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的评价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是一个社会问题 ,使那些与教育关系密切的机构与个人基于本位利益对基础教育价值选择的一种必然后果 ,现行基础教育评价体系的目标与功能反映了当今社会对教育的价值偏好是造成中小学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重要体制性因素。改进教育体制及教育评价系统可以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 ,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则需要改善教育运行的社会环境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自建国以来一直备受人们关注,优质教育资源的相对匮乏引起的过度与无序的竞争和教育行政部门采取的学业质量评价机制的错位与失衡以及教师能力素质与家庭传统教育观念的掣肘是造成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均衡配置,大力推进学业质量评价机制的改革,促进家校合作,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是解决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50多年的教育发展历程中.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一直是客观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课业、活动、心理、身体、经济等多重负担过重。学生负担过重,严重影响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关乎民生幸福.更直接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由来已久。为减轻学业负担,教育界人士做出了大量努力,然而成效却甚微。本文从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的三喻文化理论出发,构建了减轻学业负担的三条对策,即前喻文化视角下的师长引领学生对策、同喻文化视角下的学生相互影响对策和后喻文化视角下的学生反哺师长对策,以期为解决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这一老大难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原因有4个方面:(1)陈旧的教育思想,提供了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理论注脚;(2)课程设置与教材内容因素也导致学生负担过重;(3)教学模式陈旧;(4)社会环境影响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生失学、辍学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学生失学、辍学问题仍然是全社会十分关注的大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贫穷是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失学、辍学的经济原因;社会转型造成失业人口增加是城镇中小学生失学、辍学的社会原因;化观念的相对滞后是中小学生失学、辍学的思想原因:性别歧视是女童失学、辍学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应试教育使孩子学业负担过重是中小学生失学、辍学的直接原因:社会环境缺氧是中小学生失学、辍学的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疾,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虽然中央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要减负,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社会合力的推动.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是当前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试就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及其对策谈一些意见和看法。鸭、鹅、鱼等动物的饲养管理技术。这样,可以使年轻一代掌握一两门农业生产科学技术,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繁重的课外作业加重了儿童的学业负担,引发了学生近视,脊柱变形等问题。但是数学知识的掌握、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创新意识的培养,又离不开数学作业这一基本  相似文献   

10.
早在20世纪八十年代,政府已关注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今天,教育部再次把“如伺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作为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若干重大问题之一。如何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将是中国今后探究的教育热点课题。  相似文献   

11.
开发专题文献数据库为敦煌学研究提供信息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君  卢秀文 《家教指南》2003,(4):99-101
本文探讨了敦煌学专题文献数据库建设的背景、步骤、方案、服务等,讨论了专题数据库的特点和具体分类。  相似文献   

12.
1柯西不等式的基本形式及推广由文献知柯西不等式(cauchy)表述为:对任意a1,a2…,aa;b1,b2…ba∈R,有(a1b1 a2b2 … anbn)2(a21 a22 …a2n)(b21 b22 …b2n),当且仅当a1b1=a2b2=A=anbn时,等号成立(简记为∑ni=1aibj2n∑i=1a2i∑ni=1b2i).柯西不等式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下面先介绍  相似文献   

13.
就李恭先生《陇右方言发微》一书的特色进行深入探析。分析了《陇右方言发微》在体例上的特点,并认为《陇右方言》在训释方面有以下特色:(一)训释方言词汇时非常注意对方言本字的探究;(二)训释方言词汇时注重对词汇语源的探究;(三)有些训释中还揭示了方言词语的民俗文化内涵;(四)广泛征引各类文献资料对方言词语释义推源。  相似文献   

14.
宗教美学研究在成为美学研究的重要板块之后,每年都取得较大的发展.2005年度国内的宗教美学研究既有对宗教美学核心问题的继续追问,又有对宗教关学新领域的开拓.  相似文献   

15.
The Field Studies Program is an undergraduate, interdisciplinary experience in field-related education on the Berkeley campu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gun in 1971, the program has survived repeated examination and shows every sign of becoming a fixture on the campus. Located at a major center of graduate education, the program has had to take itself very seriously as an intellectual endeavor. Self-study has generated a model of field-related education based on doing, thinking, and communicating that leads toward increased competency and consciousness. Within the program competence is seen as the ability to act intelligently and effectively—to act and to employ knowledge. Consciousness is seen as self-awareness and the ability to generate knowledge from action—to learn from experience. The article elaborates on this model and reports students' responses to participation in the program.  相似文献   

16.
“媒介”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媒介研究之前,首先要确定"媒介"是什么,媒介研究的对象是什么。联系中国和西方文化历史,媒介的内涵主要表现在广义与狭义两个层面。相应地,其外延随内涵的变化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结合传播学的"拉斯韦尔模式",媒介研究的对象应该涵盖媒介机构、媒介文本、媒介技术、媒介受众及媒介社会效果五个方面。这样,我们方能理清媒介研究、媒体研究、媒介文化研究(媒介批判)几类研究之间的关系,从而确保研究前提的科学性与严密性。  相似文献   

17.
象形考     
中国文字起源于象形。汉代的学者许慎常用象形分析字形结构。会意与指事的理论基础仍然是象形。象形与形声代表了文字中的两大类别。  相似文献   

18.
赛伯艺术考     
1991年,科伊(AnnaCouey)提出新范畴“赛伯艺术”(cyberart),作为对伴随当代信息科技发展起来的多姿多彩的艺术类型的总称。它至少具备三重含义:一是体现赛伯主体性的艺术,二是将电子人当成描写对象的艺术,三是基于赛伯媒体的艺术。对于赛伯艺术的考察,有助于丰富当代文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番茄红素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番茄红素具有抗氧化、消除人体自由基、防癌、抗癌等优越的生理功能,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功能性天然色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