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义"后勤"一词产生于军队,是一个军事概念和军事术语。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后勤"一词的含义己从军队扩展到机关、学校、团体、企事业等各种社会组织。现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推进已近五年,各地高校在后勤社会化的多种实现形式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经历了由浅入深、由单一模式到逐步形成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轰轰烈烈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事业日益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高校后勤实体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世纪我国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中坚力量,进一步发展壮大高校后勤实体,无论对促进高校教学、科研上水平、上档次,还是确保高校稳定都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我院后勤实体发展的现状,谈谈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入深层次发展阶段,后勤服务保障体制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深化改革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发展缓慢,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笔者根据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重新审视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特点,研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一步明确政府、学校和社会在改革中应当承担的责任,促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健康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 (1)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向是服务社会化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自1985年党中央提出高校后勤改革实行社会化以来,在各级政府部门的主导下,高校后勤逐渐从单纯的行政管理体制改变为部分经济核算的半企业管理体制.高校后勤改革不断取得新的进展。1993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颁布为推动我国  相似文献   

5.
自第一次全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会议以来,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显著进展,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党的十七大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以下简称《纲要》)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提出了新要求。认真研究“十二·五”期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面临的新情况和新挑战,积极提出对策与建议,继续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对促进高等教育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目前的现状是目标不明确、步子变缓。要深化后勤改革,就要转变观念,争取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理顺管理体制,转换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7.
对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化,一些矛盾、困难显露出来,影响着改革的进一步发展。笔者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对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实践中几个难点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教育体制改革的一次大胆尝试,是促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快速发展的主动力。从80年代开始,高校后勤首先从学生食堂改革起步,由单项定额承包开始,过渡到总额经费承包,逐步深化到后勤服务项目运行机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统一思想 ,转变观念。后勤改革事关学校大局 ,首先必须做好宣传发动工作 ,把各级人员的思想都引导到加快高校后勤改革的步伐上来 ,充分认识这项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艰巨性 ,转变在以前计划体制下形成的与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观念。2 .坚持产权明晰 ,盘活资产存量 ,引入现代企业制度。高校后勤服务部门占用的资产在校方往往没有明确的底帐。在后勤改革过程中 ,学校应由相关职能部门对后勤服务部门占用的资产进行全面的简单评估。学校所拥有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并能给学校带来经济效益的经济资源是学校的资产。而目前的后勤资产所发…  相似文献   

10.
高校后勤在改革管理体制转换运行机制实施过程中确遇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本文拟在深入剖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一些肤浅的看法。一、关于后勤改革方向和实施方案高校后勤改革方向是社会化。我们认为:就服务工作社会化而言,根据我国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实际情  相似文献   

11.
在诸多约束因素以及复杂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绩卓著,形势喜人。高校后勤已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前虽说尚未实现“按社会化机制运作”的改革目标定位,但“按市场化机制运作”已起主导作用。总体来说,后勤社会化改革与高等教育改革系统  相似文献   

12.
实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其积极意义是多方面的,也是深远的。但其表现在学生成长环境方面、在教职工人尽其用方面、在高校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方面、在维护高校的稳定方面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本人在探讨其积极意义的同时对其负面影响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高等学校后勤服务的改革对于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改革的方向是实现社会化。“1992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又强调“学校的后勤工作,应通过改革实现社会化”,最近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再一次明确指出:“加速学校后勤工作社会化改革,精简分流富余人员。”“争取3-5年内大部分地区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由此可见,高校后勤社会化将是高校后勤改革的方向和必然趋势。高校后勤改革,已是不以人的意态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后勤工作也处在一个最佳发展时期,是走向社会化一个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14.
随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取向的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后勤社会化的问题早已被提到了议事日程。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是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教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近几年的实践,高校后勤社会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必须看到,这个进程与整个社会的市场化进程还是不能适应,显得有些被动和滞后。进一步探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问题,不断解决和消除后勤社  相似文献   

15.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的成绩 (一)高校办学活力和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后勤机制,不仅使高校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也是高校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发展.通过改革,原有的高校后勤服务模式已基本打破,各高校基本实现了后勤服务系统与行政系统的分离,并逐步按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成了新型的后勤服务实体.新型的后勤服务实体在人、财、物及日常管理等方面,采用了既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又坚持为高校服务的机制,有序地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实现了后勤资源的优化配置,一种形式多样化的高校后勤保障格局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6.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的成绩(一)高校办学活力和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后勤机制,不仅使高校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也是高校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发展。通过改革,原有的高校后勤服务  相似文献   

17.
从会计学角度看,高校后勤实体拥有法人财产权,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是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国家和高校应加大对后勤实体的资本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为后勤实体的生存和发展及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化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一、牢固树立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决心和信心 高校后勤作为高校的保障作用的部门必然伴随其同生同存同发展.这就是后勤工作在高校存在的教育属性;同时,后勤工作本身又是一种经济活动,所以又具有经济属性.这"二性"就构成了后勤工作在高校存在的两个鲜明特点.而教育属性要求后勤必须给学校提供"文明、安全、优质、高效"上乘的服务,按教育规律办好后勤.  相似文献   

19.
熊新山 《高教论坛》2003,(2):155-157,177
文章阐述了在现阶段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 ,必须正确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后勤职工利益与校内职工利益等三个方面的关系。要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 ,稳步推进后勤改革 ;要在确保社会效益的前提下 ,努力争取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过渡阶段要保持后勤职工收入与学校同类人员收入的适度平衡  相似文献   

20.
一、更新服务理念,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的解放始自观念的更新,对后勤工作而言,影响最深的传统意识是“单纯服务”观念.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人们一直把后勤部门看成是从属于高校的纯粹服务性的单位,认为其经营性质是福利型的或社会公益型的,所提供的服务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无偿服务.由于这一观念的束缚,后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压抑,改革的热情不高,步幅不大,甚至有的同志怕讲经济效益担政治风险,怕讲有偿服务背离育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