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是有生命的符号,能够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现代广告充分利用汉语在表情达意上的特点,追求语言的含蓄美。本丈主要从修辞学角度出发,探讨含蓄的表达手法在现代广告语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沈志权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2):80-83
经济新闻由于受报道对象本身的限制。在写作中往往容易陷入干巴巴的数字概念堆砌,显得枯燥乏味,艰涩难懂。为改变这一现状,本文作者提出运用文学手法写活经济新闻这一论点,并列举诸多例证,加以阐述论证。 相似文献
3.
王红 《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03,18(4):36-39
含蓄是言语交际中的一个重要现象。该试从语言“含蓄”本身的特点出发.探讨其在语言运用上是如何通过对言语信息的故意偏离以及对某些语言运用规则的故意违反来表现的。 相似文献
4.
教学对每个教师来说并没有什么困难.但是要能够因人、因时、因地,用最恰当的方式,恰如其分地教学,不是人人都能为之。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合理纽织教学,优化教学过程,让教师教得轻松,也让学生学得愉快,是每个物理教师应该常常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虚拟语气可谓是英语语法学习中最难的语法项目,其语法规则错综复杂,学生颇感头痛:其中的含蓄条件虚拟语气更加令人望而生畏。近年来,高考对这类虚拟语气的考查开始升温,例如: 相似文献
6.
7.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到了一位老师这样的一段叙述——一次。女儿问他:“爸爸。含情脉脉是什么意思?”这位老师看了看女儿说:“待会在饭桌上爸爸告诉你。”于是老师对妻子说:“我们待会用眼神告诉孩子含情脉脉的意思”。在饭桌旁老师和妻子像恋爱时一样充满深情地望着对方。女儿看了看高兴地说:“爸爸,我知道了,含情脉脉就是眼里充满爱意地望着对方。就像你和妈妈现在这样。” 相似文献
8.
张胜难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3(2):101-103
曹雪芹通理也精画道。在《红楼梦》中,他以多情的彩笔为读描绘了一个色彩纷呈的世界,他的色彩和色调的运用,在较高的美学层面上给后人以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含蓄”属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美的重要范畴,这种美最忌直露,主张将作者情感的表达包含在作品所创造的形象和意境之中,能够启发人产生联想,耐人回味,使人越看越感觉有味道,感觉美。本文仅就中国古代诗歌中含蓄美的形成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11.
什么是“含蓄条件句”?“含蓄条件句”是指用词组的形式,如介词短语,动词过去分词或现在分词等方式来表达,起到代替条件句的作用,主句中的谓语动词仍可象虚拟条件句那样采用各种虚拟式。含蓄条件句常见的句式有以下几种:一、用介词短语表示1.Withoutelectricityhumanlifewouldbequitedifferentnow.(=Iftherewerenoelectricity…)如果没有电,今天人类的生活会完全不一样。2.Butforthestorm,weshouldhavearrivedearlier.(=ifithadnotbeenforthestorm…)要不是由于这场暴风雨,我们一定到得更早。二、用动词过去分词或现在分词表示1.Givenmore… 相似文献
12.
13.
牛震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5(4):70-72
20世纪中后期,在西方国家和中国相继出现了运用文学写作手法写作新闻报道的风潮。以美国为先驱的\"新新闻主义\"和中国的\"散文诗新闻\"是最突出的代表。\"新新闻主义\"主要运用小说的写作技巧来书写新闻故事,\"散文式新闻\"却是借用文学性散文的写作手法来创作新闻报道。二者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4.
浮小红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4)
浪漫主义手法具有三个特点:第一个最基本的特征是表现作家的理想;第二个显著特点是着重于表现作家的主观情感;第三个特点是常以幻想的方式,创造出神妙的艺术境界、离奇的故事情节,超凡脱俗的人物形象来寄托作家的理想.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诗学特别重视诗歌的含蓄美,虚实是古典诗歌中表现含蓄美的一种重要艺术手段.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诗经>就是从实中隐虚,虚中现实,虚实结合这三个角度来表现其含蓄美的. 相似文献
16.
王红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8(4):36-39
含蓄是言语交际中的一个重要现象.该文试从语言含蓄本身的特点出发,探讨其在语言运用上是如何通过对言语信息的故意偏离以及对某些语言运用规则的故意违反来表现的. 相似文献
17.
教学对每个教师来说并没有什么困难,但是要能够因人、因时、因地,用最恰当的方式,恰如其分地教学,不是人人都能为之.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合理组织教学,优化教学过程,让教师教得轻松,也让学生学得愉快,是每个物理教师应该常常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含蓄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是一种美的表现方式。含蓄好的视觉作品,因符合形式规律而产生效果.无论把你的思绪引向何处都会留下无尽的回味与思考。本文就含蓄这种中国传统艺术表现形式来浅谈它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和应用价值,以感受这种不可言传的美妙意境,并进一步从中发掘含蓄之美,让这种传统文化更好地启迪我们的设计思想.让这一传统表现形式在设计中继续绽放光彩。 相似文献
19.
李远征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7,(5):93-97
英语中否定形式多种多样,直接否定,含蓄否定也称意义否定,委婉否定,迁移否定,双重否定等。含蓄否定表达方式繁多,用法灵活。本文着重论述英语中含蓄否定的表达方法,分析含蓄否定可以达到的语言效果以及如何理解和翻译这一语言现象,以供英语学习者借鉴。 相似文献
20.
广告实例中含蓄性的四个语言表征:歧义、模糊限制语、修辞和间接言语行为。广告中的含蓄性不但能委婉、礼貌地表达广告商的意图,有着强大的说服力,更能吸引顾客、刺激他们的消费欲望,从而增强产品的竞争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