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经常要给学生讲到词类活用。笔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词类活用的规律,通过积累,总结出了从句意和句法关系两方面辨识词类活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经常要给学生讲到词类活用。笔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根据词类活用的规律,通过积累,总结出了从句意和句法关系两方面辨识词类活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词类活用现象是一种临时性的词类转化现象。名词化是俄语词类活用的主流和大趋势,而动词化则是汉语词类活用的潜在方向。俄语中词类活用多见于口语语体,汉语中词类活用更多的是作为一种修辞方式而存在。俄、汉语相同类别的词语活用能力不同。  相似文献   

4.
"词类活用"是指某个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改变原本的语法功能,临时充当其他词语及功能的现象。"词类活用"作为一种重要语法在文言文中应用比较常见,有名词动用和形容词动用几种用法,然在现代汉语中,名词则不能作状语。因此要想灵活辨别词类活用现象,就要辨清"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二者的区别,本文首先区分了词类活用及词的兼类,然后通过对语文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词类活用问题进行分析,对如何更好地判断词类活用的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古汉语“词类活用”的运用中,存在着把“词类活用”概念外延扩大的问题,认真解决这一问题,才能把“词类活用”这一语法现象表达得更准确  相似文献   

6.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言现象,要准确阅读文言文。就必须善于辨析文中的词类活用,掌握文言文词类活用的翻译方法。以下按词类活用的类型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7.
任福禄先生的《古汉语“词类活用”说质疑》一文对传统的“词类活用”说大胆质疑,并在对大量的事实和数据的分析和统计之后得出结论:“词类活用”之说法不符合古汉语实际。“活用”实为兼类。笔者认为此说虽不乏新意,但有夸大其辞之嫌。由于各种原因,传统的“词类活用”存在着“过宽”问题,但并不能以此抹杀“词类活用”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8.
文言文中某些实词在一定语境下临时改变词性或用法,从而使意义也发生一定变化的语言现象,我们称之为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我国古汉语中一种独特而普遍的语言现象,然而在具体的语境中许多人都搞不清活用规律或者把活用现象搞错。下面就几种易混活用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9.
词类活用和修辞手法是高考文言文复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二者本属不同的知识范畴,但在古诗文创作中二者又往往合二为一,词类活用的高频使用为修辞艺术提供了便利,通过词类活用达到了修辞的目的,形成了独有的艺术效果。文言文中大量出现的词类活用现象,为修辞表达提供了丰厚的前提,而修辞手法凭借词类活用也充分体现了它的艺术价值。分析教材中词类活用的现象,为学生学好古诗文提供一个新颖而有趣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成语中的词类活用与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情况是一致的,主要有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和数词的活用。认识成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有助于准确理解和掌握成语的意义,避免成语的误解或误用。  相似文献   

11.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较常见的语法现象,通过对词的活用,在特殊的语境中监时改变它的词性,使之起到不同的语法作用。但由于词类的活用,情况较为复杂,学习研究当中有人过于宽泛地理解和诠释词类活用现象,这是不足取的。  相似文献   

12.
在古代汉语中,某些实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临时改变它的词性或用法,也使词的意义发生一定的变化,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在文言文中是非常普遍的语法现象,掌握词类活用规律,对于提高文言阅读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语法概念,但这一概念的外延仍然模糊不清,不少语法著作把一些不属于词类活用的问题看成“词类活用”,如词类的兼用,动词形容词的代用、谓语宾语之间特殊的语义关系等等。本文对这三方面的语法特征进行分析,指出它们不属于“词类活用”。  相似文献   

14.
姚祎 《考试周刊》2013,(88):41-41
文言文词类活用.在文言文考试和学习中十分重要。文章提出我们能够按照一定的方法对文言文词类活用进行推断,可以根据语法推断法、结构推断法、标志推断法、语境推断法等方法确定文言词类的活用现象。  相似文献   

15.
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都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进行词类活用研究时,应注意以下问题:词类活用是一种共时平面的语法综合现象,涉及语义、句法、语用等诸多方面;词类活用作为一种语法现象,它的理论前提是“词有定类”;考察古代汉语中的活用现象要有历史发展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词类活用是古代汉语中的常见现象,不同于词的兼类;词类活用的范围需限定;在实际应用中,词类活用不能以今律古,要从语义、句法、语用几方面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17.
在古代汉语的教学过程中,出现最多的一种语法现象就是词类活用,相当多的同学通过教师的教学以后,还是不能完全准确地区分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这一特定的语法现象。老师教完某课后,学生对于某一课的词类活用的句子能辨别并解释出其中的意义。但同一类型的词类活用现象出现在另一课文里,学生却不能分辨出来,这就给语文老师带来了教学的难度。究其原因,就是教师没有教给学生辨别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中学语课本中有“词的活用”的有关提法和例句,那么,究竟是“本用”还是“活用”,是“词的多义、兼类”还是“活用”,“名词用作状语”是不是词类活用,以及如何看待词义的古今差异等问题,均需认真对待,中学言教学中应该慎用“词类活用”。  相似文献   

19.
词类活用向来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重要考点。中学语文课文中最常见的活用词类主要是动词、形容词和名词,其中名词活用的情况较为复杂,学生对此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本文就来谈谈如何判定名词的活用,以期能带给考生们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0.
在古代汉语的教学过程中,出现最多的一种语法现象就是词类活用,相当多的同学通过教师的教学以后,还是不能完全准确地区分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这—特定的语法现象。老师教完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