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弹蓝色吉他的人>是20世纪美国现代诗人华莱士·史蒂文斯的长诗之一,体现了多重艺术特色.长诗体现了艺术创作的主旋律、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现实与想象的关系、诗歌取代宗教的功能,并融绘画和音乐为一体,不断阐释了史蒂文斯对于现实、想象与诗歌三者之间的关系的诗学观点.  相似文献   

2.
人工智能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正在以不可避免的趋势深入到各行各业中。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快人工智能深度应用”。随后,教育部在2018年4月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将规划落实到了教育改革行动中。人们普遍认为,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结合将为个性化教育的开展提供充足的想象和行动空间[1-2],但这种结合既预示着机遇,也潜藏着风险。原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更是直言道,人工智能不仅将替代人的智能,还将改变人的思维方式[3]。那么,人的思维方式会发生怎样的改变?这种“改变”的方向是好是坏?诸如此类的问题也促使着我们更加理性地面对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依靠技术进步维持并强化“单向度”统治的秘密,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并透过发达的物质文明假象,揭示了人的真正需求,表达了对人的价值的深切关怀。从一个侧面阐释了做一个“真正的人”及其建设一个符合人性的社会的意义,这对我们今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reconsider and re‐evaluate the often misunderstood and mis‐conceptualised notion of “progressivism” within education by examining it through the lens of intentionality, specifically the textual kind prescribed by Quentin Skinner in his seminal work “Visions of Politics” (2002). Locating and explicating his ideas will therefore form the first part of the article. In particular, there will be an examination of his two key analytical concepts, locutionary meaning and illocutionary force, which will act as the methodology for the analysis. The second part of the article will examine how writers of the past have tended to equate the term “progressivism” with “progressive schools”, seeing the concept as floating through time, independent of human agency. There will be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problems of misconceiving progressivism in this way. To fulfil its chosen aim therefore, the article will use as its focus two contemporaneous educators from the past who have often been seen as fitting into the same, linear progressive tradition: Susan Isaacs and A.S. Neill. The article will demonstrate in its final part, through a Skinnerian examination of one of each of their key texts, how far from fitting into a homogenous progressive discourse Isaacs and Neill were when it came to their intentions and understandings in writing.  相似文献   

5.
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中提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意识形态的功能日益凸显.科学技术异化为统治者进行统治的工具。在这一文本的基础上,本文对技术异化的当代发展进行追问。随着技术异化程度的加深,人的主体性逐渐被消解,这成为当今技术异化的一种重要趋势。研究技术异化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尼采为了改善人类,“刺取进化之说,别说超人”。鲁迅的“立人”是舍弃了尼采“超人”的“渺茫”及“宗教与幻想之臭味”,而吸取了它的“进化”的合理内核的、与文化及社会改革相联系的现实的人的进化。鲁迅“立人”的本质内涵是争取人的权利与地位。这是外来的现代观念,尼采的相关思想也是“立人”思想资源之一。鲁迅的“立人”是“五四”个性解放思潮的先声,与尼采相关思想属于同一思想谱系。在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研究中,尼采对德国国民精神的批判是一面用来借鉴的镜子。  相似文献   

7.
当今世界已基本实现经济全球化,随着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空前的对立关系,也使得全球生态危机日趋严重。人类必须正视生态问题,重新思考人的本质的全面复归,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思想,其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批判的考察中,揭示了自然系统本身、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理念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有诸多相通之处。在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今天,以“天人合一”理念为参照阐释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于深入探究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价值意蕴,进一步加强我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林树梅(1808—1851),原名光前,号啸云,金门(今属福建)人。本姓陈,周岁后过继时为水师千总的林廷福。廷福原配卒,娶黄氏为继室,黄氏生光左,早亡;树梅本生陈姓兄弟五人亦全部亡故。树梅面临一身承继两姓血脉的重任。树梅在林氏后嗣、分润宗族为宗族兴盛以及令二男复陈姓诸关系到血脉宗族等问题上,颇有自己见解。林树梅对诸如立后嗣、宗族祀产、过继子孙复本姓等实际问题的处置,对研究近代闽南金门等地的血脉承继、宗族活动将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长篇散文《一个人的平原》以乡土文学为底色,聚焦平原上的人事浮动,从自己家族的命运辗转着笔,由地理和文本的一隅投射进对当代中国的全息造影,讲述里下河畔的中国故事,透视城镇二元形态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是根据郑义小说《老井》改编而成的一部现代戏.全剧围绕3位主人公的情感纠葛展开,反映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现实,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艺术特色,人物、结构、语言等方面都极具魅力.  相似文献   

11.
席卷全球的绿色环保浪潮,迫使中华文明必对之回应。天人合一学说以其能动性与丰厚的审美内蕴一反西方二元论哲思,在整体直观中以见真谛,彰显出天人共生相依、同质无别的审美境域、人与自然关系生态多样性美学理论建构,为人类审视世界与自我、积极应对环境危机提供了形上范导与现实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2.
有些失败是可以达成非凡的成功的,这名攀越世界第二高峰K2失败的美国人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1993年,蒙特森在完成攀登之时因生病而危在旦夕,他在巴基斯坦Korphe的一个小村庄中调养了七周。作为回报,他承诺为这个赤贫的小村庄建造第一所学校,作为中亚学院的一个项目,如今,  相似文献   

13.
天人合一观念,深深地影响着汉赋的创作,一是表现为汉赋作家大力宣扬对帝王的“一尊”和“一统”的思想;其次,还表现为汉赋作家对天子仁政的歌颂;第三,汉赋中细致地描绘了天子的祭祀活动,从中也可以看出天人合一观念对汉赋题材的影响;第四,汉赋在对建筑的描写方面,同样充满着天人合一的观念。  相似文献   

14.
地震发生了,我们该怎么办?本文Mark为我们讲述了他的祖国——美国对全民防震意识的教育及在技术上所采取的预防性措施,这对我们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当然,地震来临时,政府也应该调集各种有效力量积极行动起来,对受灾群众迅速进行救助,这是一个人性化的政府应该具备的功能,也恰好是中国政府在5?12大地震中所展现出来的让世界人民刮目相看的风采。  相似文献   

15.
16.
Camus, Man, and Educ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人类在与自然长期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凝聚着中国古代生态伦理的高超智慧。它肯定了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提倡尊重生命,兼爱万物,其根本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作为20世纪描述美国黑人创伤小说之一的《看不见的人》,通过主人公看不见的人对其社会身份、自我身份和未来追求的焦虑,勾画了黑人探索个人命运和种族命运的众生像,展现了黑人长期被迫面对的种族歧视和文化身份危机,记载了黑人文化身份意识逐步走向自觉的历程.焦虑来源于对自己在世界中所处地位的担忧,因此在以白人价值观为主导的美国社会中,对自我身份、社会身份以及种族意识焦虑的探讨不仅对于黑人群体,对其它少数族裔群体的权利诉求也具有深远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在意识流短篇小说《被遗弃的韦瑟罗尔奶奶》中,凯瑟琳.安.波特通过一系列光色影、人物以及主题的圣经原型的创造性运用,揭示了小说的宗教哲学主题:在宗教信仰动摇的西方现代社会,迷惘绝望的人用绝望后的自由行动书写属于自己的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