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学教师中,认为工作量比以前增加的比例占到91.3%,其中小学占到95.9%,中学占到84.3%,有显著差异,而且不同的区县教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存在极显著差异……(选自教师工作负担的相关调查报告)这是2005年某课题组,对北京市中小学1126名教师进行课程改革实验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之一。事实上,教师的任教学科、任教班级、参加活动的内容次数以及班级管理等等都与教师的工作量直接相关,工作负担加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教师工作负担加重?我们一线教师又该如何看待工作负担加重这一问题呢?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教师中,认为工作量比以前增加的比例占到91.3%,其中小学占到959%,中学占到84.3%,有显著差异,而且不同的区县教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问卷法,对513名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江西省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不同性别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水平在“同事关系”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婚姻状况对中小学教师在同事关系、福利待遇、领导管理上的感受有显著影响;城乡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生活质量有显著差异;任教学段不同的中小学教师,其工作生活质量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对全国2976名在中小学工作一年后的师范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考察其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客观因素,如性别、学段、毕业学校、任教学校所在地、工作量对新教师工作满意度没有产生显著性影响。而教师职业热诚度、感知工作负担、人际关系、教学能力与发展需要因素以及学校的制度环境因素对新教师的工作满意度产生显著影响。因此,为提高新教师工作满意度,需要重视教师主观因素和学校制度因素的关键作用,塑造新教师的积极职业价值观,营造有利于其成长的组织环境,关注其工作适应状态和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5.
对中小学教师工作负担的理性思考是解决教师负担问题的关键。要树立对中小学教师负担本质的正确认知,认识到教师合理工作负担的必要性,把握其所具有的主客二重性、非确定性以及负担类型的层次性。精准判断中小学教师工作负担的程度,需要主客兼顾表征教师负担、层次归类区分教师工作负担、差异化测量教师工作负担水平、量质结合评估负担轻重;同时,要辩证归纳中小学教师工作负担成因,从社会源、组织源、学生源和个体源四个方面理性看待教师工作负担的形成。减轻中小学教师工作负担,应厘清负担边界,端正减负观念;坚持提质导向,实施差别调控;开展多方治理,形成内外合力,促进教师减负工作的开展与落实。  相似文献   

6.
如何切实有效地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一直是社会各方关注的热门话题。因此,迫切需要通过全国范围内的大样本调查研究来探明当前中小学教师工作时间的现状及对工作负荷感的影响。对全国48 874名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时间及对工作负荷感的影响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目前中小学教师总体工作时间较长,且时间分配结构不合理;不同类型中小学教师每天工作时间存在显著差异;工作时长、用于处理纠纷和协调关系的时间以及工作时间的主观感受显著影响中小学教师工作负荷感。为进一步落实中小学教师减负工作,建议:厘清工作边界与尊重教师专业自主权并行;考虑教师群体差异,因“群”施策,重点关注青年女教师和班主任等特殊教师群体;重点治理由非教学性工作产生的工作负荷。  相似文献   

7.
广东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磊磊 《教育导刊》2005,(12):52-53
对广东省340名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调查发现:男性教师的工作压力总量比女性教师大;人际关系压力在性别、任教科目、学校所在地等三个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物理条件压力在性别、职称两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工作兴趣压力在学历、职称两个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陈健 《教师》2013,(14):121-121
在社会各界对教育日益重视的大环境下,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不断增大,工作负担也逐渐加重,所患心理疾病的机率远远高出一般社会人群。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以及个人的思考,谈一谈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问题。一、中小学教师心理不健康的原因1.外因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从积极心理学入手,探讨了教师职业倦怠及其与工作投入的关系。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问卷(MBI—ES)和教师工作投入问卷对深圳市L区1025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深圳市L区教师:(1)职业倦怠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出现显著差异的有性别、教龄、任教科目、荣誉、学校类别、身份六个变量;(2)工作投入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不同性别、不同教龄、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任教年级、不同任教科目、不同荣誉、不同身份的教师存在显著差异;(3)职业倦怠和工作投入之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r=-087,P〈0.01),回归分析显示,教师工作投入中的工作乐趣对教师职业倦怠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工作专注对教师职业倦怠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从总体上看,当前深圳市L区中小学教师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但程度较轻,而工作投入总体状况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不合理负担会导致中小学教师压力增大,无益于教师身心健康,影响教师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北京市15,644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的不合理负担不仅表现为工作时间长、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工作量多,还体现在教师感知到的工作量大.不合理的负担带来教师身心健康状况不佳、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满意度较低等不利影响.应采取如下措施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的不合理负担:合理配置教师工作时间,优化工作任务;统筹整合资源,提供有力支持;改进学校管理能力,提升治理水平;增强教师专业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班主任负责制是中小学班级管理的重要方式。班主任往往由学科教师兼任,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育成本,无形中却加重了学科教师的负担,再者,兼职形式的班级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班级管理的专业化,影响了班级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专职化。笔者认为,为了加强班级管理的力度,不妨变班主任负责制为  相似文献   

12.
王蓉 《中学教学参考》2012,(15):123-124
班主任是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岗位,班主任的工作任务是教师工作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绩效评价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长期以来,学校对班主任的考核评价存在诸多问题:如以班级学生考试成绩、班级纪律等的量化评价为主;年终总结性评价为主,形成性评价缺失;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教师减负是中小学学生减负的前提与条件。假如中小学教师的负担不能得到有效地减轻,中小学学生减负就很难达成。中小学教师减负涉及减什么负、减谁的负、减哪些负与怎么减负的问题。中小学教师减负主要指减轻部分专任教师的分外负担与过度负担。这些部分专任教师包括:统考科目教师、主科教师、跨科教师、跨头教师与大班额教师等。归纳起来,需要减的负有: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与应付事情多等。中小学教师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其重要举措包括:明晰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时间、修订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改革中小学教师职务评定制度、逐渐减少中小学统一考试等。  相似文献   

14.
随着“双减”政策落地,农村小学教师工作负担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对宁夏地区专任农村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研究农村小学教师工作负担问题,结果显示,“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教师工作负担明显加重,具体表现为:工作时间延长,生活时间被严重压缩;工作量骤增,各项事务叠加;工作压力变大,教师身心体验消极趋向明显。从表面上看,农村小学教师工作负担加重主要受制于学校绩效考评制度,实则源于知识本位的教育目标导向。有鉴于此,为有效纾解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负担问题,实现减负提质,应关注教师需求、优化工作时间,精简工作事务、落实分担机制,完善考核制度、创设减负环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中小学教师负担相关研究的成果,发现关于"教师负担"的概念界定通常与"压力""工作量"等关键词密不可分,有时会融为一体,在国内研究中多指向教师担负的责任、压力超过合理阈值而带来消极影响。已有研究梳理出的负担的来源或影响因素基本围绕在教师的日常履职尽责过程中,且国内外在教师负担来源上有所不同。中小学教师负担过重会对教师的情绪、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会影响教师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还会影响教师的留任率和教师职业本身的吸引力。对策建议有核定教师工作量、保障教师合法权益、为教师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持、引导社会更加理解教师工作复杂性等。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教师减负是中小学学生减负的前提与条件.假如中小学教师的负担不能得到有效地减轻,中小学学生减负就很难达成.中小学教师减负涉及减什么负、减谁的负、减哪些负与怎么减负的问题.中小学教师减负主要指减轻部分专任教师的分外负担与过度负担.这些部分专任教师包括:统考科目教师、主科教师、跨科教师、跨头教师与大班额教师等.归纳起来,需要减的负有: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与应付事情多等.中小学教师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其重要举措包括:明晰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时间、修订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改革中小学教师职务评定制度、逐渐减少中小学统一考试等.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大规模随机抽样调查分析,认为“双减”政策全面实施后当前中小学教师工作负担问题较为突显: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每天工作时间超出法定工作时间,约1/4的小学教师、1/2的初中教师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双减”政策落地加重了教师在作业设计、课堂教学、课后服务方面的工作负担,教师每天用于备课的时间最长,在管理班级、辅导学生方面的工作负担较重,非教学教研工作时间超过教师总工作时间的50%;主科教师和班主任教师的工作时间以及对工作强度不满意的比例均高于参照群体。推进教师减负面临来自“双减”的挑战,同时在法律制度、社会共识、基层治理、资源配置和教师素质方面存在深层问题。为推进教师减负与提质增效,文章建议:在政府层面,强化制度建设,厘清职责边界;科学监测负担,合理配置资源;提升教师素质,推进技术赋能;压实主体责任,强化组织保障。在学校层面,推行弹性工作制度,建立教师关怀机制,提高内部治理能力,统筹作业设计管理,盘活校内教师资源,完善教师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8.
近日,教育部下发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明确了班主任工作量,提高了班主任经济待遇,保证了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权利,强调了班主任在学校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班主任是中小学的重要岗位,是教师的主业。因此,从事班主任工作是教师的重要职责,做好班主任工作是教师的一项基本素质。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9.
如何对实验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业绩进行实事求是的计算与考核,这是目前学校管理工作中普遍被忽视的。现根据我十多年在学校实验室工作的经验,结合我校实际提出实验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业绩的计算与考核办法,供同行参考。 1实验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1. 1计算原则   a.根据国家教委规定,中小学实验教师应属于教师编制,计算工作量时应与同学科课任教师一视同仁。   b.根据省、市编制标准,重点中学 24个班级应至少配备 4- 5个实验教师。如我校有 33个班级,实验教师至少应有 6~ 7个。 1. 2计算参照物   a.班级数:平行班级越多,工…  相似文献   

20.
“有组织的舍弃”——教师减负的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师的工作负荷并不仅指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而且还包括教师组织班级活动、指导家庭教育、在职进修学习、承担科研课题等课堂教学之外的各种工作量。在一些西方国家,对于教师工作负荷的总量和临界点都有明确的规定,并受到教师工会的监督和保护。在我国,由于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明确规定,有关的监测或评估机制也没有建立,因此,教师工作负荷是否过重的问题和如何解决教师过重的工作负荷问题还没有受到足够的关注,也很少被提上教师管理的议事日程。事实上,我国中小学教师工作负荷过重的问题已经存在,教师疲于应付种种社会期望和改革要求的现象也已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