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雄的舞蹈》被收在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短篇小说选读里》里。有关参考书将主人公张小赖解读为"传统文化的固守者",而重读文本,细加推究,笔者认为张小赖其实是一个  相似文献   

2.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契诃夫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它塑造了一个具有跨国界、跨时代的巨大概括性的典型。如果说别里科夫是19世纪末受俄国沙皇的各种反动法律、条令限制的“套中人”,那么,祥林嫂就是20世纪初在中国封建社会受封建思想、封建礼教束缚的“套中人”。  相似文献   

3.
彭黎明 《考试周刊》2013,(32):171-172
<正>朱熹是宋代著名教育家,他讲学五十年,门生遍天下。称赞他的人说:"讲论经典,高贯古今",教学上很有经验。他为了对儿童进行封建思想教育,编了一部进行读写训练的教材———《小学》。在《小学》里,他辑录了许多"古圣先贤"的名言,要儿童学习背诵,作为学习《四书》《五经》之前的预备教材。书成之后,备受推崇。但是由于内容繁杂,深浅不一,教学效果并不好。理学家们啧啧称赞这本书,而学塾、蒙馆里却很  相似文献   

4.
《孔乙己》是继《狂人日记》之后的又一篇反封建主义的作品。《孔乙己》的不朽,在于成功地型造了一个偷生于贫穷、冷漠与嬉笑之中备受封建科举制度摧残、封建思想毒害而至死不悟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孔乙己之所以能给我们留下如  相似文献   

5.
写于1924年2月7日的《祝福》,通过祥林嫂这个人物典型,深刻揭露了封建思想文化的流弊和余毒。文中写到了一个辅助人物“我”,这也是一个典型化了的艺术形象,“我”是整个事件的见证人,这个角色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鲁迅先生在小说《祝福》中塑造了祥林嫂这个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她的一生是惨遭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摧残的一生。传统分析一直认为,祥林嫂死于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这固然不错,但笔者以为,如果要全面认识其悲剧的原因,仅此一点,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写的是一个知识分子被封建思想毒害致死的故事。本文通过周围人们对他的嘲笑、自身形象的滑稽和死亡原因的分析,揭露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深化了作品反封建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题外的话     
武汉师院《中学语文》编辑部要我就《结婚现场会》这篇小说发表点意见,以供中学语文老师们在教学中参考。我打算就这篇作品的内容谈点题外的话。在农村里,买卖婚姻可以说是相当普遍,由来已久。特别在旧社会更为严重。这一方面是封建思想、习惯势力作祟;另一方面是农村经济落后,农民贫困所致。全国解放以后,由于实行了土地改革、互助合作等重大经济变革,  相似文献   

9.
陈学忠 《青海教育》2003,(10):36-36
鲁迅的《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是《彷徨》的第一篇。20世纪30年代,正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民主、科学”的伟大旗帜,荡涤着中国两千年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中国妇女则是中国封建思想最大的受害者。鲁迅选择妇女题材,深刻地揭露封建文化思想的流弊和余毒。  相似文献   

10.
鲁迅先生著名小说《孔乙己》,一方面表现了孔乙己这样一个下层知识分子被他自己所虔诚信奉的封建思想和衷心拥护的科举制度愚弄以至毁灭的悲剧;更多的一方面则是描写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写的是一个知识分子被封建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致死的悲惨故事。本文通过周围人对他的嘲笑、自身形象的滑稽和死亡原因的分析,揭露了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深化了作品反封建这一主题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祝福》的情节与结构特征常因它的倒叙手法而倍受教师的重视,并以此为作品写作上的教学重点。经过多年的教学,我觉得《祝福》在情节结构上的布局安排另有一番独特之处。《祝福》含有两个故事情节,它们是相对独立的。一是“鲁镇的新年祝福”;二是“一个妇女的不幸遭遇”。前者包括作品中的第一分行部分和最后一部分,占全文篇幅的三分之一略强。从“我”回到故乡即腊月二十三写起,直到除夕之夜的祝福为止,比较完整地记叙了祝福习俗的全过程,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仍处在封建思想文化桎梏中的社会现实,塑造了顽固保守的封建思想文化的代表人物,表现了“我”与鲁四老爷在思想观念上的矛盾冲突。这段故事情节紧扣标题,是全文的母体情节。“一个妇女的不幸  相似文献   

13.
老舍的《月牙儿》与《阳光》两篇小说以女性的口吻与视角讲述了两个出身迥异却殊途同归的女性悲剧。从《月牙儿》侧重对造成女性悲剧的传统社会的批判,到《阳光》中对女性个体意识及人性弱点的拷问,老舍在字里行间既流露出对外来"新"事物的质疑及嘲讽,又含蓄批判了传统封建思想观念对女性的戕害。这是老舍对传统与现代所持双重否定态度的体现,反映出老舍对男权社会里女性的生存及解放问题进行的犀利剖析与深度思考。  相似文献   

14.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著名短篇小说,也是我国语文课本里的传统篇目。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别里科夫,传统观点认为他是沙皇制度的卫道士,别里科夫真的是沙皇制度的卫道士吗?首先,我们必须明白什么叫卫道士。卫道士是指捍卫保护某种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的人。例如鲁四老爷(鲁迅《祝福》)捍卫保护封建地位的思想体系,他可以说是封建思想的卫士,而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我们看不出别里科夫拥护沙皇专制制度的表现。审读全文,别里科夫所说的不过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只要不出乱子就好”。别里科夫并没有直接扼杀新事…  相似文献   

15.
《祝福》和《红楼梦》放在一起同时阅读,可以使我们更完整、更深刻、更透彻地认识到封建社会的黑暗、封建思想的罪恶及其对中国所有女性的迫害。  相似文献   

16.
再读祥林嫂的悲剧性□玉门石油管理局第一中学张保太“祥林嫂的悲剧是一个社会悲剧,造成这一悲剧的根源是中国礼教对中国劳动妇女的摧残和封建思想对当时中国根深蒂固的统治”(《高中语文第三册教学参考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05—106页)。这段文...  相似文献   

17.
我认为 ,子君之死是鲁迅的小说《伤逝》情节发展的关键 ,即《伤逝》的整个情节内容 ,都是围绕着这一个“死”字展开的 ,而这也正好体现了鲁迅短篇小说的特点“借一斑略知全豹 ,以一目尽传精神”。子君、涓生所生活的 2 0世纪 2 0年代的中国社会 ,虽然已从封建帝制中解放出来而成了“民主”的社会 ,但封建思想 ,封建礼教还在深深地有形或无形地统治和禁锢着广大人民 ,作为刚刚从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中解放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反封建思想和行动的资产阶级的新女性子君来说也不例外。子君和涓生交往后 ,每当涓生送子君出门时 ,他们俩“照例是相离十…  相似文献   

18.
鲍西娅在《威尼斯商人》中是莎士比亚着力刻画的人文时代别具风采的女性形象。她美丽、仁爱、温柔、俏皮,她的非凡机智和胆识,在那样一个父权同神权一样不可侵犯、女性被占主流地位的男权统治而长期遭受歧视与压迫的封建社会里,使她摆脱了封建思想束缚的婚姻的桎梏,教化了世俗婚姻观念,赢得了法庭斗争的胜利,体现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女子应有的社会价值。她那种敢于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不仅值得当时女性学习,对今日女性之生活也颇具学习借鉴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创造了神秘、幽深的艺术境界。虽是薄薄的一本,却深刻地表现出鲁迅的人生哲学。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等一批进步的知识分子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广大民众从封建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后,文坛繁荣,百花齐放。至今百余年,有一个令文学界感叹的现象:《狂人日记》仍是现代白话文短篇小说的高峰,《阿Q正传》仍是中篇小说的高峰,《中国小说史略》仍是文论的高峰。鲁迅跻身世界十大文豪之列,实至名归。  相似文献   

20.
《寒夜》是老舍先生的最后一篇长篇小说,主线是婆媳关系,在民国的大背景下,小户人家的锅碗瓢盆磕磕碰碰,却道尽了封建思想在苟延残喘中对小人物的伤害。大人物创造了时代,小人物演绎了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