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勇军 《语文天地》2011,(11):25-26
对于课文,特别是对那些选自文学作品的课文来说,情感是本质,是灵魂,语言是载体,是作者情感跳动的音符。文学作品之所以感动人,也是因为读者在阅读的再创作过程中通过品读文字激起情感的涟漪,引起共鸣。如果不  相似文献   

2.
与生动有趣、情感丰富的文学作品相比,高中语文课本中应用文所占的比重是极小的,人教版教材里应用文体的课文也是屈指可数。在高考中应用文常被划归到"语言综合运用"一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文章不是无情物”。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不用说那些文学作品都是感情的产物,就是一般的议论文、说明文也无不饱含着作者的炽热爱憎。课文中的这些情感  相似文献   

4.
马锦武 《甘肃教育》2014,(20):100-100
正一、深入钻研教材,挖掘课文中的德育因素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由此可见,情是文学作品的核心和灵魂。从古至今,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倾注了作者的真实情感。所以,我们语文老师在教学中除了要传授丰富的知识,还要深入钻研教材,挖掘课文中包涵着的浓烈情感因素,给予学生真、善、美的感染和熏陶。以此来进行德育。语文课以语言训练为中心,应该是思想性、知识性和文学性很强的基础工具课。语文学科是以语言文字为教学重点,这就体现了它的工具性。一篇文章,作者  相似文献   

5.
苏教版国标本小语教材中,有很多课文是人文性很强的作品。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独特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阅读这样的文学作品,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启迪学生的语言智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情感是人类精神生命中的主体力量,忽视情感教育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人们越来越关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越来越认识到语文教学应该注重情感教育。情感目标指在语文教学情境中要通过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作者的感情,领悟文学作品的深层意蕴,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7.
新编高中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加大了文学课文的比例(约占课文总数60%),重视初步欣赏文学作品能力的培养。文学欣赏是指欣赏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产生的一种审美意识活动,即欣赏者由对文学形象的具体感受所触发的情感反映、想象、体验、判断等思维活动。从而达到对文学艺术价值的正确评判。本人就诗歌欣赏试谈点体会。一诵读诵读是一切欣赏的基础。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拿到一首诗,首先要反复吟诵,读出  相似文献   

8.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把审美教育寓于其中,利用文学作品蕴含的美育因素诱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审美能力。一、在品析课文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符合学生阅读的优秀文学作品。然而,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这门学科在学生的智力发展和人格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能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然而,在职高的语文课堂中,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学生学习课文,尤其是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仅仅是就课文学课文,不能体会到作者所寄托和表达出的情感。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去真正的体会作者的情感。要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语文课  相似文献   

10.
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美,无处不存在着美的创造.语文教学中的美感教育对于一堂语文课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堂真正的语文课,应当是有情感注入的一堂课;语文教师应当是一位感情丰富的人,具有敏锐的感受力,容易从文学作品中察觉出一般人不易察觉的情感,从而能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在课堂中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去探究.但是由于每篇文学作品的内容不同,学生接受的过程及能力也不同,因此教师应结合课文认识过程的特殊性去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11.
鉴赏课文,即鉴别和欣赏课文。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也在不断提升。作为语文教师,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面对新课程,面对教材中大量的文学作品,教学时,就应要求学生学会鉴赏。所谓文学鉴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作品的鉴赏,一是对作品的欣赏。前者侧重于理性判断,后者侧重于情感判断。对课文的鉴赏,一般放在思想情感深邃,语言生动、优美的篇章上。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鉴赏。  相似文献   

12.
彭为成 《现代教学》2010,(11):29-29
语文教师教学这些文学作品,其根本任务应该是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的能力,从而提高文学修养。然而,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就课文教课文,没有把课文当作例子来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因此,学生在学了许多课文之后,当遇到新课文时,还是无法独立阅读。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不仅是认知活动,也是情感活动。作者情、教师情、学生情三情的融合是阅读教学所追求的境界。一、作者情———“其实你不懂我的心”选入教材中的很多文章,形神俱佳,文质兼美,是情感满溢的海洋,并不是简单的三言两语就可以定格定位的。怎样才能把握作者的情感呢?1.走入课文:首先必须让学生走入课文,要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细细品味,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六朝文学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不仅阐述了作者的主观情思贯穿于文学作品之中,而且还道出了读者在文学作品鉴赏过程中应该通…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六册书选录的143篇课文,大部分都属于文学作品。因此,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能否真正提高,关键在于其文学作品阅读能力是否过关。然而,很多老师可能受“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影响过深,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把文学作品架得过高,脱离了现实,远离了生活,因循惯性思维,按照“概括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情感”的流程推进,自始至终都缺少与生活的勾连,即使偶有涉及也是蜻蜓点水。  相似文献   

15.
“场景化”与散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散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如何进行散文教学,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让学生领会所学散文的精髓,是十分值得研究的.散文属于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是"以情感人"的,作者是将他对某事、某物、某人的情感倾注在作品的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中,或热爱、或崇敬、或感激、或痛恨.散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从老师的语言表达中,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就是领会作者倾注在作品中的深厚情感.如何让学生很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笔者在实践中根据课文的内容倾向和教学目的,摸索出一套"场景化"散文教学的方法,使学生能通过老师的讲解很快领会课文中的感情内容,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教学中,创设恰当、合乎规律的情境,是一种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使学生对课文中所描述的情境有感性的认识。进入课文的情感后,就能在情境中产生感情共鸣,使其迅速受到感染、启发,进而联想思索,最终使知识、能力、个性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特别是在文学作品和写真人真事的叙事性作品教学中,这种  相似文献   

17.
语文是语言工具训练和人文教育的综合,无论从工具性还是从人文性角度考虑,语文教学都离不开情感教育。从语文教材的内容上看,课文是作者生活经历、生活体验及对生活的认识的反映,是作者思想与情感的结晶。无论它是以抒发情感为主,还是侧重观点的阐述或知识的说明,都渗透着众多的情感因素。从形式上看,尽管课文中有侧重情感表露的文学作品,也有重在记叙、说明事理或论述观点的实用文章,但作者在写作中大都采用了具有情感色彩的艺术手法.使文章富于强烈的情感性。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既切实可行,又大为必要。  相似文献   

18.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收录了诸多贬谪文学作品。学好此类诗文,必须明确作品的情感主题,也需要了解一些贬谪诗文中常见的审美意象。笔者经过对教材的梳理,发现教材中贬谪文学作品的情感主题大体包括忧国为民之怀、乐观旷达之态、悲苦落寞之感、洁身自好之志四种,常见的审美意象有月亮、山水、草木、禽鸟等自然类意象以及酒、刀剑、英雄等人文类意象。希望通过对贬谪诗文情感主题、审美意象的梳理,能为语文教师在品析课文时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9.
邢昱 《政治课教学》2014,(12):42-45
当今的中学文学作品教学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史学作品的教学跟非文学作品的教学没什么区别,教学文学作品没了文学味儿;二是文学作品的教学只是教一篇篇独立的课文,语文课没有语文味儿。  相似文献   

20.
小学阅读课本的课文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文学作品,一类是科学知识的文章。大家都知道,不同的课文要采取不同的教法。很显然,文学作品的教学方法是不同于科学知识文章的。但是,文学作品中又包括童话、寓言、故事、谜语、谚语、诗歌、剧本和文艺性散文等。文学作品有着共同特点,可是也各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反映在教学方法上,必然的大同中还有小异。这里就谈谈寓言体裁在小学文学作品教学中的小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