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选>李善注的特色之一,是广泛征引唐前古籍解释字句典故,这其中就包括了现已亡佚的<韩诗>,因此,<文选>李善注成为我们了解<韩诗>面貌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由于自宋代以来<文选>迭经翻刻,异文丛出,这又给我们认识<韩诗>带来了不少障碍.由于<韩诗>原本今不存,仅凭李善注中征引的片言只字,对于这些异文很难做出判断.本文通过梳理<文选>李善注征引<诗经>的体例,辨明其选择征引<毛诗>或<韩诗>的理由,在此基础上,将单个的异文置入整个李善注的体例背景中去考虑,从而对于前人尚未辨清的一些异文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苏轼词今行世之完本,以元延祐七年(1320)叶曾云间南阜草堂所刻《东坡乐府》(以下简称元本)为最早,其后则有明毛晋汲古阁本(以下简称毛本)。清王运鹏四印斋本,乃出元本。自近人朱孝臧疆村丛书本(以下简称朱本)出,苏词始有编年之本。后龙榆生校笺《东坡乐府》(以下简称龙注本),基本上即依朱氏编年。今又有澳门学者曹树铭校编《东坡词》(以下简称曹注本),编年虽据朱、龙二本,想校补颇多。凡此,对研究苏词者均甚有裨益。然诸家编年,间亦有未安者。今就其中四首之系年,斟酌各本,较量诸说,略抒愚见,乞教时贤。  相似文献   

3.
南宋施元之、顾禧、施宿三人合注的《注东坡先生诗》(后世简称“施顾注苏诗”)是今存最早的苏轼诗集编年注本。施顾注的学术价值无论怎么推许都不算过誉,但存在明显问题,需要进行补正,方可使全书更为完备。具体问题有三:第一,今所存者皆为残本。即使将海内外所存的四个残本合在一起仍缺六卷,另有两卷虽存,但残损近一半。故首先需要对所缺的六卷,残缺的两卷进行补辑;第二,施顾注的句注,注虽规范、严谨,基本都包含作者、出处、引文等基本信息,但是这三部分内容,几乎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错误,故需要逐条核实;第三,该注编年完全沿用宋刊《东坡集》《后集》顺序,施宿虽以题左注和另作年谱形式对舛误者进行驳正,但失考者仍很多,需要继续对编年问题作进一步的补正。  相似文献   

4.
宋代编年史和人物传记的大量撰修,有利于将编年法运用于人物传记和诗歌的编次中,由此形成年谱与编年本的文集与诗集。杜诗的编年在宋代以黄希、黄鹤父子的《黄氏补注》的成就最大,其突出的特点是诗史互证;而杜诗的编年本却以鲁(山言)本为代表。黄氏父子在旧本《千家注》的基础上,采用“补注”的形式,将每首杜诗逐一系年,杜甫的生平及杜诗的系年在黄氏父子手里已基本完成,至清人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5.
历代笺注东坡词者极罕。苏词笺本至今尚存者,唯南宋绍兴间傅干《注坡词》手抄残本,然传世极希,其笺注亦时有疏略错谬,未可称善。一九三五年,龙榆生先生据傅注本撰《东坡乐府笺》三卷,苏词笺释始略具规模。然龙笺本究为承上启下之作,未臻尽善尽美,窃谓其病有三: 龙笺编年,率据朱祖谋先生疆村丛书编年本。此本编年不乏精辟处,然多倚前人成说,于考证未甚着力,故每为前人所误。龙笺师承朱本编年,复袭其误。此其一。误笺、失笺、赘笺颇多。坡词用事,或用古人字而不用古人意,用其意而不用其字,或一句用两事,或错杂用事;看似不用事而  相似文献   

6.
《文选》李善注引诗文献来源有五种:《毛诗序》、《毛诗》、《韩诗》、汉诗(李陵诗)、《左传》所引《逸诗》。引诗中风、雅、颂均有涉及。引诗的作用分成五类:一是解释句子,二是解释词语,三是注出及解释典故,四是注明赋文引诗的出处,五是注出赋文中诗经词句的出处并连带引出毛苌的解释。引诗中出现的异文多是音同字异,对于意义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韩愈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大家,对后人影响深远;对韩愈诗文的整理、研究也源远流长,宋代即有五百家注韩之说,但由于各种原因,也留下不少问题。今由四川师范大学著名文学史家屈守元教授及其助手常思春先生共同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韩愈全集校注》对历代韩集校注进行了一次大清理,对现存韩诗韩文编年做了新的考订,校勘精审,注释准确,解决了不少前人未及发现或未曾解决的疑难问题,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成为迄今为止韩集的最佳文本,为韩愈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确不负“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国家新闻出版署‘九五’计划重点图书出版项目”等称号!作为本书的责任编辑,我们也为此感到荣幸。  相似文献   

8.
苏轼是中国古代学史上少有的全才作家,他在诗、词、、赋、书法、绘画等各方面都卓有贡献。然而历代注苏诗蜂起,注苏词在宋人傅干《注坡词》之后,却鲜有传人。龙榆生《东坡乐府笺》开现代注苏词之先河,筚路蓝缕之功固不可没,惜其抄傅注而又骂傅注,增注部分其错处亦不在少数。20世纪后半期,苏词校注本不断涌现,先后有曹树铭《苏东坡词》,郑向恒《东坡乐府校订笺证》,石声淮、唐玲玲《东坡乐府编年笺注》,拙《东坡词编年笺证》,蔚然可观。邹同庆、王宗堂之《苏轼词编年校注》(以下简称《校注》),虽于2002年9月始出,却显其出蓝之胜。  相似文献   

9.
元稹诗歌向无完整注本,《元稹集编年笺注(诗歌卷)》征引广博,注释精炼,为读者研读元稹诗提供了极大便利。但笺注也间有可议之处,如有的注释欠准确,有的当注未注,有的注释尚可补充等。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的韩诗研究仍然是对传统的国学研究尤其是明清诗学的延伸和扩展,但研究视野更开阔, 研究方法更丰富。韩愈诗学作为“韩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内容相当广泛,大致包括:韩愈诗集整理、诗歌选注等文本研究,诗歌艺术风格、诗史意义的探讨,韩孟诗歌流派及其诗歌理论的探究,韩诗接受史及韩诗学史的研究等方面。从总体上看,20世纪的韩诗研究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前60年的成果较丰富的高起点期;六七十年代的荒芜低谷期;后20年的集大成的丰硕期。  相似文献   

11.
韩愈的诗向来褒贬不一,贬者有的说不是诗;说是酒令;说他于诗本无解处。褒者有的说韩诗豪,与杜诗雄并称;说韩于诗知变,一洗万古凡马空;说韩诗力大思雄,为唐诗一大变。我以为贬者是拘泥于故常,以此衡量韩诗,当然不为所喜。而褒者着眼于变,肯定韩诗开前古未有之局。我同意这种说法。应该说,韩愈于诗文都堪称大家,所以向来为韩集作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接受美学角度考察历代对韩愈诗歌的评论,认为:苏轼对韩诗的独特的、高度的评价主要是他充分肯定韩诗在诗史上的变革意义,这种评论与他所处的时代学术氛围和自身的文艺观、豪爽气质、艺术趣尚有密切联系,这对后来的韩诗评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3.
中文系刘学锴、余恕诚教授编撰的《李商隐诗歌集解》,列入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已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全书共五册,计一百五十万字. 这是一部集合诸家整理研究成果,包括会校、会注、会评、会笺的集解本,并在诸家评笺之后,附有编撰者的新笺,资料丰富,切实有用.该书以明刊汲古阁唐人八家诗李义山集为底本,参校明清两代的八个刻本、抄本,并以唐宋元三代的主要总集、选本进行校勘;著者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详加考订,将李诗编年,纠正了前人的错误,用力甚勤;对于不编年的诗,采取以题材、内容分  相似文献   

14.
王浩《苏诗编注集成》是清代最后一部比较有特色的苏诗注本,该书在编年上有许多新发明,对苏诗的评点亦间有可取之处,然注释绝少贡献,大多由冯应榴《苏忠诗合注》删削剪裁而成,又不标示出处,其尤为不当,还好就自己的些小发现而自我欣赏,甚至借掊击前人而抬高自己。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来,李照清作品出过四本比较完整的集子《重辑李照清集》(黄墨谷著,一九八一年齐鲁书社出版)是最晚出的一本,却是一本问题较多的专集。关于本集辑校、编年等方面的疏误,已经有专家指出,附录于书后面两篇论文:《翁方纲<金石录>本读后》和《<投内翰綦  相似文献   

16.
任渊注陈师道诗,保留了魏衍所编的陈师道集原来面貌,在魏衍编本失传的前提下,具有无可替代的文献价值。任渊注黄庭坚诗,以洪炎所编的《豫章黄先生集》为根据,将洪炎本的分体体例改为编年。  相似文献   

17.
在韩愈现存的三百余首诗歌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诗歌具有悲凉意味,然而韩诗雄奇与谐谑的外表掩盖了悲凉的内蕴,故学术界较少论及韩诗悲凉一面.韩诗中的悲凉之作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四类,即对亲友的哀痛相思之作、仕宦不顺、处境困顿之作、贬谪之作、忧讥伤时、咏景感怀之作.在每一类中都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这些作品中都灌注了韩愈悲凉的情感,深藏着一种悲凉的意蕴.  相似文献   

18.
关于苏词的编年问题,近年来,笔者已陆续发表过一些文章,颇得词学界谬奖。今再就学者们尚有歧见的另外几首苏词的编年,试作考辨,参与切磋。失当之处,敬请不吝赐教。一《东坡乐府》中,有编排相接、用韵相同的五首[浣溪沙],各词首句依次为:覆塊青青麦未苏、醉梦昏昏晓未苏、雪里餐毡例姓苏、半夜银山上积苏、万顷风涛不记苏。在第一首之前,南宋傅干《注坡同》(以下简称傅注本)所载小序云:  相似文献   

19.
《韩诗臆说》的真正作者为李宪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诗臆说》的真正作者为李宪乔郭隽杰《韩诗臆说》是本颇有影响的著作,虽仅两万余字,薄薄一小册,而研究韩愈诗歌的人,大都拿来作参考。该书为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11月初版,翌年2月再版,列为王云王主编的“国学小丛书”之一,著作者署名程学恂。但此书全系...  相似文献   

20.
除韩愈散文外,欧阳修对韩诗也同样推崇备至.从欧阳修对韩愈<听颖师弹琴>的看法以及在<六一诗话>中对韩诗的评论,可以窥见其艺术旨趣与诗学鉴赏的侧重点,这对于我们了解欧诗与韩诗之间的接受传承关系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