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媒体市场化的浪潮中,越来越多的新闻从业者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践踏职业道德底线,或捕风捉影、添油加醋地传播尚未被证实的小道消息,或自编自导,凭空捏造能够引发轰动效应的消息."新闻失实"已成为新闻从业者一个不能回避的尴尬话题.  相似文献   

2.
陈涵  罗梦 《青年记者》2008,(7):55-56
在媒体市场化的浪潮中,越来越多的新闻从业者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践踏职业道德底线,或捕风捉影、添油加醋地传播尚未被证实的小道消息,或自编自导,凭空捏造能够引发轰动效应的消息。“新闻失实”已成为新闻从业者一个不能回避的尴尬话题。  相似文献   

3.
论文缩微     
徐培汀在第三期《新闻界》上撰文认为,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对新闻选择的尺度或标准已形成四把“尺子”,即: 新闻作品=新闻信息(是不是) 新闻价值(需不需) 新闻政策(或称宣传价值,许不许) 新闻艺术(好不好)。  相似文献   

4.
相对于热点新闻来说,冰点新闻还只是个新生的新闻词汇,在热点新闻无论采、写、编,还是读、用、评都十分熟悉、关注的今天,冰点新闻还只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所谓冰点新闻,就是指那些处在人们认识的冰点之下尚未为人们认识和重视的前瞻、预测、分析、评估性的经济新闻,一些即使在本地区尚未出现的经济现象和问题,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或特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生活中已发生的现象、经验或教训及启迪(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大量事物的出现是不可知的,但更多的往往带有规律性),也在此范畴内。人们常常说的报纸上缺少经济新闻,就是指缺少有价值的经济新闻,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正是缺少这种从发展趋势、矛盾演变、深度开掘的“冰点新闻”。  相似文献   

5.
新闻定义外延的再一次扩张,正是在"悬疑新闻"大量出现在媒体后,首先引起业界再一次对新闻定义的重新认知.没有发生或尚未证实的事实,众说纷纭而尚未定论的事实,可被媒体当作"独家新闻"、"重要新闻"向受众海量传播.而受众对"悬疑新闻"的信息冲击,不仅没有排斥,而且还表示出浓厚的兴趣.作为新闻传播的业者,还能说"悬疑新闻"不是新闻吗,还能对此视而不见,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6.
一、硬性新闻和软性新闻从写作的角度来看,新闻可以分为硬性新闻(或硬新闻)和软性新闻(或软新闻)。软性新闻有时也称为"特写"、"人物特写"或"通讯"。硬性新闻是时效性极强的刚发生、正在发生或马上就要发生的事件。它客观地记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一些新闻媒体十分重视这样一种新闻,即让记者在新闻采访中进行"角色置换",以某一项工作或某一个事件的参与者身份,投入到这一工作或事件中去.然后进行报道.对于这类新闻,目前尚未见到专家学者为之下一个明确的定论,笔者姑且称之为"参与新闻".  相似文献   

8.
吴言 《新闻界》2003,(4):52
我不想杜撰新名词,“有效新闻”确实是我最近关注非典报道时常常跃上脑海的一个名词,即众多非典报道中确实有一类读者急需了解又十分有效、有益的新闻,值得我们关注,比如:5月8日新华每日电讯报:动物专家认为(引题)非典病毒源于动物尚未证实(主题)5月7日新民晚报:(1)卫生部有关人士表示(引题)飞沫仍是非典传播主要途径(主题)(2)卫生部近日表示(引题)疑似非典病人10天内可确诊或排除(主题)5月6日人民日报:(1)卫生部人士答记者问(引题)治愈非典病人未见复发者(主题)吸烟不得非典无证据、蚊子传染可能性极小(副题)(2)世界卫生组织新发现(引题)非…  相似文献   

9.
(厂元)≠原     
《新闻知识》一九八六年第7、8两期刊物上,有两个刊头均为‘(厂元)稿与改稿’。其中的‘(厂元)’字不合规范,因其至今尚未  相似文献   

10.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卡莱 (JamesW .Carey)在短文《新闻教育错在何处 ?》中提出三个原则 :( 1 )新闻或新闻教育不能和广告、传媒、公关或广播视为一体 ;( 2 )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实践 ,新闻不能和媒体 (media)和传播 (communications)混淆 ;  相似文献   

11.
朱岩 《新闻记者》2002,(3):21-22
资 源 ,是各行各业劳动者开发、利用的对象。新闻记者的工作对象是新闻资源 ,不掌握它就会无的放矢 ,劳而无功。新闻资源概念的范围极其广泛 ,凡是足以构成报道内容的 ,不论是人物 (包括各类特定的个人或群体 )及其所属的地域、单位 ,还是事件 ,乃至环境 ,都可被看作新闻资源。它们有的尚未开发 ,有的正在开发 ,有的等待再次开发 ,应该区别对待。适时开发新闻资源新闻资源的开发有重点 ,分先后。一切新闻资源只有与时机、时局相适宜时才值得开发。时机 ,是采访的先决条件 ,它取决于媒体和采访对象双方 ;至于时局 ,则是发表的先决条件 ,它取…  相似文献   

12.
当记者在行使新闻舆论监督过程中,常常受到被称之为“告记者热”现象的困扰。自1985年1月上海出现中国解放后第一起“新闻官司”《20年疯女之谜》案至今,因新闻报道涉及公民、法人名誉而引起的诉讼案件与日俱增。据统计,目前全国的“新闻官司”已有700余起(不含那些投诉法院尚未立案审理的以及投诉纪检部门在内部解决的新闻纠纷在内)。记者们由此大声疾呼:新闻舆论监督难啊!为了便于总结新闻工作的经验教训,推进新闻改革,现将“新闻官司”中涉及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原告与被告从已发生的“新闻官司”来看,原告既有国家机关的干部、企事业的经理(厂长)、影视界的明星歌星,也  相似文献   

13.
《中国广播》2013,(9):94-95
传、疑、或,如今已经成为新闻标题和导语的常用词,每天的新闻里,以这三个字打头的新闻不计其数。所谓传,就是传闻;疑,就是怀疑;或,就是或许。也就是说还处于传闻、怀疑和或许的事情,就被当作新闻热炒,各种舆论也是在根据这些尚未求证、没有认定的事情发声。其实,即便这种传、疑、或来自事件当事人,媒体转用时也应慎之又慎,而不该变本加厉,更不能以传、疑、或作为新闻的支撑。  相似文献   

14.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卡莱(James W.Carey)在短文《新闻教育错在何处?》中提出几个原则: 一、新闻或新闻教育不能和广告、传媒、公关或广播电视为一体; 二、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实践,新闻不能和媒体(media)和传播(communications)混淆。 这几项原则——卡莱教授认为是新闻学的金科玉律(axious)——真是振聋发聩、发人猛省之言.当然也必定引起争论。这就和香港及世界大部分国家的新闻实践大相径庭。新闻不是传媒是什么?  相似文献   

15.
一、名词解释(20分) 1、新闻敏感(是新闻工作者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即迅速、准确地判断新闻事实的能力.) 2、新闻线索(是已经发生或刚发生的新闻事实的简明信息或“信号”。) 3、“倒金字塔”式结构(是头重脚轻地安排组织材料的一种新闻结构方式,按照事实重要性减递的顺序来安排.) 4、新闻职业道德(指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写、传播过程中与人、与社会相处关系时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二、选择题(5分) 请在理解问题的基础上,选择一种正确的答案.(用“丫”符号打在后面括号内)1、新闻采访是指: ①主观认识客观的调查研究活动……。()②采集新闻事…  相似文献   

16.
1、新闻选择是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从广义上讲,新闻选择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对新闻传播者或“把关人”的选择。选择什么样的“把关人”从事新闻传播活动,是由某种意识形态或新闻制度决定的。毛泽东所说的“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就是选择“把关人”的一种原则。二是新闻机构通过“把关人”对新闻事实的选择,更准确地说,是对自然状态中的新闻信息的选择。选择新闻事实(信息)是新闻机构的直接功能和责任。对事实(信息)的选择方式,反映着每一新闻机构的新闻方针、新闻倾向和新闻传播目的。三是受众对新闻产品的选择,这是一种具有一定自由度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受众的新闻需要、新闻趣味和他们对待新闻机构的态度。对“把关人”的选择,对新闻事实(信息)的选择,对新闻产品的选择,三者共同构成了新闻选择的整体图景,也反映着新闻传播的整体状况。 2、现今新闻界所说的新闻选择主要是狭义上的新闻选择,即“把关人”对新闻事实(信息)的选择。这是选择的中心环节。这种选择包括两个大的基本环节或阶段,首先是记者进行采写时对原始新闻事实(信息)和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新闻发言人制度溯源及发展 (一)俄罗斯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内涵 俄罗斯对新闻发言人的认定相对简单.新闻发言人的俄式定义是“新闻秘书”,是代表其他自然人或法人(如公司、政府或其他机构)的身份发言,并向记者宣传情况、回答提问的公共关系人员.①该定义直接外化了“公共关系”的目标指向.  相似文献   

18.
在资本主义国家,几乎一切都是商品,都可以用钱来买。新闻机构用钱买新闻,由来已久。有人把报纸购买新闻都泛称为“支票新闻”。美英新闻学则是给“支票新闻”作了一个界说:一个新闻机构购买新闻事件的主角(或参与者)所撰写、口述的新闻故事(包括日记、自传等)的版权,独家加以刊登(广播)。因而可以说,“支票新闻”有广、狭二义。本文  相似文献   

19.
葛贞 《今传媒》2005,(4):28-29
1997年5月出版的《新闻学大辞典》这样解释非事件性新闻“即对一段时间内或若干空间里发生的诸多事实、情况、事件的综合反映,揭示带有分析性、启发性的总体性情况、倾向或经验等。”这类新闻的特点是.(1)重在反映某些新闻事件在一定阶段内所呈现的相对稳定状态时的状况,反映其总体情况、规律性或经验。(2)其新闻容量较丰富,一般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新闻事件,或某些情况的综合归纳。  相似文献   

20.
新闻的真实性是什么——兼论新闻理论体系的科学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理论范畴上,新闻的真实性长期以来处于被悬置的状态。本文在梳理有关研究的基础上阐明:真实性只是新闻传播或新闻工作(joumalism)的首要准则,而不是新闻(news)的首要特征,也不是新闻价值(news values)的首要因素或不变因素。在证明这一观点的过程中,还修正了关于新闻特征的看法,阐明事实性、新鲜性、公开性才是新闻的基本特征;同时表达了一个重要的理念,即:新闻理论体系的建构必须讲究科学性,只有将有关的理论概念科学地纳入理论体系之中,找准理论概念的范畴归属,新闻理论体系的建构才能走上真正科学的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