理性的思考,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兼取先秦诸子百家之精华,构建起独具特色的政治思想。这一思想以“明于天人之分的”天道观、“性恶论”与“化性起伪”人性改造说、“明分使群”的社会控制论为理论基础,以“隆礼重法”的治国方略、尚贤任能的政治主张、重民尊君的王霸理念以及“天下一统”的政治目标为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