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莹 《英语沙龙》2011,(7):8-11
问:有什么有趣的地方吗? 答:有啊。我们学习投掷手榴弹的时候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你知道,当你打开手榴弹的保险栓时,它并不会爆炸。但你一旦拉开导火索,你就要在1到3秒钟之内将它投掷出去。  相似文献   

2.
师生平等对话(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话"是课程改革中的"要素词"。我们该怎样理解"对话"?我们在课堂上和学生呈现的对话样式,应该是什么样的?对话最终的目的是什么?说实在的,前几年,自己也经常用这个"语词",但并没有好好理解"对话"的真正含义,感觉很时髦,与课改俱进嘛。我相信,大多老师也一定和我一样,只要看到一个课改标记的"语词",二话不说,就"拿来主义"。  相似文献   

3.
之一:劳动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劳动成为我们的学生精神生活的需要,给他们带来团结友爱的快乐,促进钻研精神和求知欲的发展,能在克服困难之后产生激动人心的欢乐,能在周围世界里不断发现新的美好事物,能唤起初步的公民义务感——人类生活必不可缺的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的感情,在这样的情况下,劳动就成为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相似文献   

4.
朱永新 《天津教育》2013,(16):16-17
之一:死记硬背只会使孩子变呆变傻学习不应当归结为不断地积累知识、训练记忆力,也不是进行死记硬背,死记硬背是任何人都不需要的,它只会使孩子变呆变傻,并对孩子的健康和智力发展有害.我提出的目标是努力使学习成为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这样的精神生活才有助于儿童的发展,有助于丰富他的才智.我的学生学习时决不死记硬背,而是在游戏、故事、美、音乐、幻想和创造的世界中进行朝气蓬勃的智力活动.我希望孩子们能成为这个世界中的旅行者、发现者和创造者.  相似文献   

5.
赵罗希 《英语沙龙》2009,(8):100-102
萨拉·施泰因梅茨(Sarah Steimetz)是位年轻的美国姑娘,毕业于波士顿大学的国际关系学院,现在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一名“教书匠”。教书的同时,酷爱中国文化的她还坚持上着中文课,希望能全方位地了解中国。本刊记者赵罗希和萨拉在哈佛大学模拟联合国活动(HNMUN2009)中相识,进而有了下面的深入访谈。访谈涉及的话题众多,有关于政治、文化方面的讨论,也有求学、选专业经历的分享,一问一答间可以深切体会到美国人是如何在教育体制和大众媒体的影响下真正了解中国的。这次谈话随处可见思想火花的碰撞,张扬着年轻的激情,但是,他们之间的谈话是否说出了中美两国青年一代的心声?这就需要你去文中一探究竟了。  相似文献   

6.
朱永新 《天津教育》2013,(15):19-20
之一: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学步导幼儿,人人有经验。或则扶其肩,或则携其腕,惟令自举足,不虞颠仆患。既而去扶携,犹恐足未健,则复翼护之,不离其身畔。继之更有进,步步能稳践,翼护亦无须,独行颇利便,他日行f里,始基于焉奠。  相似文献   

7.
朱永新 《天津教育》2014,(15):20-21
之一:让少年学点关于人自己的知识令人感到奇怪和不解的是,为什么一个人在自我肯定的时候,学校没有教给他任何关于自己,其中包括关于人的知识,没有教给他关于人之所以高于一切动物的特殊知识:关于人的心理、思维和意识,关于精神生活中情感、审美、意志和创造方面的知识。人对自己实质上一无所知,这一事实常常是造成巨大不幸的根源,为此社会往往不得不付出昂贵的代价。没有心理修养,体格、精神与审美的修养是不可想象的。我努力教给少年们那些基本的、最必需的专门关于人的知识以及在生活、劳动和与别人的相互关系中如何使用这些知识。心理修养的知识并不是一个简短的心理学提纲。我把这些知识称为自我认识与自我肯定的入门知识和个人精神生活的修养。(《育人三部曲》,第422页)。  相似文献   

8.
教师必须懂得"对话"的真正意义如果课堂的教学对话没有走向深入,课堂的那些"问答"充其量也就是问题的"相加",没有变成纵深的思考,而成了课堂"肤浅后遗症"。  相似文献   

9.
朱永新 《天津教育》2013,(13):59-61
之一:让新东西在儿童生活中逐渐出现有一个问题还没有解决:什么时候开始进行识字教学最合适,是当孩子当了一年级学生坐在课桌旁的时候;还是更早一些,在学龄前时期。经验向我们全体教师证明,学校不应当让孩子的生活发生骤然变化。要让孩子当了学生之后,今天继续做他昨天做的事。让新东西在他生活中逐渐出现,不要让大量印象的涌来使孩子应接不暇,不知所措。(《育人三部曲》,第103页)  相似文献   

10.
当一些鲜活的理论思想照耀我们心灵的时候,我们国内研究者也在探讨“对话”在教学中的意义。基于课程改革,专家和研究者认为对话具有多重性质,有研究者在总结教学对话历史的基础上,认为教学中的对话具有方法和原则双重性质或三重性质:一是以对话为手段,二是以对话为原则,三是以对话为目的。以对话为手段的教学,  相似文献   

11.
胡卫华 《教师》2010,(21):94-95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学的本质是交流,交流离不开沟通,人与人沟通主要的方式是“对话”。实施新课程后的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对话教学”的运用。究竟什么是“对话教学”,学术界至今也难以给出一个普遍认可的界定。  相似文献   

12.
之一:当“孩子王”的乐趣儿童是最容易受影响的,小学教师要从各方面给他们好的影响,使他们往后升学或者就业都得到好处,一辈子立身处世都得到好处,这是多么重要的工作。受这么重大的信托,干这么重要的工作,只要是有志气的人,必然会从心底里透出一句肯定的话:小学教师确实值得干。  相似文献   

13.
之一:儿童的心声之一——你们真的爱我吗?“你这么拍我,呜我,在你以为是爱我;如其不往深处想,我也可以承认你是爱我。但是,你终究是我的仇敌!……你们试想,你们所谓爱我们的,有多少意义?不如确切一点说,这是你们自己的游戏和消遣。先问你们:你们曾为我们的身体着想而寻求过适宜的保育方法吗?  相似文献   

14.
朱永新 《天津教育》2013,(17):18-19
之一:如何过暑假存夏令,只昆虫一类已足以吸住你的全部的注意力。乡居的人不用说,就是住在城市里的人也能看到白天出现于窗外、夜里飞翔到灯下的各种昆虫。  相似文献   

15.
书籍这东西,除了行远和贻后,免除遗忘,更没有别的用处。学生要读书,就因为要晓得已往的种种事物,来做自己经验的材料。现在学校里——较好的——有一种弊病,就是学生在校里,只知道读书,仿佛说“读书者,读书也”。  相似文献   

16.
朱永新 《天津教育》2013,(12):17-18
之一:孩子生活在人们中间孩子的心对于为人们创造美和快乐的号召是敏感的,重要的只是发出号侣之后,接着要有劳动跟随才行。如果孩子能意识到他身边有别人,意识到他的行动能给他们带来愉快,那么他从幼年起就能学着使自己的愿望符合人们的利益。而这对培养善良和人道,  相似文献   

17.
亲爱的同学,九年的语学习旅程不知不觉间已到最后一个驿站。通过九年的语学习,你增长了智慧,提升了能力,丰富了情感,成熟了思想。今天,到了展示你学习成果的时候了!当你打开试卷,你会蓦然发现:这里给你的又是一个平台.有着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良好空间。只要你心情愉悦地与命题人对话。与作家作品对话,你的个性与才华就会得到最好的展示。愿九年的语学习生活成为你永远的珍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对话管理是超越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一种管理新范式,是在内蕴主体性管理基础上的一种主体间性管理。大学生对话管理在管理方法上从传统的行政式的命令和训导为主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对话式的商谈和引导为主的管理方式,是一种管理方法的根本转向,它强调通过对话的方法导向学生自觉自愿的行动。大学生对话管理方法包括“搁置己见”、倾听、尊重差异、共享性思维、信息公开、网络对话与学生参与等,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大学生管理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9.
语言的美在诗歌中体现得最为鲜明。孩子们在赞赏诗歌或歌曲的时候,犹如听到了语言的音乐。在优秀的诗篇中,充满诗意的语言揭示出民族语言最为细腻的感情色渊。正因为如此,孩子们喜欢背诗。当孩子重复铭刻于心的语言时,能得到真正的享受。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对话管理是超越科学管理与人本管理的一种管理新范式,是在内蕴主体性管理基础上的一种主体间性管理。大学生对话管理在管理方法上从传统的行政式的命令和训导为主的管理方式转变为对话式的商谈和引导为主的管理方式,是一种管理方法的根本转向,它强调通过对话的方法导向学生自觉自愿的行动。大学生对话管理方法包括“搁置己见”、倾听、尊重差异、共享性思维、信息公开、网络对话与学生参与等,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大学生管理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