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抗战时期湘西民族地区教育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战时期,由于外地学校纷纷迁来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湘西教育获得空前发展,体系完备,质量提高。深入研究这些历史,可为湘西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湘西民族地区的教育获得很快发展,这与张治中大力推进乡村教育密切相关。张治中担任湖南省政府主席期间,他实地考察湘西民族地区的教育,并召开湖南教育会议、增加湘西等地的教育经费;结合移民安置,发展湘西教育,从而推动了湘西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全面抗战爆发后安徽省沦陷区的部分中等教育学校迁往湘西,成立国立安徽第一中学,即后来的国立八中。为厘清抗战时期安徽省当局为维持教育发展所做出的努力,文章以安徽沦陷区教育内迁湘西的历史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历史学和教育学的角度,通过文献法研究国立八中的办学历程。该校在艰难办学过程中表现出独有的教育特点,如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努力丰富学生课外活动等。此外,该校为湘西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人才培养作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4.
陈渠珍身为武人,却心怀桑梓。1920年坐镇湘西后,遂依靠军事威权实力兴学:他以湘西财政发展民事,丰裕教育经费;以优厚待遇礼聘师资,筹谋擘画湘西教育发展大计;并实力改造教育行政,以优化教育效率。在陈渠珍的大力提倡下,湘西教育渐见曙光。陈渠珍湘西教育改造最终流于失败,根本原因在于民初军阀混战,"国家"观念的缺失,使得中央、省府和地方各级行政难以统一,导致教育缺乏统一有效的制度保障和持续稳定的办学人员,最终只能人存政举,人"亡"政息。  相似文献   

5.
只要一提及《湖南教育》,我就忘不了《湖南教育》来湘西采访的记者。我任州教育局长的13年里,《湖南教育》密切关注湘西教育,采访报道了大批湘西教育的典型经验。我时常想,如果说湘西教育有了一点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湖南教育》促成的,是《湖南教育》的记者用自己的笔让山外人进一步了解了湘西教育。湘西教育也在他们的关心支持下眼界穿越大山,不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清代以前,湘西民族地区的学校教育极其薄弱。随着中央权力的进入,为保证其统治的普遍性、长久性,清朝统治者在湘西积极倡导教育,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湘西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的民间化、平等化,促进了义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湘西民族地区现代教育大众化趋势日益明显,各级各类学校学生数量上升,女生数量明显增加,促进了湘西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8.
论湘西苗族民间传说的教育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西苗族民间传说是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湘西苗族民间传说主要有氏族祖先传说、地方风俗传说、节日传说和人物传说等。透过这些传说,我们可以看到湘西苗族民间传说背后多方面的教育意蕴: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伦理"教育;尊老爱幼、勤劳勇敢、惩恶扬善的品德教育;满足人们心灵和精神需要的审美教育和生产劳动、民族历史的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9.
书院改学堂,是清末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它肇始于百日维新,完成于清末新政。湘西地区虽地处偏远,但在当地开明官绅的引领下,书院改制迅速推进,在数年内便完成由书院到学堂的转变。此举传播了西学和新式思想。书院改制开启了湘西传统教育向近代化转变的历程,它不仅构建了湘西近代学校的基本框架与体制,还创新了学校教育的内容,加速了湘西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型。  相似文献   

10.
抗战时期.湘西民族地区教育内容出现明显的现代化趋势,突出表现为爱国主义教育的蓬勃兴起和对体育教学的高度重视,这促进了湘西民族地区现代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地考察贵州西江苗族,对比亚鲁王的故事传说,指出苗族(贵州苗族、广西苗族、湘西苗族)的来源与迁徙,从亚鲁王的传说、苗族的语言、贾理、古歌等来梳理一条比较清晰苗族迁徙路线。  相似文献   

12.
湘西苗族把人类生命的终结分为"死好"和"死丑"两类。湘西苗族这种死亡观念是在其特定的恶劣的生存条件下产生的,体现了苗族追求生命的完美终结,与过去苗族阶级分化水平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这种习俗对于苗族社会里的养老和社会稳定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湘西苗族古老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内涵,饱含丰富的教育意蕴:它是一部"活灵活现"的教科书,它提供了一个立体研究事物的全面视角,它具有民族品格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侗族、苗族舌运动类型基因频率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湖南侗族和苗族的5种舌运动类型的基因频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叠舌的显性基因频率侗族明显高于苗族,而翻舌的显性基因频率苗族明显高于侗族.从总体来说,湖南侗、苗两民族的卷舌、翻舌和尖舌的显性基因频率与国内其他民族的差异较显著,而叠舌和三叶舌相对不甚显著.  相似文献   

15.
湘西是湖南唯一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也是湖南唯一纳入我国西部开发的地区,旅游资源多姿多彩,文化内涵十分丰富。通过对湘西民族体育旅游资源条件的分析,阐明了湘西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发展的特点、原则,并提出了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善卷、蚩尤与武陵--上古时期一段佚史的破解》,是近来湖南历史和湖湘文化研究方面一个值得注意的收获.该书将蚩尤与善卷两位传说人物作了极为详尽的个案考索研究,在远古时期中华民族各个部族集团纷争融合的社会文化大背景下,描绘出一幅当时活动在中华大地上的各部族集团先民们的生存史与斗争史的宏伟画卷,建构起一幅极为清晰的从远古直至近古之九黎--三苗--苗蛮--苗族的发生、形成、发展和迁徙的历史图卷,从而为中国上古民族史、苗族史、湖南史和湖湘文化的研究增添了崭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湘西苗族聚居区农村音乐教育现状的实地调查,指出其存在的具体问题,并从当地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以及人们对农村音乐教育的不同认识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由此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湘西苗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种类,开展形式与时机,以及主要的参与人群,分析了在“留守族”社会背景下,湘西苗族农村妇女对民族传统体育再传承的价值,并就如何充分发挥湘西苗族农村妇女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的作用,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力图在提升湘西苗族农村妇女地位的同时,也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解析湘西苗族的传统婚恋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湘西苗族的传统婚恋教育涉及诸多方面,情歌对唱、恋爱见习、技艺传授及婆媳相处是其主要内容。婚恋教育习俗对于提升苗族同胞的人文素养、培训生存技能、构建和谐婚姻家庭、保护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在苗族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肖仁福早期中短篇小说抒写湘西风情,呈示民间文化,表现苗民的生存状态。后期中长篇小说站在世俗立场书写官场人生,反思现实政治和世态人情,探讨知识分子传统士道观念的蜕变及精神突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