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训练中不可忽视整理放松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举重训练新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训练需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完善。举重训练的探索正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发展着。  相似文献   

3.
举重运动员在进行大强度、高负荷的训练和比赛时,难免会受伤,其受伤的性质多为拉伤、挫伤,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劳损。运动员一旦受伤,一方面要接受医生、专家的治疗;另一方面要停止专项训练,中断全部或部分训练计划,而这对提高专项成绩显然是不利的,尤其是在赛季,对运动员水平的发挥有极大影响。一些专家研究表明,如果在训练后的48h-96h之内没有再进行力量训练,肌肉的体积就会开始缩小并失去力量。  相似文献   

4.
自1972年以来,保加利亚举重项目始终保持世界领先.其中有何奥秘?训练特点1968年,保队制定了4年的训练规划,大胆改变以前的训练方法(即一周训练5~7次).一天训练达3次之多,一天总负荷量达到60~100吨,从而在训练次数和训练量上大大超过了其他国家.1976年以后,保加利亚举重研究人员研究得出结论:优秀举重运动员只能发挥身体65%~75%的肌力,一般运动员在40%左右,110~ 的优秀运动员在50%.因此认为运动员还有潜力可挖,只有不断地举大重量来刺激N、S对肌肉系统的利用率,才能举起更重的重量.基于这种认识,他们在训练上改变了以前以量为主的指导思想,把总负荷量降了下来,一天为25~35T之间,一周为100~125T,在世界重大比赛时一周为150~170T.与此同时对强度的要求却高了,有力就冲,每项都冲,举到100%.鲁谢夫、科  相似文献   

5.
举重运动员在进行大强度、高负荷的训练和竞赛时,难免会受伤,其受伤的性质多为拉伤、挫伤。除此之外,他们还会有各种各样的劳损、炎症、全身酸痛和其它令人烦恼的病痛。运动员一旦受伤,一方面要接受医生、 专家的治疗,另一方面有可能要停止专项训练,中断全部或部分训练计划,这对提高专项成绩显然是不利的,尤其是在赛季,对运动员水平发挥有极大的影响。因此,从各自的伤情实际出发,对受伤的举重运动员选择不同的练习动作和练习方法以进行适当盼训练,这对保持训练水平显然是.卜分重要的。当然必要时调整训练计划,主要是钳‘对那螳伤情还不严重的运动员而青。如果运动员伤情很严重,则要在治疗已有明显好转并征得医生、专家的鉴定同意之后,方可再进行恢复性训练。  相似文献   

6.
如何尽快消除举重训练后的疲劳,是举重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间题.随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体育科学的迅速发展,这个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明了。下面我们试就国内外特别是苏联和保加利亚举重训练中采用的恢复措施及其主要消除疲劳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如何尽快消除举重训练后的疲劳,是举重训练的重要内容。随着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体育科学的迅速发展,这个问题的研究已经越来越深入和明了。下面我们试就近年来国内外,特别是苏联和保加利亚举重训练中采用的恢复措施及其主要消除疲劳的手段、方法和原理作一概述,以期同行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研究。一、物理手段物理手段的恢复措施主要有以下10种:  相似文献   

8.
训练后放松的意义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教练员对 运动员负荷和质量都很重视,往往忽视了运动后的放松恢复。如果只片面强调训练,只注重运动强度和运动量,而不采取认真的放松恢复手段,那么运动员就会产生极度疲劳,而严重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因此一定要重视训练运动后的放松恢复手段,因为运动员体能恢复不好,就会直接影响下次训练课的质量,所以运动后放松恢复和科学训练起到对运动成绩提高的同样效果。  相似文献   

9.
一、有关每星期训练次数问题虽然有些个别成功的运动员,每星期训练超过5—6次,但他们的训练方法,还未被广泛采用。最近有些最优秀的举重运动员,他们每周训练7次。在赛前一个半至两个月,有时还每天训练2—3次,但成绩不够理想。只有具备下列条件每天练2—3次才能生效:合理的营养,充分保证有机体力量恢复的物质;教育手段;各种不同运动量节奏和科学训练手段;按  相似文献   

10.
举重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后的恢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举重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后的恢复研究张本棠1)张洪木1)刘悦宏2)姜洪明2)沙峰2)⒇1前言运动员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之后,能否及时有效地恢复体力,将直接影响运动水平的提高。由于现代训练负荷的不断增加,运动员机体疲劳程度逐渐加深,单靠机体自身的自然恢复...  相似文献   

11.
身体素质是各运动项目的基础;而力量素质为身体素质之首。力量素质在竞技举重中更为重要,因为决定比赛成绩的力量比重在各运动项目中竞技举重为最大。举重运动的力量训练,尤其专项力量的训练水平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就决定了运动成绩的高低。故此,本文在总结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对举重力量训练中涉及的一些理论和实践进行阐述和探讨。 一、举重力量训练的特  相似文献   

12.
一、训练计划在训练中的主导作用举重训练计划的内容以及内容的科学安排,不但涉及到如何更有效地建立正确合理的技术动力定型,有助于改进、巩固技术动作,也涉及到如何更快地提高参与技术动作有关肌群的力量。无论是一般和优秀的运动员,都会较快地掌握技术动作,使技术动作更加规范化,为攀登世界高峰打下扎实的基础。由于每一位运动员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提高举重运动水平,提出了新的训练基本周期论,以适应当代举重运动的发展,丰富现代竞技运动发展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浅谈女子举重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世界体育竞赛项目中,凡是男子能够参加的项目,女子几乎也都有了,如女子足球、女子柔道、女子马拉松跑、女子三级跳远、女子撑竿跳高、女子链球等等。女子举重也毫不例外地最早在美国兴起。现在,北美、拉美、欧洲以及亚洲的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都较普遍地开展女子举重运动,并且比较正规地按体重分九个级别进行比赛,从而建立了各自的国家纪录。  相似文献   

15.
对保加利亚1968年以来举重项目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具体包括训练体系,训练观念和方法的演变,负荷量与负荷强度两者关系的处理,运动员选材,赛前训练安排和训练后的恢复手段及饮食,等等。  相似文献   

16.
昔日举坛名将、现担任辽宁运动技术学院举重教练的姚景远,训练运动员采用上下午结合的方法。他说:“根据人的生理解剖学,运动员的兴奋点一次最多2小时,过了2小时大脑处于抑制状态,如果再加大运动量只能适得其反。兴奋点过后3~6小时又一次恢复兴奋  相似文献   

17.
徐峰 《中华武术》2022,(1):44-46
<正>短跑是田径项目中距离最短,速度最快的极限强度运动项目。短跑是人体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在缺氧的条件下完成最大强度的项目,属于一种极限运动。高强度训练引起身体负荷和心理负荷不断增大,提高了运动员机体在训练后的疲劳程度。俗话说:没有疲劳的训练是无用的训练,但这时运动员的恢复水平也必须提高,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加速机体恢复的,保证下一次有效的训练。  相似文献   

18.
一、做好身体上的放松调整 1.训练后身体放松调整 例:每次训练课后学生身体机能下降,肌肉表现为酸痛、乏力.由于训练和文化学习时间紧迫,学生训练后疲惫,对于放松练习就轻易放弃或马虎了事地应付. 每次训练课后,不应忽视每次训练后放松内容的安排,放松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缓解运动后的肌肉疲劳和可能带来的劳损,有效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更重要的是根据疲劳-恢复-再疲劳-再恢复的训练原则,能促进运动成绩的巩固和提高,为下阶段训练计划的落实创造条件提供充分能量储备.  相似文献   

19.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伟大号召下,解放以来我国举重运动和其他各项体育运动一样,以飞快的速度向前发展。从1956年到1966年,曾有十人十项三十次打破世界纪录。更可喜的是,从文化大革命以来,青少年运动员大批涌现,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训练时间虽短,成绩提高很快,仅以上海市1973年举重测验来看,共有164人参加,其中有96名青少年运动员13次打破了抓、挺和总成绩青少年全国纪录。仅从参加人数之多以及成绩提高之普遍来看,充分反映举重运动正在日益普及,呈现一  相似文献   

20.
在采用挺举系列类的场合,按照所设定的重点是收推还是挺举,其计划顺序,等级分类以及训练方法是不同的。 [以收推为中心的场合](参看表6) 在以前的分割法计划A中,应该加进新的挺举。在这种情况下,以前的卧推,作为计划的最重要点的主要的强化项目而保留。而挺举则作为辅助强化项目,以培养爆发力及肩部的三角肌的补充为目的,在坐推哑铃之前进行。 [以挺举为中心的场合](参看表6) 把重要强化项目的挺举,置于计划A中。由于组数和重量都进行了充分的训练,因此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