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传福 《语文天地》2011,(13):42-43
上学期本人到外校听了一位年轻老师的公开课——鲁迅的《拿来主义》。也许是让学生提前预习了吧,课推得很快,一节课时间没到就上完了,先是利用多媒体屏幕展示,介绍了鲁迅及其作品,接着主要进行了逻辑推理似的分析(屏幕上有列出的方框图表配合说明)。  相似文献   

2.
从两个方面论述了母爱对鲁迅的影响 :一方面 ,母爱对鲁迅的成长有着正面的影响 ,母爱给了鲁迅幸福的童年 ,也给了他奋斗的力量 ;另一方面 ,母爱又束缚了鲁迅的行动 ,给他带来了精神上、物质上的双重重压。  相似文献   

3.
鲁迅的一些作品退出教材或由必修改为选修.在互联网上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在一定程度上.语文课本需要鲁迅,需要鲁迅的作品:但语文课本也不是离不开鲁迅,离不开鲁迅作品。也就是说,鲁迅及鲁迅的作品.并不是语文教育成败的关键:而语文能否回归学生、回归作家、回归语文,则是语文教育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章学诚是鲁迅的乡先贤,对鲁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章学诚方志学理论直接影响了鲁迅早期的辑录工作;章学诚的史学观念影响了鲁迅在读经读史问题上的见解,并对鲁迅杂览主义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玉武 《江西教育》2012,(35):14-16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鲁迅作品难教、难学已成普遍现象,并出现了以人教版为代表的删减鲁迅作品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鲁迅作品的学习。当下亟待反思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既能凸显鲁迅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又能让现代中学生欣然接受鲁迅、阅读鲁迅。一、把脉,诊断当前课堂之弊端鲁迅小说中的庄与谐、散文中的情与趣、杂文中的理和智,是语文课中的重头戏。让中学生学习鲁迅作品,是一种民族文化的奠基。  相似文献   

6.
鲁迅的个体精神在一定意义上超越了东西方对立。鲁迅超越了传统,也很好地继承了传统,鲁迅完整地承传了儒道精神,也实践了佛教的修智,鲁迅也很西化。鲁迅尊重各种文化精神的自身特质,把它们作为一种完整的生命形态接受、承传下来。由此,鲁迅的精神是独特的、多元的。  相似文献   

7.
鲁迅和青年的关系是值得浓墨重涂的。受过鲁迅指导的叶永蓁,其创作有受鲁迅影响的痕迹,但与鲁迅又同中有异。叶永蓁的《小小十年》书写了个体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但与鲁迅笔下的精神个体在命运上却有着时代差异;在艺术手法方面叶永蓁也深受鲁迅的影响,他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和浓郁的抒情风格与鲁迅一脉相承,但在语言技巧上质朴有佳,活力不足,显然不及鲁迅的峭拔凌厉。  相似文献   

8.
屏幕阅读越来越普及,但关于屏幕阅读效果的研究结论却表现出较高的异质性。本研究通过元分析方法对43篇研究的82个独立效应值进行定量整合,探索了屏幕阅读与纸质阅读的等效性问题,并尝试找出影响屏幕阅读效果的情境因素。在理解水平和视疲劳度两个方面,纸质阅读的效果显著优于屏幕阅读;在阅读速度和阅读倾向两个方面,屏幕阅读与纸质阅读没有显著差异。屏幕阅读在说明类文本上的理解水平好于叙事类文本;平板在理解水平上的表现好于纸质文本;限定时间相对自主时间在理解水平和阅读倾向上具有更好的效果;随着时间推移,读者关于屏幕阅读的倾向性在增加;未成年人在屏幕阅读理解水平和阅读速度两个方面的效果不及成年人。深化有关屏幕阅读的理论与实践,需要创新屏幕阅读的解释机制,提升屏幕阅读的实效,拓展屏幕阅读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9.
2013年2月23日晴我望一眼窗外——那满是虫鸣的漆黑。那些耐不住寂寞的虫儿——中午二楼泼下浇花的一盆冷水使它们喑哑了一个下午——于是趁着夜色纷纷复活过来,实是可敬!折起还泛着微热的书角,合上《鲁迅》,打开电脑,我欲写些什么。然而把手指扣在键盘上,却如按在冰磨制的针尖上,什么也打不下——我只是僵硬地坐着,仿佛被这些虫儿搅得心烦意乱了。屏幕的右下角里闪出时讯,"xx日xx时,利反对派攻入首都的黎波里"。  相似文献   

10.
因为鲁迅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所以他的一些作品往往是作为名篇而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只是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得不面临着这样的一个现实:鲁迅作品深刻的批判风格与艰涩的语言形式让不少中学生望而生畏。于是,在中学语文课本的编排中有了一个"去鲁迅化"的争论。作为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我的关注点不在于"去鲁迅化"争论的本身,而是鲁迅文章如何教,如何让学生愿意亲近鲁迅,理解鲁迅,并喜欢上鲁迅  相似文献   

11.
鲁迅对小说文体的创新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叙事艺术上。“反复”是鲁迅小说在叙事方式上的鲜明特点。鲁迅小说的叙事视角、情节场面、人物描写、语词运用上诸种“反复”形态展现了鲁迅在小说文体特别是叙事方式上创新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玉武 《江西教育》2012,(12):14-16
<正>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鲁迅作品难教、难学已成普遍现象,并出现了以人教版为代表的删减鲁迅作品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对鲁迅作品的学习。当下亟待反思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既能凸显鲁迅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又能让现代中学生欣然接受鲁迅、阅读鲁迅。一、把脉,诊断当前课堂之弊端鲁迅小说中的庄与谐、散文中的情与趣、杂文中的理和智,是语文课中的重头戏。让中学生学习鲁迅作品,是一种民族文化的奠基。  相似文献   

13.
鲁迅的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塑造了一批富有孤独感的人物形象,表现了鲁迅自我的孤独。《故事新编》表现了创世者、救难者和复仇者的孤独,从而表现了鲁迅心境上的孤独、小说人物形象对鲁迅孤独的折射以及鲁迅自身对孤独的摆脱等一系列创作主体的孤独感。  相似文献   

14.
演示示范性教学能大大提高CAD软件的学习效率与效果。本文首先阐述了网络屏幕广播软件的基本工作原理,然后介绍了海天屏幕广播软件在CAD上机教学中应用的经验,最后对基于互联网屏幕广播技术的远程教学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双语学习》2012,(11):13-13
游戏方法1.学生自由组合成对子。对子中的A同学背对黑板或屏幕,B同学面向屏幕;2.教师在黑板上或屏幕上显示一张图片,如下图:  相似文献   

16.
(课前引导学生有目的的收集资料,并把收集到的信息在课上汇报交流)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进一步查找了有关鲁迅的资料。关于鲁迅,你们还知道哪些?生:鲁迅是一位作家。生:鲁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一生写了很多书。生:鲁迅青年时到日本学过医。也很尊重他的老师。……  相似文献   

17.
王余红 《中小学电教》2011,(10):132-132
曾听过一位语文老师上《爱莲说》,一走进多媒体教室,古典音乐入耳.屏幕上“莲叶接天荷花映日”,不觉已心驰神往,身临其境了。这位语文老师的课堂设计大致如下:由画面导人课文一听配乐朗读录音一屏幕上显示预习题(学生上黑板完成)一学生讨论句子翻译一教师归纳,屏幕显示具体翻译一屏幕显示课堂练习一评议练习。  相似文献   

18.
鲁迅前期思想的“基石”是什么?真正从内涵上、本质上搞清楚这个问题,也就找到了正确认识和评价鲁迅前期思想的钥匙。一姚文元明目张胆地在鲁迅前期思想的“基石”上打了三个闷棍:其一曰,尼采主义者;其二曰,社会进化论者;其三曰,唯心主义和个人主义者。他污蔑鲁迅前期“非物  相似文献   

19.
《野草》中黑暗与虚无意识的深广度集中体现了鲁迅个体精神的复杂性。本试图分析《野草》虚无意识的来源。《野草》是鲁迅精神世界的集中表现,只有在分析鲁迅前期的个体精神的基础上,才能准确地把握《野草》的精神实质。鲁迅的个体是以群体为内核的个体,在儒家范畴内。鲁迅与尼采的个体精神不同,因为鲁迅反对尼采的极端个人主义。鲁迅与俄罗斯精神本质上也不同。鲁迅延续了儒道的一些精神,没有根本上受佛教影响。  相似文献   

20.
钱理群先生是国内知名的文学史家和鲁迅研究专家。他以自己的方式与研究对象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提出了解读鲁迅的“单位观念与单位意象”的独创性方法,探索鲁迅精神的现代意义,在鲁迅思想的研究上,可谓达到了当代鲁迅研究的高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