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西部小说家赞恩·格雷依托真实的美国社会历史,以西部牛仔为主人公完成了30余部西部牛仔小说的文学创作。格雷的作品在美国西部牛仔小说发展史上承上启下,既继承了20世纪初"文学牛仔"英雄形象的塑造传统,以模式化的方式展示了"文学牛仔"的浪漫传奇和侠肝义胆,从而持续推动了美国西部牛仔神话的形成;也通过对牧区战争、黑人牛仔、印第安人和现代牛仔形象的写实塑造,在间接反映"牧牛王国"发展真相的同时,为20世纪后半期西部牛仔小说从通俗走向严肃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牛 仔头戴宽边高顶帽 ,颈系红领巾 ,腰挎左轮枪 ,手执套索 ,这就是美国牛仔的形象。在西部小说和电影的诠释下 ,他们已经成为马背上的英雄 ,并在美国人的记忆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在 18世纪 ,“牛 -仔”(cow -boy即牧牛童 )是作为两个词来发音的。后来 ,牛仔成了美国牧牛者的代名词。赶牛是牛仔最主要的工作 ,也是牛仔生活中最折磨人的历险。通常牛商雇佣一个赶牛工头 ,赶牛工头又招集一批牛仔。这些牛仔一般都年轻力壮 ,骑术娴熟 ,知道怎样来驾驭那些野性未驯的牛。每群牛有数百到数千头不等 ,牛群排成的长龙 ,有时可达数英里。赶牛要视…  相似文献   

3.
<正>《牧牛马斯摩奇》(美)詹姆斯著,章苏芝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12年内容简介:斯摩奇本是一匹野马,出生在荒原上,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后来被一位名叫克林特的牛仔捕获,成了一匹出色的牧牛马。斯摩奇生性聪颖,很快就在当地名噪一时,这也引来了众人对它的觊觎。终于有一天,它被人偷走了。随着主人的几经更换,斯摩奇也经历了种种境遇……精彩书摘:那天,似乎连大自然都百分百的满意,牧牛场迎来了一只小马驹。小马驹黑黑的,细长的双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西部牛仔五个世纪的历史演进中,美国内战后的20余年是其黄金年代和鼎盛时期。数万名牛仔在牧场和牛道的艰辛劳作,把内战前还被称为"美国大荒漠"的大平原开发成了"牧牛王国",为满足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城市化对肉类的需求作出了贡献。然而,牛仔拓建"牧牛王国"的真实历史并非像美国文学作品和西部影视片所渲染的那样浪漫。很多牛仔在牧场和牛道上舍生忘死地保护牛群,以身殉职。  相似文献   

5.
蔡燕华 《海外英语》2011,(10):247-248
牛仔是美国西部小说塑造的主要形象之一,被人们誉为西部小说的灵魂。历史上的西部牛仔,生活在19世纪西部大开发的特定背景之下,他们信念执著、果敢乐观、豪放不羁、富有野性的性格品质和行事风格成为小说家们塑造的对象,更是对当时西部拓荒者精神品质的真实写照。时至今日,西部牛仔仍然是美国大众心理中英雄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典型形象,对美国独特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着持续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文学中,牛仔诗在起始阶段可以说是“难登大雅之堂”,但到了本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它却在数量和社会影响上发生了质的变化,逐渐形成气候、在美国现代诗歌创作中独辟蹊径,另立高峰。笔者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在美国文学作品介绍活动中。我国很少有人涉猎这一领域,在此对这一独特的文学现象作一简单介绍。牛仔诗最早起源于墨西哥,两百多年前,墨西哥牧民在放牧生涯中创作了数量有限但风格独特的牛仔诗,叙述在放牧活动中人们之间的友情,大自然的变化,人类对大地的依赖等等。后来由于多方面原因,部分墨西哥牧民迁至美国西部.与美国牛仔融为一体,从而把这一诗体也带到了美国的西部。这一诗体刚开始时用西班牙语创作,西班牙语中独有的激情和乐感更能把牛仔们的所见所闻以及所想描写得淋漓尽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墨西哥牛仔原有的文化与美国西部文化相融合,再加上能用西班牙语创作的人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牛仔研究,始于与牛仔有关的传说故事及牛仔小说等文学形式。牛仔小说,作为美国西部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广袤的美国西部大地,渊源于美国社会形成的特殊环境,积淀着美国社会发展中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牛仔小说通过牛仔小说作家的笔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牛仔形象,以独特的文学形式在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着美国西部发展的历史,20世纪以来,史学界和文学评论界对于牛仔小说的研究和评价始终揭示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8.
"文学牛仔"的英雄形象从出现到确立再到呈现出一种消解的趋势,在牛仔小说发展史上是一个渐变的历史过程。19世纪60年代,美国西部大平原地区"牧牛王国"的崛起为小说家提供了美国文学本土化的新素材,"文学牛仔"在传奇冒险故事中登场并随"一角钱丛书"的流行初具英雄形象。随着20世纪初美国西部踏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文学牛仔"被牛仔小说家刻画成阳刚威猛、热爱自由、神勇无畏和开拓进取的骑士英雄。20世纪后半期,美国社会与文化中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使"文学牛仔"的英雄神话开始解构,其英雄形象的消解反映了牧区社会衰落时牛仔作为社会边缘人的命运。  相似文献   

9.
一位牧羊人     
一位牧羊人,在一株大树下,看守着一群羊。他衔着烟斗,身上背着一支猎枪。一位牧牛童子,牵着一头牛来了,一同休息在这株大树下,他手里拿着一根竹枝,做鞭子。牧羊人说:你拿着鞭子要打牛吗?你不该使用暴力呵。童子问他:那你为什么要背着猎枪?——我是怕万一有坏人来偷我的羊。不过,这劳什子,实在是没有的好。牧羊人把猎枪取下来,放在身边。童子便拿起猎枪来玩耍。忽然来了一只老虎。牧羊人骇慌了,赶快爬到大树上去。童子举起猎枪来便要打那老虎。牧羊人更骇慌了,在树上大叫:小伙计! 你不能开枪啊,老虎是要吃人的!童子已经开了枪…  相似文献   

10.
牛仔是深受美国乃至全世人都喜爱的最具美国西部英雄主义与浪漫主义色彩的人物,是西部小说的灵魂。西部小说是美国所特有的社会、文化和历史的产物,它以19世纪的西部开发为背景,成功地以“牛仔神话”为题材,是反映美国历史发展和民族性格特征形成的一种大众文学,小说中的牛仔形象已成了美国文化的象征。  相似文献   

11.
英国田园诗歌中的“牧羊人”形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田园诗歌源远流长,有2000多年的古老传统,是诗人渴望远离尘世喧嚣、逃避世间纷争、寄托人生理想的产物。纵观英国全部田园诗歌,可以发现"牧羊人"这一形象备受关注,颇受青睐。文章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分析了"牧羊人"备受青睐的原因:"牧羊人"代表了诗人们对牧歌世界的向往,对纯真爱情的追求和对理想人格的讴歌。  相似文献   

12.
文学及电影中的牛仔只是虚构的小说化形象,与真实存在过的牛仔大相径庭。通过对历史及众多资料的整理、归纳,披露了牛仔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3.
学及电影中的牛仔只是虚构的小说化形象,与真实存在过的牛仔大相径庭。通过对历史及众多资料的整理、归纳,披露了牛仔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4.
把文本当做一个完美无瑕的成品去感叹是一种阅读方法 ;试着向文本提出问题,跨越历史时空,去与作者商榷,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植树的牧羊人》的核心价值在于让·乔诺在塑造英雄时,采用三重纵切面塑造了一个集体忽视的另类英雄。这一思想和艺术构思上的双突破,蕴藏着牧羊人形象感动全世界的五大奥秘。  相似文献   

15.
一个美国牛仔头带大草帽、骑着高头大马,走在西部辽阔的天空下。他能套住一头母牛,能从屋顶飞身跳到一匹等待着的马背上。他寡言少语,子然独行绝对自由。这就是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美国西部牛仔的形象,但这些并非都是真实  相似文献   

16.
西部开发是19世纪美国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美国内战以后,靠牧场主的投资和牛仔的艰辛劳作,使内战前一直被称为"美国大荒漠"的大平原地区被开发成美国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在那里兴起了一个疆域辽阔的"牧牛王国"。投身到大平原牧业开发的牛仔多是青年,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吃苦耐劳,不畏艰险,开拓进取,乐观开朗,不但为美国西部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留下了永久的精神遗产。重温美国牛仔开拓西部边疆的创业史,会使我们得到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一、抓住输入表象,培养学生的形象记忆力 所谓表象,就是指人们对感知的事物和现象,以形象的形式在大脑中保存下来,以后没有这种事物和现象出现,也会呈现在大脑中。人脑在想像事物的形象时,只有在相应的整个信息系统都处于复活状态时,才能呈现事物清晰的形象,这就是形象记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Latest Lot Disc     
小倩  顾斯玮 《音乐世界》2007,(24):58-59
《我很忙》音乐新纪元周杰伦继《叶惠美》这般另类专辑名称之后,周杰伦的第8张全新专辑《我很忙》新鲜出炉,新专辑再度颠覆众人想象,实际反映他目前的生活状态,忙着电影宣传、演唱会,拍广告、新专辑等。全新的视觉与音乐风格,开启周杰伦新纪元!新专辑里仍有他引领的中国风,首波主打《牛仔很忙》由热血作词者黄俊郎与周杰伦共同催生一个新角色牛仔!耳目一新的美式乡村风格加复古曲调,充满活泼趣味,不同于荧幕上牛仔给人深沉忧郁的形象。为配合新歌,周杰伦也改戴牛仔帽.首度尝试变身牛仔装扮。(新索 BMG)群星《星光同学会》CD+DVD 精华收录星光十强纪念合辑《星光同学会》此次特别收录他们一起合唱的一首纪念歌曲《因为我相信》。12首让人一听钟情的歌曲,还特别加值星光十强成长精华纪录 BONUS  相似文献   

19.
美国西部牛仔的形象,已通过电影电视深入人心。他们其实就是美国西部的第一代拓荒者。本期阅读栏目我们为大家介绍的《穿过宽阔寂寞的大草原》与美国这段历史有关,不过它的主人公可不是彪悍的牛仔,而是一位柔弱的小姑娘。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师职业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 ,使得“教师”的内涵在不断的扩大 ,早期留存于人们心目中的教师形象标准也发生了改变。很多的研究表明 ,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一个形象良好的教师。人们需要的教师形象是内外兼修、心灵美与外在美统一的师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关注自身的形象建设 ,教师的成长应当与自身形象建设同步。一形象是指“能引起人们思想和情感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 ,通常是指“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①“是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选择、综合 ,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审美意义的具体生动的图画”。② 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